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梅惊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番薯,惊世大丰收,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寒梅惊雪,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divid="tet_c">文武百官,在京远航水师将士及其家眷,京师耆老,纷至沓来。

礼官引导,将三千余人安置妥当。

原本礼部尚书陈性善还想在开挖番薯之前祭天,祈祷丰收,被朱允炆给拒绝了,理由是:若没有丰收,那不是打老天的脸,若丰收了,再祭也不迟。

事关新种收成,骆冠英、沈伟、赵世瑜等人也提前抵达京师,此时正在与郑和、朱能等人一起,紧张地等待着。

国子监祭酒李志刚从北平跑来,带国子监司业胡濙及一干博士、教授来了,准备见证这历史的一刻。

朱允炆、朱文奎来了,众人行礼。

为了个庄稼,组织了几千人围观,这种情况在后世属于搞形式了。

但在此时大明,这种形式不能少。

百姓缺乏对新庄稼的了解,不知道这东西收成多少,心里没底。

一年庄稼就那么两茬,谁愿意冒险种新粮食,万一这玩意没收成,全家的口粮就会出现问题,这种风险与顾虑是真实存在的。

连识字有学问的官员都不相信土豆可以亩产十石,番薯可以亩产十五石,你指望百姓相信?

朴实的百姓的判断方式很简单,那就是按照自己的认识与经验给出真假,没见过高产的,没听过高产的,那就是骗人的,别扯那么多,想让人相信,你拿出来看看再说。

所以,新粮食收割,在这个时期少不了搞形式,只有将声势造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新粮食的产量,才能为下一年更大范围的播种打下基础。

朱允炆看着安静下来的众人,指了指眼前的三块地:“自郑和水师返回,朝廷就开始播种新粮种。这三亩地,种植的皆是番薯。今日秋收,邀诸位见证产量多寡。孙诚孙老,王博王老,你们是京师里德高望重的耆老,可愿与朕一起,开挖出第一个番薯?”

孙诚、王博都已年过七十五,在京师也算是大寿之人,加上乐善好施,德行高尚,在京师里深得人心。

孙老、王老拐着拐杖,一脸皱纹被笑挤得更深了。

王博推开了要扶自己的礼官,笑呵呵地走向朱允炆:“能得皇上邀请,荣幸之至。”

孙老颤颤巍巍,身体有些佝偻:“能亲身参与新粮收割,可谓是光宗耀祖之事……”

朱文奎上前搀住孙老,朱允炆搀住王老,盛仲差人递来小铲子,郑和、朱能也站在一旁。

收番薯,自然需要用三齿刨铲,但耆老只是象征性参与,让他们挥刨铲估计老腰承受不住,只好用小铲子代替。

“那就开挖吧。”

朱允炆弯腰,拿起铲子就顺着藤根挖土,朱文奎的速度显然更快,两个耆老小心地铲了铲土,并没多少动作,实在是年纪大,下腰都难。

盛仲、郑和小心守护着两个耆老,别番薯没从土里挖出来,人先入土了。

“父皇!”

朱文奎感觉铲子碰触到了什么东西,连忙小心起来,拨开土壤,看到了一点红色的番薯。

“有果实!”

郑和、朱能看了一眼,目光炯炯。

朱允炆铲开土壤,看着纺锤形巴掌长的红色番薯,根部还有几根细长的须,小心地取出,欣慰地笑着说:“这就是番薯啊,看吧,大明的土地一样可以养活这些新粮食。”

郑和、朱能与一干水师将士算是彻底放松下来。

最担心的粮食不能成活,无法结果的问题并不存在,南美洲的东西到了大明的土地上,一样可以生根发芽结果!

“皇上,这一根番薯应该有二两多吧。”

盛仲感叹着。

朱允炆掂量了下,微微点头:“差不多。”

盛仲盘算了下,这一亩地种了三千株,一株结果二两,折合下来也才六百斤,只有四石,这和朝廷对外宣传的十五石可差太多了,不过四石的产量可是超过了稻谷、麦子,依旧是高产之物。

就在盛仲瞎盘算的时候,朱文奎喊了一嗓子:“还有。”

又一根番薯被挖了出来,这一根番薯明显更大一些,少说也有三两,而随着继续挖掘,竟又挖出三个番薯。

五个番薯!

王老、孙老有些傻眼,这一个番薯苗竟然结出了五个番薯,看这个头,????????????????小的二两多,大点的三两多!

盛仲早已准备妥当,亲自拿起秤杆,将五个番薯一称量,手指不断移动着秤杆上的秤砣绳,直至秤杆平衡微翘,才两眼放光地喊道:“一斤三两!有一斤三两重!”

“好啊!”

郑和激动不已。

朱允炆对这个结果也相当满意,对早已跃跃欲试的骆冠英等人说:“朕开了个头,但亩产多少,还得全都刨出来才能算清,开始吧。”

骆冠英抓起三齿刨铲,嘿嘿地就走了过来,郑和也不甘示弱,朱能更是抢走了沈伟的刨铲,沈伟无奈,干不过这家伙,只好抢走了赵世瑜的刨铲……

水师将士开挖!

场面简直是不太能看,嚎叫之声不断传出。

“有了有了!”

“我的长!”

“我的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渣前夫总想抢我儿砸

不听

战锤:黑暗精灵

洛洛洛奈

惊!大佬每天都想给她孩子当爹

谷小南

大燕第一世子

一唯的发明家

神医辣妻靠种田旺夫

东泽长宫主

葛英与兴明

相遇相知到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