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空间来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85章 1074地大物博?,隆万盛世,平行空间来客,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div class="contentadv"> “末将拜见提督大人。”</p>
俞大猷已经在大堂等候,邓子龙进入大堂就向他行礼。</p>
“起来,这份文书你看看。”</p>
俞大猷把兵部送来的紧急公文递到邓子龙面前,让他自己看。</p>
虽然不明所以,但邓子龙还是接过来,快速浏览一遍。</p>
现在的明朝将官,还真没几个目不识丁之人,几乎都读过书,甚至有些人还是有功名在身。</p>
所以不管是书写还是阅读公文,丝毫没有障碍。</p>
看完公文,邓子龙就皱眉问道:“大人,这堵截是何意?难道不让林凤回到大明,继续为祸沿海?”</p>
“应该是这个意思,就是奇怪,兵部文书为什么会这么行文,而不是让我们集结大军围剿他们。”</p>
俞大猷疑惑说道。</p>
片刻后,俞大猷就收起先前的表情,正色对邓子龙道:“叫你来,一是让你看看这份公文,还有就是尽快准备,率兵出海巡防,若是发现林凤踪迹,立即拦截驱逐。”</p>
“大人,现在才下这样的命令,是不是.”</p>
邓子龙想说是不是晚了,可终究没有说出口。</p>
而俞大猷先前已经考虑过此事了蹊跷了,谭纶不是不懂兵事的人,他不会下这样的命令。</p>
让明军出海巡防,肯定有其他意思在其中,而最关键的就是“堵截”二字。</p>
摆摆手,俞大猷说道:“不管早晚,既然军令下来就要执行。</p>
若是在海上发现林凤踪迹,理解拦截,不准他们返回我大明沿海。</p>
巡防时多多关注那几处海岛”</p>
俞大猷吩咐的,自然就是几处紧要之地,长期被倭寇盘踞的区域。</p>
既有连接大陆的半岛,也有孤立于海外的岛礁,倭寇长期经营,已经对附近水道熟悉无比,应对大明官军围剿已经是得心应手。</p>
“若是发现踪迹,切记不要彻底封锁围剿,而是要把他们驱逐到海上,追赶他们南逃。”</p>
虽然不明白魏广德的打算,但俞大猷毕竟做了多年的武将,和兵部打交道短时间也不短,倒是把京城的意思揣摩的七七八八。</p>
“撵他们去南洋,祸害夷人?”</p>
邓子龙倒是没想太多,只是感觉手里这道军令有点蹊跷,再听到俞大猷的命令,做出了这样的猜测。</p>
“或许是吧。”</p>
俞大猷只是说了句,随后就挥挥手,让邓子龙下去准备。</p>
水师出海,自然不是说走就走,还要往战船上运送淡水和食物,以及军火。</p>
现在的大明水师,已经不再是过去靠冷兵器作战的军队。</p>
俞大猷参考了解到的,夷人的海上作战经验,结合自身的情况,发展出水师新的战法。</p>
其实,所谓新战法,更多还是效仿西式海战经验,开始尝试大炮对轰的作战模式。</p>
当然,明军原来习惯的如火船攻击,撞船和接舷战等,依旧没有落下。</p>
只是现在的接舷战,对上海盗还好,凭借福船高大的船身,可以压制甲板上的敌人,使接舷战明军能占尽先机。</p>
可是现在夷人的海船船身也不低,福船的优势已经几乎荡然无存,撞角攻击对方船只也不可行,只剩下火船这一个对敌之法。</p>
但是在密集炮火打击下,火船其实也很难靠近。</p>
大明水师,也是被逼着进行变革。</p>
再不变革,就真的赶不上形势了。</p>
邓子龙离开,返回水寨准备去了,俞大猷还坐在那里发呆,思考着京城这道命令的意思。</p>
差不多两天时间,水师那边终于传来消息,出海准备接近完成。</p>
虽然水师官兵心里骂娘,都临近年底了,谁还想着出海转悠,都想在岸上安静的过年。</p>
可是军令如山,即便再不愿意出去,命令来了,也得执行。</p>
快速从武库和地方官府府库中调集所需之物,在最后一批物资装船的时候,邓子龙就派人把消息传给了提督府的俞大猷。</p>
“大人,京城魏阁老的信使来了,说有紧要书信要亲手交给你。”</p>
俞大猷正在准备,打算马上去水寨登船出海,亲兵进屋来小声禀报道。</p>
听到有魏广德的书信,俞大猷立马明白,肯定和兵部拿到公文有关。</p>
八百里加急,也只有兵部才能使用。</p>
等见了魏府信使,拿到魏广德的书信看过后,俞大猷才算明白魏广德的盘算。</p>
出了提督府,前往水寨的路上,俞大猷就有些愁眉不展。</p>
魏广德的命令,有些不好执行啊,林凤可未必会乖乖听话往吕宋跑。</p>
不管怎么说,他都刚得罪了马尼拉的夷人,还往吕宋跑,那不是往枪口上撞吗?</p>
至于吕宋岛,俞大猷虽然没有去过,可也听商人们说过,那里貌似没什么值得说叨的东西。</p>
之所以吕宋发展不起来,根本原因还就是因为那里缺乏特产,甚至矿产也是多年后才被发掘出来。</p>
因为地方太穷,所以没人对那里感兴趣,这也是吕宋到现在还维持着较原始的部族统治状态,没有形成国家的原因。</p>
不过因为地理的原因,那里的土地要是搞种植,其实还是不错的。</p>
但俞大猷可不会相信魏广德是看中了那里的土地,难道大明还缺这么点土地种粮食?</p>
只能说,汉人因为“地大物博”这四个字,就关闭了对外的野心。</p>
也因为周边就没个像样的对手,所以也渐渐闭上了看向外面的眼睛。</p>
中国真的资源很多,什么都不缺吗?</p>
看看后世,每年从海外进口海量的物资其实就可知,我们其实很缺资源的。</p>
只不过古代的小农模式,限制了民众的消费量,所以能够在封闭的情况下,实现内循环,而不依靠外部。</p>
当模式变化了,才发现原来我的的资源如此贫乏。</p>
不过,这都不是现在的明人能意识到的,只能靠外力影响。</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