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老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二章 给老朱家开眼界,我要做驸马,北冥老鱼,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暖阁之中,李节与朱标、朱允熥三人都默默的站立在一旁,朱元璋则坐在书案后陷入到沉思之中,一边是诱人的八十三万贯,另一边则是给海禁开个口子,这让他一时间也有些难以抉择。
任何政策都有延迟性和惯向性,海禁也是如此,本来朱元璋并没有海禁的打算,只是倭寇的出现,才导致了海禁,也就是说,海禁政策出现时,倭寇已经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而海禁这个政策虽然在短期内可能会起到一些效果,但时间一久,反而会损害沿海百姓的利益,甚至一些百姓干脆投身倭寇,导致倭寇越来越多,如此一来,一个明明针对倭寇的政策,反而变成了利好倭寇的政策。
然而这里就要提到海禁的惯向性,因为大明从一开始就实施的是海禁政策,这个政策一旦定下来,后面的人就很难改变,哪怕后来的人看出海禁的危害,但也无力改变,因为这条政策已经成型,甚至牵扯到许多人的利益,想要废除这条政策,就会遭到无穷的阻力。
也正是在这种惯性之下,海禁的政策几乎贯穿了整个大明的历史,虽然中间偶然有“隆庆开关”这样的开海之策,但也只是在海禁上打开一条小缝,并没有动摇海禁的根本,在这种巨大惯性下,哪怕是后世的皇帝,也很难废除一条早就与无数人捆绑在一起的政策。
李节正是知道上面这些,所以当初汤和要加强海禁时,他才会拼尽一切的阻止对方,甚至不惜和对方闹翻,因为海禁每加强一次,就会让它的惯性增加一分,最终挟裹无数人的利益滚滚而下,到时任何人都无法让它停下来。
万幸的是,现在海禁并没有实施太久,还没来得及捆绑太多人的利益,而且朱元璋也还活着,所以他如果想要改变这条政策的话,比之后世的皇帝要容易的多。
李节联络那些富商,一是给张定边他们筹措军资,二来就是借机打破海禁,就算无法彻底废除,也要在海禁上撕开一道口子!
只见朱元璋沉思了好一会儿,这才终于抬起头看向李节,然后上下打量了他几眼忽然道:“你好像很讨厌海禁?”
“是,臣的确很讨厌海禁!”李节也没有丝毫的隐瞒,当即十分坦白的道,之前他因海禁差点与汤和闹翻,现在又想方设法的撕开海禁的口子,这些肯定都瞒不过老朱,与其抵赖,还不如直接承认。
“为什么?”朱元璋步步紧逼的追问道,他并不认为海禁有什么问题,就算倭寇没了,但海禁依然可以增强大明沿海的警戒力度,从而防备其它的危险。
李节这时犹豫了一下,随即猛然抬头道:“陛下可否将臣献上的地球仪取来?”
上次李节献上地球仪,本想给老朱讲一下当今世界的形式,可是却因为与袁监正的争论,导致后来的热气球飞天,李节也根本没来得及讲解。而老朱在收下地球仪后,也并没有再提过地球仪的事,好像在他看来,地球仪就是个新奇的玩物,并没有被他放在心上。
“地球仪?”朱元璋听到这个名字才想起来之前李节送给自己的东西,当即吩咐身边的太监道,“去把地球仪取来!”
太监答应一声飞奔而去,不一会的功夫,地球仪就被放到朱元璋面前的桌子上,李节上前仔细打量了一下,结果发现这地球仪虽然在来之前被擦拭过,但有些边角却还是带着灰尘,显然老朱收下后就把它束之高阁。
这么重要的东西,老朱却扔到一边吃灰,李节也不禁暗自摇头。
其实老朱的想法也可以理解,对于老朱来说,他已经打败蒙元、收复华夏故土,甚至连丢掉数百年的的燕云十六州也被他收了回来。
只是这时的华夏大地已经一片疮痍,百业凋零、民不聊生,老朱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治理国内上,连之前倭国的挑衅都忍了下来,如果不是贪图倭国的银矿,恐怕他根本不愿意在倭国身上浪费精力。
老朱的想法并没有错,只不过这个世界的局势已经进入到一个快速的变化期,如果一心只是埋头造车,迟早会被这个世界给抛弃,幸好李节来了,而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打开老朱父子的眼界,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到底有多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