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望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7章 秦训苦寻子,唐律凶猛,王望舒,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b></b>秦训发现这个孩子这些特点之后,心里隐隐觉得这是自己失散的孩子。
他确信这一点,哪怕孩子穿上绫罗绸缎,吃上山珍海味,也难以改变神态动作还有眼神。
这样的眼神透露着无邪天真还有淡淡的忧伤,像是在怀念自己的亲人,但是隐隐之中不知道亲人在哪儿家乡在何处。
知道这一点并确信这一点,秦训决定开始实施夺回自己的儿子的计划。无论是偷还是抢,都是违法的,搞不好要坐牢,哪怕是拿回自己的东西,也要经过正常的合法的程序才行。
他经过思考,回家后和妻子商量,他妻子秦晋氏就要去夺儿子,摩拳擦掌的,想要去打架的样子,他立马劝阻她说“先别着急,我们是樊城人,到了襄阳县,强龙不压地头蛇,到了这里,就先忍一忍,要背靠大树好乘凉,不能蛮干,要不然,要不容易找到儿子,就会失败,到嘴的肉不能掉了,煮熟的鸭子不能飞了,这些个道理你都懂,不必多说。”
“说是那样说,说这话的都是没摔倒过没疼过的,看那些人红嘴白牙的说说容易,谁身上有冰谁知道冷,谁流过血谁知道痛。不看说的,要看实际做的。”秦晋氏说。
“你是我的好女人,理解你的心情,没事,这事从长计议,我在想,能不能先把那个家伙告了。”
“哪个家伙?”
“就是那个财主,叫卜丰昭。”
“你怎么知道他的姓名?”秦晋氏问。
“我当然知道,我在那条街上扫地,谁家的情况都摸个一清二楚,卜丰昭更不用说。他就是一个恶人。咱家的孩子在他家,我还担心将来孩子会学坏呢。”秦训说。
“是的,孩子从小跟着谁就容易学习谁。难怪有孟母三迁的故事,看来,环境真的重要。不知道你有什么感想?”秦晋氏问。
“什么想法?属于我的我就要拿回来,不管采取什么手段,为了孩子,我可以和他们拼命,谁要是阻拦谁就得死,没孩子,活着干什么?没有了意义,不如来个鱼死网破。”秦训说。
“这才是男人的英雄本色,就该这样,为了孩子,可以什么都不要,但是,有钱人天天玩心眼,还是要小心,别上当,别让孩子吃亏,自己先要强大,才能帮助到别人。要知道,没有谁生来就很强大,都是环境所逼,不得不这样,什么环境造就什么人,所以说有时势造英雄的说法,你说对不对?”秦晋氏说。
秦训听了他老婆秦晋氏的话,感觉到他真的懂得不少,不过,很可惜不是男的,如果是,比很多人都厉害,特别是那些声色犬马纨绔子弟,还有庸庸碌碌平凡之徒,都不是她的对手,她能秒灭他们,不问出身,不管贫贱,就是这样霸道和蛮横,看天下谁能抵挡?
二人协商已定,秦训就想到了襄阳县有名的唐律师爷。
唐律看到这个来自樊城的人,看起来有些绝望,眼神中也透露出希望的光芒,虽然光芒很小,在漆黑的夜里还是很亮。他有这个希望,就能让眼睛放光,真的神奇啊!
唐律听力他的描述,心想,这个事不好办。因为他没有证据,没有稳婆证明,没有验血实验,也无法提供双方都认可的证人来作证。证人都是带着一定的趋向。也就是说,证人被收买,可能说作证不仅起不到还原事实的作用,反而会恶化。
要想稳妥,必须想要策略,证人是靠不住的,因为卜丰昭很有钱,有些证人会拿钱替他说话。
卜丰昭舍得钱,就能买到对他有利的证词,证人不要良心只要钱,有钱能使鬼推磨,这个官司卜丰昭稳操胜券,秦训根本没有赢面,不可能胜诉。
秦训很苦恼,唐律让他先回去。秦训磨磨蹭蹭,不愿意走,唐律恻隐之心发了,觉得为人父亲的,也念其对儿子拳拳之心,就说“好吧,我来想想办法。”
秦训一听,喜出望外,从绝望之地走上希望之路,他说“人家都说师爷有菩萨心肠,今天一见,还真是百闻不如一见,真的要感激大人。不是大人伸手相助,我不知道这一辈子还能不能见上孩子一面啊!”
唐律说“你先回去,我来想办法。不过,我先起草一份诉状,你要在诉状上签字画押,证明是你的冤情需要陈明,不知道是否可以?”
“当然没问题,因为没钱请人代写,还是先生慷慨大方,免了代书费。”秦训说。
“当然不能免。”唐律正色言道。
秦训一听,吓了一跳,这是什么意思?
他正在发呆,唐律哈哈一笑,说“开玩笑的,我知道你没钱,有钱也不会去扫大街了。我免费给你写,你拿去找李县令,大人会给你妥善安排。另外,我再修书一封,你顺便带去,交给大人,大人看了书信之后,吩咐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明白吗?”
秦训一听,明白,点了点头,长吁一口气,说“这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要是以后有钱了,我一定来感谢。”
“很难,很难。”唐律说。
“什么?”秦训问。
唐律发现说错,就不再解释,只是笑了笑。
他很清楚,如果告诉了秦训导致贫困的原因,估计他不信,反而说唐律胡说八道,如果将来有好事者找唐律的毛病,这秦训就是一个证人,唐律心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导致贫困的原因有很多,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因。
李力接到秦训的诉状,一看就知道唐律的手笔,他的行文,他的口气,还是那样温和有力。
他看了诉状,觉得这个案子十分棘手,完全凭证人作证,可是作证,也不能说明问题,还是需要进一步鉴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