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冰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八十七章 桥本群的对策,浴火重生西路军,祁连冰雪,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桥本群没想到就职时慷慨激昂、豪情四射的两人仅仅两个多月会这样沮丧,哪里还有日本军人的战斗精神和顽强品格,当然八路军部队无赖诡诈的战术的确让所有部队不适应,两个正规军人生出无力感也有情可原,但这样的情绪不能影响到大本营作战计划的实施。__//

他耐心开导说:“两位的心情我很理解,可是帝国抽调出0个师团六个旅团一个飞行团两个骑兵旅团一个重炮旅团和第二舰队目的就是要消灭至少是要打垮八路军的,我们不能因为不适应对方的战术就怀疑帝国的实力、皇军的战斗力,就放弃大本营交代的任务。“,

八路军不同于国民党军队因为他们无处可去,蒋介石自己无力与我们抗争就把八路军指派到华北替他挡子弹,既不给弹药物资也不给军饷粮草,逼着他们只能在我们的占领区里抢地盘、抢物资,武汉战役、华南战役、山西战役都是葬送在八路军部队的外围破坏上的。

我们不能让蒋介石的阴谋得逞,也不能任由他们发展壮大,这对帝国、对方面军影响至关重要,大本营决策是两位都有参与,应该知道帝国目前的经济状况和外交形势,对华作战必须尽快完结,而在对国民政府最后一击之前必须消除华北军事集团的牵制。“”

作为帝人一切应以帝国利益为重,即便是对方躲在地道里藏在山沟里,皇军也要有决心把他们挖出来消灭掉,即便是对方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终究是迅速扩张的地方民众力量怎么说也没有皇军强。只要发挥出优势、使用好兵力。一定会给对方以沉重打击。

当然众多的地雷、隐秘的地道的确给我们的行军作战带来了很多困难。我考虑各部可以从各城市、县城中招募愿意为皇军效劳的中国人为皇军探路、打听消息,中国人里八路军那样死硬的抗日分子是少数,怕死的、贪财的多得很,我们要把他们利用起来、组织起来。

同时我已经向国内提出申请,调派工兵部队和扫雷器材前来帮助我们消除地雷的威胁。从德国进口的毒气手榴弹、化学武器已经仿制成功即将大量生产陆续运来完全可以把敌人从地道里逼出来或者消灭在地道里,另外关东军医学部门研制的细菌武器已经可以用于实战,在我们撤离的地区可以大量散布,让他的根据地炭疽弥漫、鼠疫横行成为死亡之地。

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在所谓的根据地里畅通无阻、任意驰骋。他们要么躲到山里去冻死饿死要么就永远藏在地下当老鼠,再也无法对帝国的交通运输线、工矿企业造成威胁!”

饭田贞固中将闻言连连点头,不愧是在华北跟中国人打了几年交道的参谋长,对华北局势分析的很透彻、对八路军很了解,拿出来的措施很有针对性。“如果有了这些技术力量的加入2军有决心完成任务,不过我部都是新编师团对山东地形、八路军战术很不熟悉,前期伤亡很大士气低落,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希望方面军司令部能够批准。”

桥本群从他俩的情绪上就知道前线部队的新兵们面对突如其来的冷枪、毫无征兆的地雷爆炸时的迷惑沮丧,不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有针对性地训练恐惧感不会消除、精神士气很难得到振作。再说技术装备也有一段时间才能运到,运到也需要时间熟悉掌握。

大本营对华作战计划规定4月下旬发动武汉、广州作战。之前华北方面军要通过连续的进攻充当中国战场的焦点,把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到华北来,让国民政府感觉皇军开始全力恢复交通线、整顿后方而放弃了武汉攻略,进而失去警惕达成华中战役的突然性。

他见对方已经重新燃起了战意,需要给予更多地鼓励和指导,表示理解的点了点头:“我对小林君调整战术的建议是赞同的,暂停进攻原地休整的建议也是应该的,毕竟2军部队都是新编部队缺乏实战经验,要认真总结前期作战的经验教训,归纳出八路军的基本战术教给每一位战场指挥员和士兵,在遭遇八路军的地雷、伏击、偷袭时能够熟练应对减少损失。

同时我考虑各部在进攻中应该更多地分兵迂回,适当时候应该离开大路,经常改变行军线路让八路军擅长的地雷阵、伏击战失去作用。步兵分队将很快配备专业狙击步枪,对侧翼袭扰的小股敌人予以精确打击,只有让敌人尝到苦头他才会远离我们的行军线路。

地雷作为一种隐蔽的大威力防御武器,不应该只被八路军所使用,皇军很有必要进行装备,我们过去瞧不起这种低廉的原始装备吃了苦头,如果在守备据点、物资囤积地、炮兵阵地、指挥部周围布设既能提前预警,也能给喜欢偷袭以上目标的八路军造成重大伤亡。

天津、青岛的几个小型制造株式会社已经得到方面军的订单,开始研制00克至000克装药的四种型号地雷,使用拉发、压发、电发引爆装置,制造工艺、运输安全稳定性、爆炸威力大大优于八路军铁匠作坊生产的粗糙产品,预计一个月后就会运到各守备部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不灭圣影

浮城久事

帝国武宗

落花生流水

丹师剑宗

古栋

网游之超级复制术

毛绒公仔

全球降临之灾变求生

吃了话梅

全球饥荒:从继承万亩农场开始

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