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淡风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四十章 亲事定,农家果儿香,雨淡风清,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两匹绸缎,两匹细棉布,两对镶了珍珠的绢花,一对刻丝银镯子,两坛女儿红酒,两对活鸡活鸭,十斤猪肉,二十个白面枣馍,最后还用红封包了十枚五两的银锭子。
这样的彩礼是征询了一家人的意见以后,斟酌了好几天才准备出来的,没办法,姚家如今的名声到了这份上,彩礼出的轻了,堕的是姚家自己的体面。
白家二老顿时在人前赚足了面子,两家热热闹闹办完了事。
下定过后,白氏坐着自家的牛车前后又跑了几趟,最终才把两个新人成亲的日子确定下来。亲事就放在九月底,到时候秋收也忙完了,双方可以全心全意准备婚事。
还剩下三个多月,时间上对于白家来说其实是赶了一些,她们家是嫁闺女,新娘的嫁衣,一应的床上用品,还有给男方以及男方父母的衣物鞋子等针线活,这些都要女方准备的,而且最好是新娘子自己的手艺。
可是姚家实在等不得了,姚四柱今年已经二十好几,老两口一想起来就心慌的不行,所以特地挑了一个最近的吉日,白家也好说话的答应下来。
下了定,双方也就安心下来,各自准备成婚的事。东柳街绣品铺里的活白巧儿就不能去了,包氏在城里重新给自己找了两个年轻姑娘当帮手。
婚房姚四柱执意放在老宅。但是考虑到姚四柱如今在县城铺子里干活,总不能刚一成婚就把新娘子抛在家里,所以最后决定等成了亲以后,小两口就一块儿搬到城里的铺子去。
又一季秋收来临,今年家里先后买了五十多亩地,雇了好几个长工,把大部分的田地都种了麦子,剩下的几亩地则种了黄豆、小米、绿豆这些杂粮,今年姚家地里出产的粮食绝对称得上是大丰收。
看着一麻袋一麻袋的粮食源源不断被人扛进来,堆满了好几个屋子,姚老爹感慨地老泪横流。
终于不用再交租子了,这么多粮食都是他们自己家里的,别说姚老爹,家里其他人看着这粮食满仓,也都激动的红了眼眶。
感慨过后姚老爹发话,今年的粮食一袋都不卖,哪怕吃不完也不卖,就这么堆在屋子里每天过来看看,心理上都是从未有过的踏实。
再说现在的姚家根本不缺钱,先不说老宅里的两个作坊,光是城里烤鸭铺那一个铺子,一个月下来挣的银子,可是他们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
还有荷塘里的鱼,每天网出来一些送到城里卖掉也是一笔收入,等再过一两个月,塘里的莲藕也可以挖出来卖了。家里如今来钱的地方不少,完全可以把粮食压在手里每天过来过个眼瘾。
还有松花蛋,鸭蛋收上来后卖出去一部分,剩下的都攒起来做松花蛋。第一次做出来的松花蛋很成功,家里的人尝过以后,大人们立即喜欢上了这个新鲜爽口的食物。
孩子们似乎不是很喜欢,吃了一个尝过新鲜后就不再吃。不过果儿并不担心,松花蛋这种东西在后世就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但是喜欢吃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相信在这里也一样。
果不其然,把松花蛋往聚香楼一送,没过一段时间就打开了销路。
松花蛋的销售跟卖烤鸭的流程一样,往城里各家的酒楼跟杂货铺都推荐,很快,姚记烤鸭铺里又多了一项食品,松花蛋。
除了这些收入,果儿那里的绢花生意,还有包氏管的那个绣品铺子,这几处的经营,姚家人都自动忽略不计,在大家眼里,这几处已经看作是果儿自己的财产,将来就是果儿的嫁妆了。
秋收结束后,包氏打算回一趟娘家,这时候新花生都收下来了,包氏想回去看看娘家今年的新花生收的怎么样了,花生吃食的生意还要接着做下去。
果儿一听,歪着脑袋想了想:“娘,跟你商量件事呗。”
“啥事?”
包氏笑道,现在的她闺女说啥她都会赞成的,根本不必商量。
果儿:“花生这个生意姥姥家一直做得很不错,算起来其实姥姥、舅舅还有舅妈她们都很辛苦呢。我想着,要不从今年起,咱把这个生意都给了姥姥家吧。”
包氏一愣:“什么意思?”
果儿:“就是说以后花生吃食挣下的钱咱们不再五五分了,全数都给姥姥家,反正咱家现在也不缺这个钱。而且花生的销路已经打开了,以后由着两个舅舅自己经营,能做多大就看他们的本事了,娘觉得怎么样?”
包氏没想到闺女要跟她商量的是这么一件事,眼睛咕噜噜转了几圈,最后笑道:
“还是我闺女最孝顺,你姥姥要是知道你有这份心,可就更心疼你了。”
果儿倒没想着得到包田氏的心疼,看得出这位老太太也是个重男轻女的。不过打了这么长时间的交道,两个舅舅都是老实本分的庄户人,两个舅妈也没有包氏说得那么不好,这样的亲戚她很愿意拉上一把,就当是帮娘孝顺老人家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