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空间来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94章 493驾贴拿人,隆万盛世,平行空间来客,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494章 493驾贴拿人</p>

福建大峰山下,一场大战后满地死尸,残破的旗帜东倒西歪。</p>

俞大猷率部追击到此处,终于追上林朝曦带领的叛军主力两万余人,这是这一带探明的最大的一股叛军势力了。</p>

自从传出张琏被俘的消息后,叛军当中张琏的行踪就变得销声匿迹起来,这让受命追捕的俞大猷懊恼不已。</p>

现在,他只能去赌张琏隐藏在叛军中力量最强的队伍里。</p>

一场激战后,叛军再次突围而出,而现在俞大猷正在巡视战场。</p>

远处,一匹快马奔来,马上骑士正策马扬鞭,驱使着战马向他这里靠拢。</p>

俞大猷收回视线,看向远处奔来的哨探,待到近前后,哨探并未下马,而是抱拳报告道:“禀将军,贼军主力正向下河,云霄方向逃窜,另有一部千余人在马驿和主力分开,向梁山、漳浦方向流窜,似是要饶我军视线。”</p>

“林朝曦在哪支队伍里?”</p>

听到贼军兵分两路,俞大猷不由微微皱眉,开口问道。</p>

“副贼林朝曦正率军南下,目标似是云霄。”</p>

那哨探马上答道。</p>

“传令,命贺泾分出一支人马尾追漳浦之敌,全军加快速度,必须在贼军靠近云霄县城前堵住他们。”</p>

现在这个时候,不管怎么样,俞大猷就是认准了追着实力最大的敌人打,已经分散的贼军交给各地明军解决。</p>

到了这个时候,俞大猷可不相信那些乌合之众还会跟随在张琏等反贼身后。</p>

张琏手下的所谓“飞龙国军”本就是各地盗匪和义民组成的,不乏有野心之辈参与其中。</p>

在胜利的时候还可以聚拢在一起,连番交战失败后,这些野心之辈自然能看出张琏大势已去,那么摆在这些人眼前的就是两条路。</p>

要么跟着张琏,和对抗朝廷到底,最后被彻底剿灭。</p>

要么就是提前离开,或投降或隐姓埋名隐藏起来。</p>

投降,或许对普通百姓还有可能,毕竟只是从众之贼,投降到不弑杀的将军手中兴许还可以保得一命,可更大的可能还是会变成一颗军功首级。</p>

所以,在这个时候,逃离战场,逃出福建,选择一处落脚地躲藏才是大部分有眼光之人的选择。</p>

云霄县已经靠近东山,再往前不远就是大海,现在俞大猷最担心的就是不能在内陆消灭残余贼军,让他们出海成为倭寇。</p>

上万人的加入,也不知道倭患又会壮大到何等程度。</p>

其实,在张琏放弃老巢乌石埔东窜的时候,俞大猷就已经有此担心,这也是他马上召集周围明军围歼的原因。</p>

至于逃往漳浦之敌,现在整个漳州路都已经坚壁清野,各府县都已经严守城门禁止任何人进出,千把人的贼军要想攻破任何的城池几乎是不可能的。</p>

不过漳州路此时的状态,倒不全然是为了防备张琏贼军突袭,而是为了封闭和泉州的交通。</p>

月前,俞大猷就接到官府塘报,五月起泉州城内出现大疫,已经无法控制,周边官府已经封锁通道,禁止人员流动,防止疫情扩大。</p>

那伙贼军应该可以顺利通过漳州路,不过他们接下来就会进入泉州府,也是十死无生之途。</p>

“接令。”</p>

俞大猷身后一名传令兵大声吼道,随即驱马向南疾驰,那名哨探也再次拱手行礼后,随着传令兵而去。</p>

看人远去,俞大猷视线收回看向前方的战场。</p>

地上的尸体多是贼军之人,只有少量身穿明军战甲。</p>

挥挥手,对身后的亲兵吩咐道:“派人收敛尸骨,贼军的就地掩埋。”</p>

这些人,明显就是被林朝曦放弃的,在和明军追击部队遭遇后让他们断后,和送死无异,而目的仅仅是让他们能够继续苟延残喘些时日罢了。</p>

现在,他就是在和贼军赛跑,看谁能跑过谁。</p>

接了张臬的军令抓捕张琏,事后俞大猷才感觉此事的棘手。</p>

贼首哪里是那么容易抓住的,那怕就是尸体,在战场之后也是难以寻找。</p>

只是军令如山,俞大猷现在也没得选择,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消灭最多的敌人,抓捕到贼酋,而林朝曦就是他的下一个目标,不管张琏在不在他军中。</p>

不过到现在,俞大猷还没有想好,到底要不要把这里发生的一切告诉京城那边。</p>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惟帝王以至敬事天,必顺承因革之命,以达孝尊祖,必善通继述之权,朕膺皇天简眷入缵祖宗丕绪,四十一年以来,夙夜顾諟成训动罔不式爰,念我皇祖重修人纪,立中华治,出政君临之昭揭,奉天大义允赫明矣,朕岂敢违焉,惟义正而作堂扁心有未安,兹荷天恩示革运数,当新肇建殿堂大工聿就,乃仰遵天命更名正殿及门,曰皇极,中曰中极,后曰建极,左右曰文昭、武成,左右门曰会极、归极,左右阁曰弘、政宣,治夫天心顺则质,诸祖而无疑,朕心安则协诸义而允正,今以九月初一日以奏告郊庙社稷,彰朕事天尊祖之意,于戏人君建中极,乃叙畴锡福之基,臣民会极归极寔钦,若从乂之道,特崇表正用迪训,行尚坚胥载之忱,益巩无疆之祚,诏示中外咸使闻知。</p>

因为朝中几股主要的势力全部接受了嘉靖皇帝的旨意,默许了三大殿改名之事,让整件事进展极为迅速。</p>

嘉靖皇帝也抓住时机,在发布重录《永乐大典》诏书后几日再次发布了三大殿及门、阁改名的诏书。</p>

“父皇顺心了就好。”</p>

在诏书发出后,在京文武百官都要上贺表,裕王府中人魏广德等自然也要随大流表贺。</p>

前两天,魏广德和张居正一直在国子监中,作为重录大典的分校官,分配抄录、校录之责自然要参与其中。</p>

这两天事情理顺了,抄录工作已经展开,他们其实也就没多少事儿可做。</p>

毕竟只是抄录不是编纂,就算要校录也没那么快有活儿干。</p>

今日递上贺表后,两人就结伴回了一趟裕王府。</p>

“大典抄录大概什么时候能够完成。”</p>

裕王知道魏、张二人是去了通政使司送贺表后才过来,于是又关心起抄录大典之事。</p>

“怕是要耗上数年时间。”</p>

魏广德没有开口,张居正已经抢先答道,“之前虽有听说,可还是第一次看到永乐大典,经过清点约有万一千余册,又仅选出三百抄录官.”</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大唐皇长孙

南山堂

夫人守家好辛苦

六月无春景

盖世主宰

抱走的鹅

逆天宰道

三马主意

农家青梅有点田

王梓芸

流浪修者

老马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