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冰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百七十二章 反应强烈,浴火重生西路军,祁连冰雪,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陈海松冷冷看了看两位名将。淡淡地说:“蒙古作战是苏联的责任和义务,中*队的存在是对苏联的巨大威胁,这是我刚刚得到的忠告,中国不应该背负怀疑去流血牺牲,我这就去温都尔汗,了解部队的伤亡损失情况,然后带着他们回家,希望苏军为他们的撤离提供方便。”说完,头也不回地走出会议室,出了大楼。跨上他的两个警卫驾驶的吉普车离去。
铁木辛哥趴在落地玻璃窗前失望地望着吉普车远去,叹了几口气心情沉重地转过身来。鄙夷地看着端坐在椅子上满脸无所谓的赫梅利尼茨基,怒气冲冲地说:“赫梅利尼茨基同志,现在你满意了!那么请你带着你的警卫连去前线侦察敌情去吧,希望你能拖住法西斯军队。”
赫梅利尼茨基大将毫不掩饰自己的愉快心情“铁木辛哥同志,你应该为我们消除了蒙古稳定的隐患高兴才对。你没有听出来吗?陈海松并不承认蒙古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家庭里的主权国家,在他心里蒙古应该继续成为中国的封建藩属,想想他来到这里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我们不能被他的花言巧语所蒙蔽,失去布尔什维克党的原则和苏联红军的立场。”
“我们没有你想象的那么愚蠢,可是我们需要有特种作战经验的特战队的支援,需要有大量的人员帮助我们修建军事设施、运送物资,需要有人在我们的后方保障运输线的安全,你自己看看地图,乌兰巴托离前线有多远,我们需要多少武装人员来守备前线的生命线。
你有吗?斯大林同志给我的准备时间只有一个月,可是除了远东的39特别军步兵第32师开始集结,十天后能赶到外,我们手里只有温都尔汗的两万残兵,没有飞机、没有坦克、没有大炮,你让我用什么去抵挡日军的进攻,用什么去击退消灭侵入蒙古的法西斯军队?”
“铁木辛哥同志,作战指挥是你的事,我的职责是确保蒙古完全置于苏联的绝对控制之下,即使陈海松能带来辉煌的胜利,我们也不能让他把精心准备的强大武装力量调进蒙古来,这是统帅部处理蒙古事务的根本原则,站在一个联布共党员的立场上我没有做错什么。”
“你没有做错什么?你错的连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是轻什么是重了!中国八路军部队毕竟是*的武装,陈海松说得很清楚是带领部队援助苏联红军的,等打完这一仗完成了战役任务你再欢送他们离去不就行了,大不了送给他几个师的装备,可你现在把他们排除在战役之外,表现出明显的敌意和戒心,他哪里还有心情配合我们作战,是我也要走!
军事指挥是我的职责,我所需要的先遣兵力、后方辅助兵力一股脑被你赶走,你让我怎么指挥?我必须向国防人民委员会报告这里发生的情况,我想你也有必要去电说明。”
也是啊,怎么一见这小子就高度警惕,听到他说要派兵就控制不住,是有些操之过急了,可总不能舔着脸再去请他回来吧,伟大的苏联红军离开了中*队还打不了仗了?“铁木辛哥同志,斯大林同志对陈海松一直不放心,他的调兵计划是隐藏着阴谋的,阻止他计划的实施是在震慑他的民族主义倾向。现在目的已经达到,我相信他不敢违背中苏两国政府的命令,率领部队脱离战区是严重的违纪事件,他将被送上军事法庭受到严厉处罚,他不敢违抗!
等他看到苏联党和政府坚定地决心豪不动摇时就会无可奈何地回到这里,乖乖地受领他的任务带领他的特战队去前线为你的作战部署去打探敌情、骚扰敌人后方。”
“醒醒吧!我的政委同志!他不是你的下属,更不是联布共党员,而是中华民国的国防部副部长,是受到斯大林同志邀请代表他国家来这里参与作战指挥的,你不许他参与指挥,不许他的部队进入,不许工程兵部队获得武装和补充,他还有必要留在这里吗?你不是一再重申蒙古不能有苏军以外的军人存在吗?他为什么不可以带领他的部队离开?”
“这是严肃的政治问题,他不敢违背斯大林同志的指示!”
“那是你的想法,对于他来说他是中国政府特派顾问,只服从他的国家和政府的命令,受到歧视、怀疑他完全有权利做出撤军的决定,这不正是你所需要的结果吗?”
“不,不,这不是我的本意,我只是阻止他调集部队进入蒙古,并不反对特战部队完成特种作战,更没有要求工程运输部队撤出蒙古,他是做贼心虚、恼羞成怒,他会回来的。”
“好吧,我和你一起等三天,希望你的判断是正确的。”
7月25日,忐忑不安中备受煎熬的赫梅利尼茨基大将没有等来陈海松向他低头认错,常驻乌兰巴托的绥远商贸负责人乌兰夫拜访了苏联驻蒙古大使伊万诺夫少将,通报说中国国防部副部长陈海松上将巡视了工程兵二师后做出了撤出全部中国人员的决定,昨天已经从温都尔汗乘飞机回国,工程兵二师师长熊厚发、邵烈坤,三师师长尹宝山命令部队收拾装备物资将在三天后启程,自己回来一是向苏方通报情况二是通知蒙古境内的所有货栈撤离。
很快,蒙古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鲁布桑沙拉布、部长会议主席丹巴也从温都尔汗赶来,对中国医务人员、卫生防疫工作人员、商队货栈、工程部队撤离蒙古非常失望。蒙古在战火中受到沉重的人员装备物资的损失,需要外部社会的有力支援,他们理解苏联的困难,只好把拯救民众恢复经济的希望寄托在中国同志的身上,希望苏联政府予以挽留或是提供相类似的援助,否则蒙古民众将失去粮食、医药,很难战胜瘟疫和饥荒遭受灭顶之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