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家大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五章 岳飞诸将 齐聚京师,宋雄,曹家大叔,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四月十三,今日在皇城司当班之际,闻报童贯等人求见,着命人带至大堂。不久便见童贯领着四个大汉鱼贯而入,到了堂下随即参拜道:下官拜见太子爷。我看着堂下众人,只见个个身材魁梧,肤色黝黑,都有一股血气方刚之气色,便满意的点点头回复道:诸位请起,赐座回话。众人起身行礼答谢便入座。

童贯微笑着起身拱手对我说道:启禀太子爷,老臣不辱使命将真定府敢战士中的分队长,现在老家汤阴为父亲岳和守孝的岳飞,西北军延安府韩世忠和鄜延路马步军副总管刘光世及西北军信郎张俊四人带到,请太子爷示下。说罢其四人也都起身再次行礼。我看着眼前四将,这就是传说中的南宋初的四大将,真的是越看越喜欢,可能也是爱屋及乌的原因吧,第一印象感觉就非常不错。便对堂下众人说道:甚好,诸位不必多礼,想必一路奔波也是旅途劳顿了,来人,上茶。

随后侍卫便给众人沏茶,转眼间气氛便轻松了下来,他们四人毕竟此时还是朝廷的初级年轻将领,在这个重文轻武的时代,一下子见到大宋帝国的太子,多少心里还是有点紧张,这是可以理解了,为了更好的给他们发挥的空间,我便继续对着堂下说道:北宋崇宁二年二月十五日(公元1103年3月24日),岳飞出生于河北西路相州汤阴县(河南汤阴县)的一个普通农家。当地传说岳飞出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故父母给他取名飞,字鹏举。岳飞少年时期,为人沉厚寡言,常负气节。喜读《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等书。曾拜周同为师,学习骑射,能左右开弓。不久老师周同病故,岳飞每逢初一、十五,都亲到坟上祭奠。之后又拜陈广为师,学习刀枪之法,武艺一县无敌。岳飞生有神力,不满二十岁时就能挽弓三百宋斤,开腰弩八石,时人奇之。

宣和四年(1122年)河北官员刘韐于真定府(河北正定县)招募敢战士以抵御辽国,岳飞应募,经过选拔,被任命为敢战士中的一名分队长。二十岁的岳飞自此开始了他的军戎生活。贼寇陶俊、贾进在相州作乱,岳飞请命前去除害。岳飞表现突出,带领百骑骑兵,用伏兵之计,生擒二贼以归。同年,岳飞的父亲岳和病故。岳飞辞别刘韐,离开军队,赶回汤阴为父亲守孝。然后便是入京师,不知本太子有没有说错?

堂下五人听完都一脸蒙圈,太子为何对一个大头兵的经历如此清楚呢,这可是完全没有想到啊。岳飞此时还是二十二岁,根本不出名,在上百万的大宋军队中那是犹如沙粒一样的平凡和普通,为何太子爷对岳飞的一切如此清晰呢,此时岳飞更是大脑里冒着星星,满脑不知所以然也,好在边上的童贯示意了下,便回过神来,感觉跪拜回答道:启禀太子爷,太子爷所言甚是,我、我的出身和经历确实如此,小的诚惶诚恐,有失礼之处还请太子爷责罚。

见他这般惶恐,我知道可能是刚才我太突然了,便安慰道:尔等不必紧张,本太子也是听闻岳小将小小年纪竟然能用计将山贼引下山来一网打尽,虽然只是百余骑,但是能将少数骑兵挑衅山贼,引导山贼离开坚固的山寨,而后假装后退,从而在转弯处再引其他骑兵围剿之,此等经典之战役,本太子就多关注了而已。

正所谓选择将领之道,唯有审查其才能方才可用之,不以距离远而遗弃,不以出身卑贱而放弃,不以狡诈而疏远,因为兵不厌诈嘛,不以小过错而废之,故管仲射钩(春秋时齐襄公昏庸,其死后纠和小白争夺齐国之君,纠的部将管仲小白并用钩射中的小白,小白装死才保的一命,而此后小白成为齐国君主,不记旧仇,人管仲为相,终成霸业),齐威公任之以成霸主,孟明三败,秦缪公赦之以胜(孟明连续打了三次败仗,但是秦缪公还是赦免了他的罪,最后在孟明等三人在关键时刻打败了晋国,威震西边,有二十来个小国和部族因此战投降秦国,使秦国疆土扩地千里,成就了霸主),孙武之瓦合(与众不同)、白起之世旧、韩信之怯懦等皆有缺点也。

这就是告诉堂下众人,大家不必紧张,我也是看了部队日记,说岳飞年纪轻轻便用计谋剿灭山贼,所以本太子调出了岳飞的档案,查看了才了解岳飞具体的出身事宜,然后为了装比便来了一套选将之法跟择将之标准。

堂下众人听的一愣一愣的,童贯目瞪口呆在心里道,只知道最近太子爷表现超出常规,特别符合皇上的文化艺术胃口,连连夸赞太子爷,而今太子爷这兵法之选将,运用古今真的令我汗颜,老臣甘拜下风也。至少对军事之道,估计不会懂的比我少,看来以后还是悠着点,要是在军事上欺瞒太子,估计那是彻底没有戏了。想到这里,心里顿时打了一个冷颤。

而年轻的四将更是心惊肉跳不已,大宋素来重文臣轻松武将,为何太子爷在军事上有如此造诣,轻轻一说便是军事选将之经典。看来我等武将有希望了,当今的太子对军事都如此的有兴趣,那以后当了皇上,武将跟皇上之间就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那武将的地位也必将水涨船高,看来我等得好好抓住这个机会,努力提升自己的军事技能,将来报效朝廷。

还是童贯先反应过来随即说道:太子爷一言,令下官等汗颜,正所谓欲治兵必先选将,太子爷的选将之道乃古人之经典,下官等必定谨记今日太子爷之言,以后对于军队中小有过失的将领,下官将酌情考虑,毕竟太子爷说的对,连韩信、白起、孙武都有缺点,更何况我等凡人也,将领之道,就看其军事才能,只要能打胜战,有些脾气和个性及缺点还是可以容忍的。

四人听罢便心存感激,毕竟对于武将来说,其主要的职责就是带好兵、打好战,那人无完人,在其他方面可能就不会那么完美,要是武将不能以战功来评判,就像此时的很多将领,动不动将出身和祖上以及四书五经,要是论资历和文人的要求来排位,那必将武不将武也,这就是目前我朝武将的一大缺点,导致了很多没有真本事的将领靠着将门世家的出身来占据军队的领导之位,或者直接干脆用文人来指挥军队作战,更甚者主帅还都是监军的朝廷内廷宦官。这就很奇葩了,一群完全不懂军事的主帅,指挥一批略懂军事的将领,再去领导一批很懂军事的基础将官,最后将官指挥一批自己完全不熟悉的士兵去前线打战,这样要是能打胜战也是奇了怪了。

确实对于目前严重的三冗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冗兵的问题,大宋采用的是募兵制度,为何采用募兵制度呢,其实也是有原因的,唐末的府兵制度由于战乱长期强制征兵,导致了百姓怨声载道,而府兵制的最大缺点就是容易形成各地诸侯,因为各地府衙自己招募士兵,给士兵发工资,那士兵就完全听命了当地的府衙,而对于朝廷的命令自然不会听从,从而造成了严重威胁中央的地方军阀。而大宋太祖是干杯酒释兵权的主,肯定不能容忍地方政府养兵,于是就采用募兵制度,也就是朝廷养全国各地的军队,工资朝廷发,一旦被选中就养士兵到老,从二十岁进入军队一直到六十岁退休,而且更人性化的是,不强制征兵,也就是谁愿意来应征都可以,绝对的自愿原则,要是发现地方州府有强迫当地青年壮丁征兵,马上查办而且还是严办处理,但是在重文轻武的大宋,流行好男儿不当兵的习惯,很多大好年化的青年人,宁愿去当酒楼的服务员,也不愿意去当兵,毕竟当兵在此时的大宋属于下贱的职业。这就严重的阻碍了优秀的人才进入大宋的军队,导致了军队中的兵源短缺。

在北宋即将面临灭国的时候,金兵围困京师,皇上最后没有办法了,到处无兵可调,想下令河南地方每个县城征兵三十名,由于遭到众多大臣的反对,而作罢最后导致京师城破。大宋就是有这种骨气和气节,换做另外一个朝代,恐怕直接冲到老百姓家里抓壮丁了。那大宋目前上百万军队是哪里来的呢?

其一是通过募兵制度,提供丰厚的待遇吸引一部分有志报效国家的青年壮丁来应征。其二便是各个将门世家的子弟兵推荐,基本也是属于将官级别。其三是剿匪、平叛等抓获的俘虏将他们纳入军队,这个政策是具备争议的,但是站在朝廷的立场来讲,这是一笔十分划算的买卖,中央的要求是天下太平,而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地方性的百姓起义造反,官兵将其平定了,再将这些没有生计了的俘虏纳入军队,为了就是不让他们继续造反,为害一方。这样既有利于朝廷的统治稳定,造反的人就这么多,我都收了你,养着你。所以整个大宋虽然民间造反起义不断,但是都是地方性的,没有危及全国政权的大规模造反,这就这个制度所带来的好处,当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其士兵成分复杂,总会有一些兵油子,毕竟朝廷的政策是养兵一辈子,那他们再和平的年代就整天混日子,松于军备,染上了不少如赌博之类的不良习惯,导致军队的兵员素质很差、战斗力极低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美漫世界的亚波人

38代魇

穿成农门恶婆婆,我靠开店养家

不喜欢就拜拜

斗破之我有一尊乾坤鼎

隙光

仙武大唐:从富婆开始加点

打死不鸽

斗破:我让美杜莎变强,女神倒贴

开车历险记

万界最强武馆

天空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