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卷 立马横枪篇 第十二章 日蚀苍黄第二十三节,大汉帝国风云录,猛子,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两亿钱朝廷应该还拿的出来。”李玮一边拖长声调,一边看着董卓,笑得非常暖昧,“我听说洛阳诸陵……”
董卓仰天一笑,“哈哈……什么事都瞒不了你。好,好,就两亿钱。”
筵席很丰盛,留在京城的一些官员都有参加,尚书郑泰、华歆,河南尹朱俊等人都在座。
董卓无心喝酒,也无心看美人起舞,一心只惦记着粮食。李玮不要粮食却要钱,那他到哪里去买粮?按现在的局面来看,冀州是不可能卖粮给北疆的。其他州郡路途遥远,更不可能。河东门阀豪门手上虽然有粮食,但李玮买得起吗?难道他有办法把这些人的粮食买到手?
董卓最近为了粮食的事寝食不安。京畿数郡、洛阳和长安的王公贵族、门阀世家,家家都有粮食,但董卓此时已经不敢为所欲为,明目张胆地去抢了。已经落魄的权贵豪门,一般巨贾富商,他可以去欺负一下,甚至还敢纵容士卒去奸淫掳掠,但碰到象马阀、杨阀这样的显赫权贵,他就不敢太过放肆了。这些门阀有庄园、坞堡,存几年的粮食很正常,如果要去买的话,价钱合适,他们当然也愿意卖。不过现在粮价这么高,董卓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去买。如果去抢或者以低价强买的话,势必要激怒朝中的门阀士人,如果大家都变成了叛逆,董卓恐怕连长安城都待不住了。
董卓现在唯一能指望的就是益州的粮食。益州距离京城远,赋税入库时间一般很晚。早在十二月的时候,董卓就已经派人从关中南下到益州,找益州牧刘焉催要赋税和购粮了。从益州到关中,翻山越岭,路非常难走,运输更是难上加难,所以这批粮食即使能运到关中,那也要到四月左右,而且数量也不会太多。
如果能就近解决,当然是好事了。董卓心痒难安,于是把郎中令李儒喊到身边,附耳细语,交待他务必从李玮嘴里打探清楚。
酒宴散后,李儒非常客气,陪着李玮一起把朱俊送回了家。在回驿馆的路上,李儒旁敲侧击地问道:“仲渊,河东已经无粮了,你既然赈灾,应该是向朝廷要粮,但你为何要钱?难道河东还有粮食?”
李玮长叹道:“河东府的库房里的确无粮了,但河东和晋阳门阀巨贾手上还有粮食。北疆粮价太高,百姓买不起,我们北疆诸府的官吏也买不起。两亿钱,杯水车薪啊。我只要到北疆宣布卖粮,粮价很快就会翻一番。如今形势不一样,我们不好以武力胁迫,所以只有另想办法了。”
“仲渊,你有什么办法?”
李玮犹豫了一下,说道:“此事,我需要李大人的帮助。我到洛阳来,不是为了回迁灾民,也不是为了讨要赈灾钱。这钱其实是相国大人主动给的,不是我要的。”
“什么事需要我帮忙?”李儒笑道,“只要能迅速平息叛乱,稳定社稷,什么忙我都肯帮。”
李玮笑道:“好,我等的就是你这句话,这个忙你一定能帮。我缺钱,我极度缺钱,所以我希望北疆能铸钱。北疆有铁,有铜,有能力铸钱,铸多少钱都行,但我现在缺一张朝廷允许北疆铸钱的圣旨。”
李儒惊愣地望着李玮,眼睛里蓦然发出难以抑制的兴奋之色。
“我知道郡国自由铸钱会引起币制混乱,造成物品价格上涨,直接威胁大汉的财政,但现在除了铸钱,我已经没办法了。”李玮解释道,“各地州郡叛乱后,朝廷失去了赋税,而通往北疆和关东各地的水陆两道运输又全部被他们切断了,物资无法运进来。在这神情况下,我们要想度过难关,首先就要有钱,用更多的钱从当地的门阀权贵和其他地方购买我们急需的物资。那时无论多贵,我们都买得起。”
李儒沉思不语,不过看得出来,他赞同李玮的建议。
“本朝孝武皇帝为了开辟财源于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下令废除了郡国的铸钱权,改由朝廷上林三官统一铸币,此制已经实施了三百多年,今天突然改制,恐怕……”李儒非常为难地说道,“恐怕阻力非常大啊。”
(“上林三官”即钟官(掌铸钱)、辨铜(掌原料)、均输(掌制范),是大汉中央铸币机构,负责铸造五铢钱,也称上林钱和三官钱。)
李玮笑道:“如今天子、三公和九卿都不在洛阳,朝政其实就是相国大人说了算,哪有阻力?上林三官铸钱的速度太慢,而现在的形势又这样紧张,如果由上林三官和北疆同时铸钱,那铸钱的速度将大大增加。这对缓解当前的危局可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啊。”
李儒轻轻一笑,“好吧,我现在就去相国府。”
董卓听完李儒的禀报,大为惊喜。
“这个李仲渊,搞什么名堂,这么好的事,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我?”董卓捋须大笑道,“快,通知上林苑的上林三官,立即给我铸钱,日夜不停。”
“日夜铸钱,辨铜府的材料就不够了。”李儒说道,“大人可以急书牛辅和贾诩两位大人,命令他们立即从河东运送铜铁进京。”
董卓高兴地说道:“好,你立即替我写封手令给他们。”
董卓抑制不住自己喜悦的心情,在屋内来回走动,不时发出几声兴奋的笑声。发财了。
“长笙,我看洛阳城里,还有皇宫里,什么铜人,铜兽非常多,放着淋雨怪可惜的,干脆把它们搬到辨铜府,熔掉铸钱算了,你看呢?”
“大人,此计甚妙,甚妙。”
“还有……”董卓突然想到什么,指着李儒说道,“明天送圣旨给仲渊的时候,你告诉他,那两亿赈灾的钱不给了,让他自己铸去。”
李儒笑道:“好,好,下官一定带到。不过,这铸钱不能没有节制,如果铸的太多,导致物价飞涨,那反而就是坏事了。大人你看铸多少钱比较合适?”
董卓毫不犹豫地说道:“一百亿,先铸一百亿钱。”
李儒目瞪口呆。
“大人,一百亿钱是不可能的,那京畿和北疆就要彻底崩溃了。”李儒惊惶不安地劝阻道,“一石谷子如果涨到几万甚至十几万钱,百姓就无法活了。铸钱数量是一定要控制的,而且我们铸造这笔钱仅仅是救急,不是……”
“你不要说了。”董卓摇手道,“我们在一起商议许多次了,豹子要想控制住北疆的形势,四月的时候他必须要妥善处理好灾民问题和春耕问题。也就是说,一个月后,这场叛乱就应该有个结果了。你不要担心,尽管铸钱。这件事我交给你了。”
第二天,李玮如愿以偿,拿到了朝廷允许北疆铸钱的圣旨。
李玮送走李儒后,立即喊来了两个贴身侍从,“你们一个去河阳,一个荥阳,告诉徐荣将军和杨凤将军,就说四月要春耕了,请大人务必抓紧时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