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天下终究要靠读书人
我不是赵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6章 天下终究要靠读书人,我,女帝相父,开局指鹿为马,我不是赵高,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圣人还有言,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方修一口气说了三位圣人的名言,紧接着便是沉默。
谢千听了,却是立刻会意。
摄政王这是要让他从太上皇昏庸无道,而陛下与摄政王殿下爱护百姓这方面,来驳斥高宇。
高宇就算说的再天花乱坠,百姓过的好不好,百姓自己心里清楚。
陛下登基后,免除了部分地区的田赋,增收了富商的商税,减免了市井小贩的商税,还将红薯的秧苗赠予许多百姓,教导他们如何种植。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的商品,比如布匹、白糖、白酒、味精的价格都是下降了不少。
百姓的日子相较之前,确实要好过一些。
只要将这些写出来,便能够强有力的驳斥高宇的攻击。
当然,这些只有普通百姓在乎。
绝大部分的读书人,平日里不事农桑,不沾人间烟火气,对这些变化自然是没有太多的感触。
他们看到的只是,乾国的丞相做了大周的摄政王,祖宗礼法受到了破坏,摄政王肆意的欺压朝廷命官,朝廷向乾国“卑躬屈膝”,内阁首辅大学士向敌人卑躬屈膝。
其他的,他们看不到。
因而。
谢千犹豫了几秒,还是道:“殿下,读书人”
刚开口就被方修打断:“你为何总提起那些读书人?”
当然是因为读书人重要。
谢千没有犹豫,道:“天下终究还是要靠读书人来治理。”
方修看着他,点了点头道:“这句话倒是没错,但是在孤看来,在读书人之前需要加上六个字,有真才实学的天下终究要靠有真才实学的读书来治理!”
谢千听见这话,微微一怔,很快就明白了方修的意思。
这是在说,大周的读书人绝大部分都没有真才实学?
作为内阁首辅大学士,谢千自然是不认同这句话的。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道:“读书人中真才实学的人不多,但总归还是有的,这些人看到高宇的文章,难免多想。”
方修摆摆手道:“多想就多想,孤本就没打算靠他们这一批人治理天下!”
“孤只要他们别给孤添乱就好。”
谢千听见这话,眸子里露出一抹恍忽之色,心道:不靠这一批人治理天下,那靠谁治理天下?
总不能指望着十几年后,新一批的读书人吧?
难不成还要让他们这些老家伙再挺个十几年?
谢千心里这么想着,就听见方修道:“你只管写文章驳斥高宇,读书人如何,不用你担心,孤心里有数。”
语气十分笃定。
谢千听了,不再多说,道:“臣明白了。”
方修摆摆手道:“下去写吧。”
“是,殿下!”
谢千行礼,转身离开。
他离开后,一直置身事外的李邀月抬眸看向方修,难得主动开口:
“你打算怎么做?”
方修看向李邀月,有些惊诧道:“陛下竟然主动与臣攀谈,真是难得!”
“”
李邀月听见这话,已经开始后悔开口说话。
“臣怎么做,取决于高宇和他撺掇的那些读书人怎么做,不过有一点,臣可以肯定,法不责众在臣这里,并不存在!”
方修的语气十分平澹,但眸子里却是透着一股凌厉。
李邀月见状,大概猜到了他的打算,陷入沉默。
许久后方才道:“天下终究要靠读书人治理。”
同样的话,谢千刚刚说过。
“却未必要这一批读书人。”
方修也将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
李邀月听了,陷入思索。
片刻后,她似乎想到了什么,看向方修,有些惊诧道:“你要自己培养读书人?”
她在方修的面前,很少流露出情绪,这是为数不多的一次。
只因为方修的想法有些太不切实际。
所谓自己培养读书人,便是由朝廷出钱,供养一批读书人。
毫无疑问,这需要花费的银子是一个天文数字。
毕竟方修要真打算这么做,肯定不会挑选那些世家子弟,而是从穷苦百姓的孩子中挑选。
如此一来,就不仅仅只是给他们书,给他们找先生,还要保证他们的衣食住行。
培养几十个,几百个还好。
可要是培养几千个,几万个,对朝廷而言,实在是难以负担!
方修没有回答,只是一脸认真的道:“圣人言,食不语,寝不言。”
“”
李邀月很想说,平日里就属你对圣人最不在意,今天倒是一口一个圣人起来了。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转念一想,真要这么说,就等于是被方修激怒。
于是,选择了沉默。
方修见状,也不再多说,拿起快子,吃起饭来。
与此同时。
高府。
正堂。
高宇坐在首座,一脸的严肃。
十几名身穿四五品官袍的官吏,坐在两侧,皆是面露忧色。
来这里之前,他们已经听到风声。
摄政王打算一口气将他们这些当日没有去迎接陛下的官吏,全部革职,一个不留!
毫无疑问,他们完全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
恰逢此时,在朝堂上素有威望的工部尚书高宇又邀请他们前来议事。
他们自然是迫不及待地赶了过来。
“高公,您与谢阁老是同窗,许多消息,您应该比下官们清楚,摄政王真的打算将那日没有迎接陛下的人全部革职吗?”
有官吏面露犹豫之色,开口问道。
话音落下。
其余的官吏齐齐望向了高宇,想要得到回答。
高宇环顾一周,澹澹道:“确实如此。”
短短的四个字,让在场的人心里一凉。
瞬间,众人热烈的议论起来。
“那日没有迎接陛下的至少有十人,一下子全部革职,留下如此多的空缺,朝廷如何填补?”
“摄政王入京不过一日,就做出这样的事情,他不怕惹出变故?”
“什么摄政王!不过是个不将我等放在眼里的蛮横之徒!仗着赢了虎贲军,便肆意妄为,真当我大周是他乾国的藩属国了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