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杰出贡献奖章
鞋底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九十五章 杰出贡献奖章,理科学霸的穿书团宠日常,鞋底红,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可以说,宋辰海就是弟弟们的半个爹。
除了主意大性子又跳脱的宋辰旭,从老四辰瑞到老八辰辉对大哥哥都是十分依赖的。
现在大哥哥要走了,弟弟们都很难受,特别是老四宋辰瑞,平日里嘻嘻哈哈的大男孩,如今眼睛都哭红了。
“好了!又不是不回来了!”
宋辰海安慰弟弟们。
“是会回来,可大哥回来的时候,还不知道我在不在京城呢。”宋辰瑞嘟哝。
宋辰瑞如今的生意是越做越大了。
收益最高的却不是羊毛和酸黄瓜还有酸白菜,而是棉花!
三妹妹说得不错,陕南实在是个种棉花的好地方。
他在陕南又买下了好几块土地,专门种棉花,还在汉中府办了一个棉纱工厂,按照三妹妹的模式,收七岁到十五岁的孩子们,每天给两顿饭,还给他们上一个时辰的课,工钱按成品计算。
他现在基本不在京城,这次若不是梁氏写信给他,说是大哥要去贵州了,他还在汉中府呆着呢,这不接到信就撒丫子往回赶,前天才到京城,可算是赶上了。
梁氏对小儿子无心科考这件事虽然遗憾,但是如今宋辰瑞的生意,一年可以入账十万多两银子,连宋清月都夸四哥厉害,梁氏还有什么好说的?
宋大人呢,向来是开明的,并未强求老四一定要去科考。
说实在的,就算老四考出来了,有前头父亲和两个兄长在前头,除非他能比宋辰海和宋辰旭还要能干,否则就算他本事再大,皇帝也会压着他,不会让他太出头的。
不可能叫宋家一家子是大官的。
宋辰瑞大约也是想明白了这一层,干脆只考了个秀才就不再考下去了。
宋大人虽然不强求儿子做什么,但他担心如今宋家树大招风,宋辰瑞性子又是个跳脱的,活泼有余稳重不足,若有人给宋辰瑞的生意使绊子,怕他上当。宋大人常常写信给他,通报一下朝中大事,顺带着嘱咐他一定要小心谨慎,切莫叫人给陷害了。
一大群人一直将宋辰海送出京城三十里才依依不舍地驻了足。
宋大人、张侍郎还有宋辰旭几个男丁还要再往前送一段路。
张家夫人褚氏搂住垂泪的女儿,柔声劝慰:“也就两年,等孩子一岁了,你就带着孩子一齐去南边,阿海是个正直孩子,不会做那负心汉的,你放心。”
宋清月也在一旁帮腔,挥舞着拳头道:“嫂子放心,大哥在外边乱来,妹妹我到时候跟着你去南边揍他!”
几句话将张洛依说得破涕为笑,梁氏无奈笑着摇头,却也道:“月儿说得不错,阿海若是做了那等负心汉,我这个做娘的就不认他做儿子。”
张洛依拉着梁氏的手,十分感激地说道:“母亲,儿媳,儿媳要是走了,就没法在您跟前孝敬您了。”
梁氏拍着她的手背,道:“儿孙把自己的日子过好了,便是对咱们老人家最大的孝敬了。母亲我是过来人,亲家母当年也一样,你的心情咱们比谁都懂。”
褚氏听了这话真是又替女儿高兴,又为自己感到心酸。她比梁氏还可怜,梁氏当年虽然与丈夫分别,可宋家上无公婆,下无妯娌的,六年之后就跟丈夫团聚了。
而张侍郎属于张家的嫡系血脉。
张家情况比宋建鸣这儿复杂多了。
当年张侍郎外放的时候,褚氏被迫留在京中侍奉公婆,整整十二年,她跟丈夫相处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半年,等丈夫终于调回京城为官的时候,她早跟丈夫成了陌生人。
如今女儿页面对自己当年相同的处境,她是真害怕亲家母为难自家女儿!
好在梁氏是个极为通情达理的人,连大皇子妃也帮着自家女儿说话,褚氏感激地直抹眼泪。
宋清月站在一旁默默看着她们,自己心里也怪不好受的。
回京城的路上,她便一直陷在那样的情绪里。
李昭将她拉上自己跟父皇这辆马车,搂着她,宽慰道:“人各有命,你先顾好自己。”
皇帝也在一旁宽慰道:“阿昭说得没错,老大媳妇照顾好自己,就是对宋亲家最大的孝顺了。”
李昭道:“哪里只是孝顺她爹爹,也是孝顺父皇您。”
皇帝笑呵呵地点头:“昭儿说的是。朕还指望着老大媳妇时不时给朕出些好主意呢!你这丫头,鬼机灵鬼机灵的,就是心思太重。人各有命,不能指望自己一个人把所有人都照顾好。照顾好宋家人,乃是你爹跟你嫡母的事。你只管好好把自己养胖些,再给朕生个大胖孙子!”
宋清月傲娇地哼哼,把头靠在李昭肩膀上。
车子快到城门口的时候,冯进带着一队锦衣卫路过,皇帝和李昭下车去跟冯四公子说了几句话。
宋清月留在车里没下去。
冯进听着皇帝的嘱咐,心思却飘进边上的马车里。
他知道宋三姑娘就在里面,可惜临走也没能再见上一面。
宋清月在车里等了半盏茶的功夫,李昭跟皇帝就又回来了。
皇帝看起来心情不错,提议去柳泉居吃一顿。
“老大媳妇,你是不知道,宫里御厨做得简直就是猪食!嘴里能淡出鸟来!”皇帝连声哀叹,“咱今儿去柳泉居,吃那什么水煮牛肉片!朕最近一直想着那道菜呢!”
朝廷禁止杀牛吃肉,除非是耕不动地的老牛,再杀之前还要得到官府的批准。
但对某些富户来说,自个儿偷偷养牛,偷偷宰了吃肉,只要没有举报便也没什么事。
但皇帝不同啊!
皇帝是天下人的君父,亦是天下人的表率,还有个天天跟在皇帝屁股后面写帝王起居注的家伙,李炟虽然是个混不吝吧,但是原则性问题他可是从来不含糊的。
什么是原则性问题呢?
比如税收,比如农桑,比如兵工厂。
宋清月就喜欢公公李炟这个脾气。
宋清月笑着安慰公爹道:“父皇,辣吃多了伤胃,盐吃多了对心脏不好,肥油吃多了对身都不好,御厨也是为了父皇的健康着想。不过偶尔下一顿馆子换换口味也是无可厚非的!”
“老大媳妇说得好!”皇帝点头,压低声音道:“等会一定别让写起居注那家伙看到咱吃了什么!”
席间,皇帝忽然说起要给几个儿子封爵位的事情来。
这事已经拖了好久了。
几个儿子都已经有点等得不耐烦了,皇帝已经看到好几封让他给皇子们封王的奏折了。
可皇帝不想花那个钱!
封一个亲王至少要花四十万两,还要给宅子,给亲兵,不算上儿子们借各种名目要的零花钱,往后每年还有至少两万石的爵禄要发!
皇帝一边对着各色黑椒牛柳、水煮牛肉片、香煎牛排等等跟牛有关的菜大快朵颐,一边吐槽自家的小废物们。
“一群混吃等死的小废物,老子让你们活着就不错了,居然还要封王?”
他一想到居然要花这么多钱养一群废物儿子,就觉得心痛!
宋清月作为儿媳不好说什么,其实原本肃王府的教育资源还是挺不错的,习武先生曾经是武科举的榜眼,教兵法的事前线退下来的将军,至于四书五经,有宫里的先生们教。
那群先生可都是学识渊博的翰林。
只不过,教学资源丰富,但肃王从前从来不管教儿子们学习。
念得不好没有惩罚,念得好了也没什么奖励,到是公子们各自的母亲总督促着自己儿子好好努力,好好上进。
可以一个家里,若是男主人对孩子们的学习无所谓的话,母亲们再怎么督促也起不到什么大作用。
好在大家遗传了老爹李炟至少一半的基因,脑子都挺聪明,就算不怎么用功,总归可以对付宫学里的老先生。
其中唯一成材了的,只有李昭这个经常挨老爹揍的大儿子。
所以说啊,小屁孩还是要揍的啊!
听闻老爹吐槽弟弟们,李昭笑道:“不如给弟弟们找点事做?”
“事?那群小废物能做什么事?”
“不如……让弟弟们去做道员?”
所谓道员,就是朝廷在省和府之间设立的一级检察员,这些道员也是有分工的,比如岭西道,就是监察肇庆、茂名等一大片区域内的官员,可以监督他们的生活作风、贪污受贿情况、断案是否公允、修路甚至建水利工程修建得是否牢固等等,还有一种兵备道,是专门监察军事事务的。
皇帝闻言,沉吟一阵,想着让儿子们离开京城,出去长长见识,了解一下民生,似乎不是坏主意,到时候派锦衣卫和东厂看着,也不怕会出大问题,便点头道:“这个主意成,朕回去以后再找御史台的人来商量商量。另外,就是爵位,阿昭你怎么看?”
皇帝的意思是,现在国库空虚,他连郡王都不想封,让李昭想想法子,看看有什么理由可以拖延一下。
反正李昭的亲王爵位肯定是稳的,弟弟们如何他都无所谓,便随口道:“老二封个亲王,剩下的老三、老四、老五、老六都封郡王?”
皇帝皱眉,显然不满意。
宋清月现在也不吝给公爹出点损招,道:“不如父皇设个比郡王爵更低的爵位?比如半郡王、县王之类的,可以少给点爵禄嘛。”
“县王?!”皇帝皱眉不满意,“听着太寒碜。”
“那就,贝勒贝子……贝……贝王!”宋清月抖着小机灵。
皇帝微微点头,觉得这个称呼听起来尚可,由此想到后宫是不是也要多设几个等级,日后大家晋位的时候,可以少花点钱?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