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烟阁阁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18章 嘉谷在行动(2/2),超级农业强国,凌烟阁阁老,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气象部门虽然对突如其来的降雨摸不着头脑,但他们敏锐地注意到了,这是一次非常适合“人工增雨”的系统过境。
不少地区自去年9月以来,就没有下过一滴雨,水井都干涸了。第一场降雨只能说是缓解了土地的干旱,饮水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
气象部门抓住了降水的有利时机,在这些重旱区针对性地部署了一场今年以来规模最大的、多时段、多点次、全区联合、空中地面联合的人工增雨作业。
火箭弹出动了,飞机也出动了……在某人不断输送充沛水汽的“助攻”下,增雨作业持续时间长,效果也十分明显。
此前因连续干旱而干涸的水井,因为降雨得到了补充,群众饮水问题基本解决。
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向天借雨”的共同作用下,西南大部旱区“解渴”了,也为农业恢复生产提供了喘息的空间。
……
农时不等人,谁也不知道降雨能持续多久。在灾情稍微得到缓解后,西南地区趁着土壤较湿润的有利时机,抢抓农时,赶雨播种。
而嘉谷也在行动,借助这次西南大旱,联合政府在多地推广抗旱品种——马铃薯和红薯。
这不仅是要战胜眼前的旱灾,还是着眼长远的治本之策——在西南,尤其是在黔省,有很多耕地属于中低产田,用来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都潜力不大。
而薯类耐旱耐贫瘠,尤其是目前这种大旱年份,薯类的价值更加得以体现。
许多因灾不能种植水稻或玉米的地区改种马铃薯等薯类作物,不但能最大程度地弥补旱灾带来的损失,更能形成优势产业——嘉谷培育的“淀薯”马铃薯品种和“朱薯”红薯品种,耐旱高产,就被筛选为推广种植品种。
譬如处于旱灾中心的滇省,是国内马铃薯种植大省,种植面积数百万亩,但80的种植面积长期处于低产状态,潜在产能被严重浪费。
在干旱没有彻底解除的情况下,这些地区也积极引导农户改种马铃薯或红薯。
而嘉谷早已将“淀薯”和“朱薯”的种苗准备好,迅速发放到了相应的农户手中;并动员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加强抗旱技术推广服务,指导农户扩大“淀薯”和“朱薯”的种植面积。
——“朱薯”是极为耐旱而且周期短、见效快的红薯品种,趁着刚刚下过的一场透雨种植,不需要进行浇水,就能够很好地成活。后期如果不是持续干旱的天气,单单依靠降雨,也能够很好地生长。
一如既往的,红薯和薯藤都由嘉谷回购。
这种红薯是很难吃,但却是养猪的上好饲料——嘉谷农牧在西南的养猪规模正在扩大,正好需要更多的饲料来源。
——“淀薯”正如其名,适合于加工成全粉。这是国内严重短缺的加工型马铃薯品种,经过嘉谷在沙漠的试种,推广价值极大。
全球马铃薯共有两千多个品种,但只有少数几种干物质含量高的才可以加工全粉——“淀薯”很荣幸地跻身其中。
嘉谷拟在滇省建设马铃薯精深加工基地,将滇省建设成为马铃薯生产加工强省,为“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探路。
……
农业生产可谓是“一季主动,全年主动”。
由于神秘的“不知名”力量襄助,虽然西南地区前期看上去干旱较为严重,但随后绝大多数地方普降甘霖,农业生产未受明显影响,抗旱减灾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这让同样出现了严重旱情的一些东南亚国家酸得不行。
受到厄尔尼诺现象冲击,东南亚和马来半岛都出现了干旱、缺水及气候炎热现象,农业生产状况堪忧。
眼看着理应受影响更加大的中国西南地区,居然在降雨的帮助下慢慢消除了旱情,这一票国家好想说一句,大哥,求带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