楼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十三章 活字印刷,还政于朝之归魏,楼顶,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曹植闻言也随即说道,“没错,如今我大魏兴学之事宜推行已有四年,在各地州郡都均有所成效,如今笔墨纸砚等文房四宝基本已经得到解决。臣弟相信过不了多久,随着适龄的入学少年和士子的增多,对书籍数量的要求肯定也会越来越大。因此,我才会提把这些都准备好,省的到时候,书籍、纸张等不够用,再影响了我大魏的国策。
而这雕版印刷之术,初期肯定会缓慢。但是只要雕版刻制完成,拓印起来可就快多了。”
皇帝曹丕无不肯定的点点头说道,“吾弟言之有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这个道理,天下百姓也都是知道的。只不过当年,他们碍于没有校馆、教书先生、书籍稀缺、纸张昂贵等诸多原因,才没有读书。如今这些问题大部分都已经被解决,天下读书士子也绝对会日益增多的。
不过还好有你在,我就可以省心许多啊。坐镇中枢运,筹帷幄,你不如我;不过奇技淫巧,钻研精细之物,我不如你甚矣。”
曹植听到这里,急忙诚惶诚恐的说道,“二哥这是哪里话。我的这些墨家之法,都是小术,最多也就是锦上添花罢了。如果没有二哥你的这些个国策在前,我的这些所谓的奇技淫巧,也必将无用武之地啊。大魏没有我曹子健,这些问题也必然能够解决,只不过时日早些晚些而已。可这天下要是没了您,可就要大乱了呀。”
听到这些,曹丕不禁有些哭笑不得,接着面带耶诺的说道,“你这都是跟谁学的,这外放了还没几年呢,怎么溜须拍马的功夫倒是见长啊。”
曹植嘿嘿一笑说道,“臣弟这些,可没有丝毫吹捧之意,都是我的肺腑之言啊。”
曹丕把嘴一撇,随即哈哈大笑道,“别人说这话我不信,而且我还要打上他几十军棍。不过我自己的弟弟恭维我,即便是假的,我也信,哈哈哈......”
曹植见到话题越扯越远,差点儿把正事给忘了,随即急忙说道,“二哥,臣弟还有一物献上,差点儿给忘了。”
说罢,他便将另一个包裹也拿了出来,并从中掏出来一堆的物事,好像与刚才的雕版差不了多少,不过却又有些许的差异。
这下倒是把曹丕给看傻了,随即疑问道,“子健(曹植,字子健),这又是什么?”
曹植似乎也早就料到了曹丕会有这么一问,于是接着胸有成竹的说道,“二哥,刚刚的雕版,臣弟将其称之为‘雕版印刷’,而你手中所拿着的这些,臣弟将其称之为‘活字印刷之术’。”
只见曹丕手中拿着一个带框的铜板,好像是个底托,与雕版大小相差无几。在上面密密麻麻的布满了,用胶泥烧纸而成的阳文字块,排列的齐齐整整。
曹植接着说道,“这‘活字印刷之术’其实与‘雕版印刷之术’的原理相似。只不过这个方法相对而言更加灵活多遍一些,可以拓印各种书籍,而雕版则只能印刷那一页、
(本章未完,请翻页)
那一本。
首先,用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一模一样的毛坯,将其四面磨平。其后,同雕版一样,在其一侧刻上阳文,字画凸起与雕版一致,两三毫厘铜钱一般厚度即可。
最后,用火将其烧硬,冷却之后,便成为了单个的胶体活字。
一般常用的文字,诸如:汝、吾、天地君亲师、仁义礼智信等字,可以备上数个或者数十个,以备在同一版面内重复使用。遇到不常用的生僻之字,也可以现实烧制,随时使用。
为了方便挑拣文字,可以做一个木格子,按照声韵分类,将胶泥活字放在其中,贴上字条说明,挑选时依照字条找寻即可。
排字的时候,用一块带框的如同书籍大小一般的铜板当做底托,上面敷上一层松脂、蜡和纸灰等所混合制成的药剂。随后将需要排版的胶泥活字,挑拣出来一个一个的排进框内。排满一框则为一版,用火烧烤铜板,等药剂稍微融化,用一块平板将胶泥活字的字面压平,药剂冷却凝固之后,就成为了跟雕版一样的版型。
随后便可同雕版一样,刷墨、覆纸印刷即可。当然,如果想要更快,也可以准备两块铜板,一版加刷,另一版排字,两版便可以交替使用了。印刷完成之后,再用火烧烤铜板,轻轻一抖,胶泥活字便可以从铜板上脱落下来了。最后,将这些个胶泥活字,再按照声韵之别,分类放到原先的木格当中,以备下次使用。”
或许是说累了,讲到这里,曹植长长的呼了一口气,随后喝了一口茶水接着夸夸其谈的解释道,“关于这胶泥活字,臣弟也曾试过其它的材料。
比如木质活字,可是一来这木料的纹理不均匀,刻制比较困难。二来,木质活字沾水后容易膨胀变形,而且与松脂、油蜡这些药剂粘在一块不容易分开,所以我暂时把它放弃了。日后,若我能够找到好的解决方法,这木质活字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