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英灵殿前
错刀如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零三章 英灵殿前,崇祯:十八路反军有我一支,错刀如何,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三百零二章英灵殿前
崇祯二年腊月,英灵殿修建完成,各路的将领也回到了京师。
修好的英灵殿伫立在紫禁城的西边新拆迁出来的空地之上,和原本的皇家寺庙连接在了一起。
依着地势,高高在上的大殿本身并不大。但是英灵殿的园区占地却很宽广,上面栽种了无数的松树和柏树。中间一条石板铺成的道路从大门开始,笔直的通向英灵殿的正殿。
在道路的两旁,是无数面高大的黑色旗帜,上面一条条的金龙不像外面的黑龙旗那样张牙舞爪,而是半闭着眼睛,哀伤地匍匐在云朵之上。
风从松柏之间吹过,将黑龙旗吹得簌簌作响,在大殿的东北角,是一座巨大的大钟。
朱由检拒绝了寺庙和龙虎山的请求,并没有将英灵殿的看守责任交给他们,而是将英灵殿的交给了锦衣卫。由此,銮仪卫甚至成立了一个专门的仪仗队,专门用于牺牲将士迎接、路途和安放。今天的他们就站在英灵殿大门外,等待着准备上殿的各路主帅们。
安灵仪式的引导人是秦王朱存枢,他穿了一身黑色的长袍,站在英灵殿的正门口的高台之上。
英灵殿的大门只有今天才敞开,好像是欢迎在外牺牲的英灵从长长的甬道回到自己在大明的家。
在銮仪卫的带领下,第一个上殿的是锦衣卫的指挥使李若链,他手里面捧着一卷薄薄的帛布,上面是锦衣卫崇祯二年逝去的将士的名单。走到了高台之下,他将自己手中的帛布交给了站在高台下面的銮仪卫,然后侧身面对通往大殿的甬道,双手交织放在胸前,仿佛等待着自己的子弟们回归锦衣卫一般。
銮仪卫登上高台,将帛布转交给了祭祀的司仪朱存枢,他小心翼翼地展开了帛布,开始用一种略带着吟唱的调子,开始朗诵上面每一个名字。
每督导一个名字,大殿之中的銮仪卫就会将他们的牌位悬挂到大殿之内的墙面上。
接下来是西厂的魏忠贤,西厂的名单也很长。虽然魏忠贤的脸被黑纱蒙着,但是在场的人都知道他是谁。
排在第三位的是科学院。他们不是一个人,而是结伴而来的。在院长徐光启的陪伴下,孙元化捧着牺牲在试验场和生产线上的名单,宋应星捧着红薯和玉米。为了科学院的名单,朱由检还和礼部的人争执了半天,才让工匠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国家祭祀仪式上。
孙承宗站在朱由检的身后,所以学院派出来的还是三个学员代表。他们今年名单上的人一部分是牺牲在训练场上,一部分是牺牲在学生军的实习战场上。
每一个学生军牺牲的名单后面,都被授予了相应的军中职位。
接下来,老将军秦良玉,腰杆笔直的走了上来,身边还跟着一位浑身白色孝服的女子,将名单递给朱存枢之后,老将军就自己一个人站立在大门的门槛处,神色一下子就垮了下去,像是一个老守门人。
她的第三军在大同牺牲的并不多,可是却是朗诵名单最长的一位。光是戚家军有名有姓的将士就足足有三千一百七十多名。最后读到戚继光的名字的时候,朱由检走了出来,将戚家军三个字的金牌转交给了老将军身边的女子。由她一步一叩头的将这一面金牌供奉在了大殿的供桌之上。
以前朱由检对这些仪式是不相信的,他甚至连逢年过节上坟的事情都不愿意去参加。可是今天,站在大殿外面的他甚至能够看到那些影影倬倬的亡魂,按照这大殿外高耸入云的巨大的灯笼的指示,从四面八方携手飞了回来,拥挤着,观望着,推拉着走进了这座大殿。
仪式在安置了戚家军的铭牌之后继续进行。
董朝莆代表着夜不收。
洪承畴代表着第三军。
袁崇焕代表着第四军。
赵率教代表着第一军。
越往后代表战事越是激烈,越往后他们手中的帛布也越来越厚,到了老将军赵率教的时候,帛布几乎堆满了朱存枢面前的长桌。
原本空荡荡的英灵殿大礼堂,仅仅用了不到半天的时间,就被灵位占满了一大面墙面,每一个逝者的灵位也不过只有一寸宽而已,两寸长而已。
一坛骨灰、三十个龙银,以及一张军部盖章的文书。
这就是崇祯二年每一个战士死战之后的全部所得。
也是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痕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