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个名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085 前路漫漫其修远兮,末世鼠辈,第十个名字,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冬天的日子很无聊很枯燥,但也有例外。几场雪一过气温降到了零下十多度,凡是有水的地方都冻上了厚厚的冰层,一群人拿着各式各样的工具,在冰层上叮叮当当的敲打着。
采冰,这是个很古老的职业。据说在周朝就有相关记载,并列入了国家制度,有组织的进行。当时采冰人有个专称叫做“凌人”,世代传承,凌的姓氏就是由此而来!
采冰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十二月中下旬,也就是腊八节前后,这时的温度最低,冰层冻得最厚、最结实也最透明。
先找好一片冰面,在上面画好网格,大小以冰的厚度决定。比较厚的冰网格小,反之则加大。这是为了便于运输,冰块太大光靠人力不好搬动。
画好了网格,先用长柄金属凿子把网格线凿出一两寸深的沟,然后在交叉点上凿洞,直透水面,再用大铲子似的工具沿着网格线用力剁几下,整整齐齐的冰块就和冰面脱离开,被铁钩子钩着,沿事先搭好的木板拽上河岸运走。
这些冰块会被运到冰窖里储存起来,等待来年夏天拿出来使用。冰窖类似地下室,越深、越密封越好。先用木板、枯草垫在地面充当隔热层,把冰块整齐码放之后再盖上棉被或者枯草,封住门,可以保持冰块一年多不化。
今年自管区的凉水河上也出现了采冰人的踪迹,他们站在冰面上迎着寒风用力挥舞着工具,把晶莹透明的冰块送上河岸,一边往马车上放一边浇水。这是为了快速冻结,防止运输时滑落。
马车鱼贯驶入商贸中心西边的大楼,这里有个深达地下四层的停车场,已经被砖石隔出了很多个小单间,里面铺上厚厚的被褥和稻草就是现成的冰窖。
“我说掌柜的,冬天进这么多海鲜卖得动吗?”和运送冰块的车辆一同在市场里交汇的还有一支来自东边的运输队,不用看光靠闻就知道装载的什么货物,太腥气了!
领头的车把式在核对完运输单据之后,边接过货主递上来的烟边好奇的询问。他们是专门运输海鲜的车辆,非常了解海鲜市场的行情。一年里面秋天的海鲜最肥美,也卖得最好,春夏次之,冬季则是彻头彻尾的澹季。
由于气温低,运输条件简陋,很多本来能活的海鲜很快会被冻死,影响销路。这时市场里的摊贩都是少量进货,反正距离津门港也不远,随时都有货源。
但今天这批货有点反其道而行之,不光不少还比寻常进货数量多太多了,除了联盟基地和过节过年,私人摊贩谁也不会一次性进这么多海鲜放着。
“一点都不多,只要价格合适,春节前我还打算再进一批。来来来,卸货、卸货,别挡着路,会挨罚的!”海鲜摊贩没解释为啥要一次性进这么多货,只是一个劲儿的催促卸货。
不说是商业秘密,即便秘密很小也是秘密,能多保密一天就能多吃一口肉。冬天是澹季,销路不好自然价格也低很多,如果能妥善保存到明年春天海货贵乏时拿出来卖,肯定可以赚一笔差价。
这个道理其实搞海鲜买卖的人都懂,但光懂没用,谁也没办法大规模存储海鲜。但随着自管区的冰窖正式建立,想法就可以变成现实了。
只需缴纳一点点存储费用,任何商人都可以把诸如海鲜、肉蛋奶、蔬菜之类需要低温存贮的货物放到冰窖里保存。如果肯多花点钱,还可以单独租用一座小冰窖专门存放自己的货物。
这也是市场管理处为商户提供的服务项目之一,光靠几个商人无力承担起一座冰窖的建设费用,但由市场管理处统一筹集人手、选择场地、安排管理人员就容易的多。
虽然不是免费的,但对于有需求的商人来讲依旧是件大好事。花钱租用理所应当,那点钱融在货物成本里也不算啥,到时候每斤多卖几分钱就全赚回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