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无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016章 症结,宦海龙腾,云无风,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016章症结
白开水?李正锋忽然有些心酸,自己从政这些年,似乎连喝的茶也越来越好了,但一听见曾凤家还用白开水待客,却忍不住有些愧疚。
李正锋在沙发上坐好后,只是关切地问起唐建国的情况。
唐建国原来在黄钢工作,属于一名设备维护工。曾凤从小对唐建国的管教非常严格,致使唐建国的性格有些懦弱,但其为人忠厚,做事踏实。在李正锋的记忆中,唐建国曾多次被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他虽然不能成为技术管理人员,作为一名优秀技术工人还是非常合格的。唐建国下岗的原因,李正锋无论如何他是想不出的。
二年前,黄钢在华夏加入世贸组织后不久,开始从应对全球化竞争视角考虑企业的竞争实力。从吨钢产品用工方面,黄钢认为与国内外先进钢铁企业存在很大的差距,必须尽快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尽管当时企业经济效益很不错,但黄钢提出要未雨绸缪,减少企业富余冗员,以使企业轻装上阵。当时,黄钢在职工家属中间展开了声势浩大的舆论宣传发动工作,希望一些职工从企业发展考虑,为党和国家分忧,能够主动离开企业,自谋出路寻求个人发展,同时也采取了一些鼓励政策,按照职工工龄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
一段时间下来,报名主动下岗自谋职工的人寥寥无几。但黄钢发动职工自谋出路、为企业发展减轻负担的宣传工作在曾凤的心里产生了很大振动。她总觉得,自己的一生与党和国家的命运连在了一体。在抗战年代,她加入了华夏**员,曾作为fù女队长组织农村fù女为解放军战士做衣服送粮食护送伤员,作为民兵连长多次进行游击战配合解放军的大部队打了一次又一次大胜仗。为了国家的前途命运出生入死,已经成为她一生的骄傲。
解放以后,她曾经多次被国家表彰,也被华夏人民解放军授予“子弟兵母亲”的称号。十分不幸的是,在抗战时期,由于自己的女儿过早地离开了人世,加之自己的丈夫也曾经在战争中受伤左tuǐ被截肢,在很长时间里使她不能从悲痛中解脱出来,以至于身体状况十分糟糕,成天病殃殃的。上级部门曾经多次要对她委以重任,要安排她到县、乡政fǔ工作,但均由于她的家庭和自身身体的原因,她只能婉言谢绝了,表示要在农村照顾自己的残疾丈夫。
在曾凤失去自己的女儿以后的十多年的时间里,她和丈夫一直没有生育自己的孩子。直到1962年,在她已经36岁的时候,她才有了一个自己的儿子唐建国。十分不幸的是,她的丈夫在唐建国17岁那年也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在曾凤的内心世界中,年轻的她投入了革命的大熔炉,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使她一个普通的山区农村丫头的生命开始发出了光芒。在解放后,党和政fǔ给予了她无尚的荣誉,但由于自己不够坚强,未能从失去心爱的女儿的悲痛中尽早地走出来,甚至身体越来越糟。她多年来一直在责怪自己革命的意志不够坚强,她认为自己对不起党,辜负了党的培养,以至于成为她心中永远不能抹去的伤痛。
在曾凤的革命伤残军人的丈夫老唐去世之后,家里便没有了每月一百多元的扶恤金,由于家庭处于贫困的山区农村,家里的生活一度十分困难。在唐建国18岁那年,黄钢扩大生产要在黄龙市附近农村招工,当地党委政fǔ照顾她的家庭困难,便安排唐建国到黄钢上了班。唐建国在黄钢上班一年多之后,黄钢还是为他们母子安排了一间宿舍,以便让唐建国照料常年多病的曾凤。
进城之后的曾凤身体逐渐好了起来,她便时常上街拣废品来卖,自此以后便不再接受任何困难补助,而且还将拣废品挣来的钱攒起来捐献给社会。另外呢,由于唐建国为人老实,27岁了仍然没有成家,黄钢的工会组织出面为唐建国做媒,不久与黄钢旁边的黄龙工程机械厂的工人梁晓莹结了婚,同时由梁晓莹的所在单位给他们解决了二间独立小院的平房,几年后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唐晓玲,从而使曾凤对黄钢、黄工这类国企有着异乎寻常的感jī之情。
可以说,曾凤的一生对党有着极其崇高的忠诚。由于常年有病没能更好的为党多做工作,也使曾凤对党产生了强烈的负罪感。因此,她一直在寻求机会报达党和国家对她的培养与关心。当她了解到黄钢为了企业的发展要进行裁员时,便要求自己的儿子主动报名,下岗自谋出路。当时,儿媳晓莹对她的作法很不理解,但看到丈夫唐建国接受了母亲的建议便悄悄默认了。当时,黄钢还对曾凤主动劝说儿子下岗自谋出路的行为给予了高度赞扬,在黄钢自己办的报纸、电视上进行了宣传。
下岗后的唐建国曾经找过各种各样工作,比如卖菜、卖报、送煤气罐、当装卸工,但由于黄龙市下岗职工较多,他一直没有找到一份固定的工作。后来,他觉得自己应当到离黄龙市七十多公里的江城市打工,到经济发达的地区闯一闯。一开始,唐建国刚到江城市时,总是想家,一、二周都要回家一趟,便被曾凤骂了几次,骂他那么大的男人老想家太没出息。
或许是唐建国熟悉了一个人的单身生活,逐渐接受和认同了江城市经济发达地区的生活节奏,他回黄龙市的次数逐渐少了起来,一般一二个月回黄龙市家里一次,最后一次回家差不多近四个月了也没有回来。不过,开始他每周都给家里打一次电话,问一问家里的情况,报一下自己的平安,不知为什么最后打电话的次数越来越少,最近竟有两周时间未给家里打电话。
这时,儿媳晓莹开始埋怨婆婆为什么放着好好日子不过,什么时代了偏偏要讲什么风格,自己要求儿子主动下岗,最后使他们夫妻分居两地,以至于唐建国节都说工作忙需要加班没有回家。特别是最近,唐建国不但四个多月没有回家,而且往家打电话的次数也越来越少。梁晓莹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准备到单位请几天假去江城市找自己的丈夫唐建国。
谁曾想,正月十五晚,唐建国给家里打了个电话,是妻子梁晓莹接的。唐建国在电话里说,他已经找大夫看过了,自己得到绝症,恐怕huā多少钱都难以治好。更要命的是,以后干不了稍微耗费体力的活了,注定要成为家里的拖累。唐建国说自己下岗了,晓莹你们单位现在效益也不好,没准哪天也会下岗,加上妈妈年纪越来越大身体又不好,女儿将来还要上大学,他下岗单位给的五万多元经济补偿金和原来的四万元的存款,是绝对不能用来给自己看病的,一定要留给妈妈和女儿晓玲用。说着,电话两头的夫妻俩都哭了。妻子晓莹让建国不要想不开,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一再说她明天就到江城市找他,接他回家治病。但电话另一头的唐建国最后只说了句“晓莹,替我照顾好妈妈和女儿,我们来世再见吧”,接着就把电话挂了。
当时,梁晓莹放下电话,嚎啕大哭起来,并不住的埋怨婆婆为什么非要建国下岗,结果现在建国的命都没了,之后便钻进了自己的房间,关上房门爬在g上大哭了起来。曾凤听说了儿子要寻短见的事,又没法用电话联系上,一时也不知怎么办才好,傻愣愣地坐在g边,眼睛流着泪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唐建国的女儿唐晓玲由于上高中住校,家里只有婆媳二人。
梁晓莹哭了不知多长时间,眼泪也流干了,最后昏沉沉地睡着了。当天亮时,梁晓莹不见了自己的婆婆曾凤,再看婆婆g上似乎一夜并未曾睡过人。婆婆平时拣废品的塑料袋子,也静静地放在院子里。
梁晓莹傻了,自己的丈夫下落不明,婆婆不能再出事了呀!
李正锋知道了曾凤家里的变故,也不禁热泪盈眶。还好,唐建国暂时平安,一切都可以挽回。他曾经想埋怨曾凤和梁晓莹,唐建国下岗了这么大的事为什么不早一点告诉他,他完全可以帮助建国找一份适合他的工作。转念一想,像曾凤这一代人,保持着十分优良的革命传统,她断然不会让唐建国去找他解决工作的。
李正锋在黄龙市工作时,他曾经无数次到过曾凤家,他清楚知道唐建国接受了曾凤怎样的教育。他曾经拿一些钱来看望过曾凤,但她总是让他将钱拿回去。有时他将钱硬留下来,过几天建国还会给他再送回去。他也曾经带东西,曾凤觉得东西是给她买的,送回去没有什么用,便会huā更多的钱给他和他的爱人陈海燕买衣物什么的。没有办法,他再去时便尽量少huā钱买一些简单的吃的东西,和他们一家人一起消灭掉,那样曾凤才会看起来很高兴。在这个家庭里出来的唐建国,在常人看来十分憨厚,但内在的他脾气十分倔强,决不会托关系求人帮忙办事的。
这是一个曾经的农民家庭,保持着传统农民的纯朴。
这也是一个曾经的革命家庭,有着老一辈革命者的大公无sī。
今天,这个家庭有了非常的变故,他决不能再听命于老人家的好强与固执。唐建国不在家,他,李正锋就是这个家庭的儿子,他理应尽一个儿子应有的孝道。他应当将老人家立刻送进医院,对老人家进行全面的检查。如若不是医院确认老人家的病情真正好转可以出院,他必须像儿子说服母亲一样,将不愿住院的母亲坚决送到医院进行治疗。
或许是老人家因为儿子唐建国的原因,这时对李正锋有了更多的依恋。或许老人家明白,她的唯一的儿子得了一种让她说不清楚的大病,她必须首先养好自己的病,以便来帮助儿子挽救儿子的生命。当众人劝说曾凤应当到医院好好进行检查时,李正锋第一次看到曾凤很痛快地接受了别人的建议,答应到医院去再检查检查。李正锋让秘书黑新胜给司机曹民安打个电话,让医院来辆救护车把曾凤接回医院继续治疗。
忽然听到外面很热闹,接着听到有人在敲门。梁晓莹赶忙到外面开了门,紧接着男女老少六、七个人来了,有的进了屋,有的则站在了门外。
领头的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师傅说了一句:“听说曾婆婆回来了,现在身体怎么样?我们大家来看一看。”
李正锋他们也忙站起身来迎接让座,但除了一位老太太坐在g上曾凤的身边外,其他人并没有坐,因为没有更多的东西供他们来坐,也没有太多的地方供他们坐,他们只好站屋子里。曾凤和梁晓莹也只是说了些“不好意思惊动大家了”、“这么晚了大家怎么来了”之类的客气话,但对这么多人站在屋子中间,似乎没有什么内疚,因为来的这些人家里的情况不会比曾凤家里好什么,有的可能更糟。
这时,那位六十多岁的老师傅说,“我们听奋进说你回家来了,我们便过来看看!”接着,他又回过头来问道,“晓莹啊,家里怎么来客人了?”
曾凤看上去显得十分地高兴,“周师傅,哎呀,你不认识啦?他不能算客人,是我们家正锋啊!”
“前几天我在电视中看到一个叫李正锋当了咱们祥林省的常务副省长。那个人长得嘛,由于我家的电视太旧了,图像不太清楚,没看清楚到底是不是原来咱们认识的李正锋。”那个老师傅好像不太相信,拿眼睛上下左右仔细打量着李正锋,“有点像电视上的那个省长。这么说,我们原来认识的正锋当省长啦!哎呀,可是有些年头不见面了,如果猛然在街上见了面,我还不敢认呢!”
李正锋想起来了,这不是给当年给自己介绍过对象的周大江师傅吗?记得当年自己和海燕结婚时他还帮着跑来跑去cào办呢,后来自己来曾凤家时,他们也总是请这个周师傅过来,陪着他喝点酒聊天。
李正锋忙问道:“周师傅,您还在工程机械厂工会工作吧?”接着,伸出了自己的双手,满面愧疚地解释道,“我现在是副省长,不是省长啊。周师傅,我离开黄龙后,到了江城后工作太忙,没有机会多来看看你们。您的身体还好吧?”
周大江的背有些驮,他将自己的双手在衣服上搓了搓,双手握住李正锋的手jī动地说:“正锋,你当省长了还能回来看看,没有忘记我们啊。我们原来的工程机械厂亏损严重已经停工了,剩下的设备也和外国人合资了,只有极少数人在上班,大多数人下岗了。还好,我已经退休了,比哪些年纪大一点、没到退休年龄的不得不下岗的人好多了。你媳fù海燕和孩子还好吧?”
李正锋回答道:“好,好,海燕现在也调到了省城,闺女上大学了。你家里也好吧?”
周大江叹了口气,“好什么啊,儿子媳fù都下岗了,孙子吃饭上学全靠我们老俩口那一千多块钱,凑合吧。儿子成钢没啥出息,原来和建国一起到江城打工,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能打个零工啥的,没待多长时间就回来了。他也四十岁的人了,太要力气的活干不了,只能给人送个桶装水什么的,再就是帮着他媳fù到批发市场进点货。他媳fù原来在食品公司上班,下岗十多年了,只能在农贸市场卖个菜什么的,日子过的紧紧巴巴的。”他指了指站在旁边的一个fù女说,“这是成钢他媳fù,刚从农贸市场卖菜回来,脏衣服还没顾上脱就来了。”
李正锋看一眼面前的fù女,心想现在知道了,她是周大江的儿媳fù,否则单纯从相貌上来推断这个fù女的外在年龄至少比实际年龄大十岁。只见她脸被冻的红红的,细密的黑sè皱纹布满了面颊,一身旧工作服紧裹着里面的棉衣,脚上的棉鞋足有43码。
周大江见李正锋望着儿媳fù的脚下的棉鞋眼神有些异样,便解释道:“她每天在农贸市场卖菜,又不怎么走动,太冷了,脚受不了。你知道,黄龙市冬天的气温常常零下二十多度。平时她也就穿37码的鞋,我家老太婆觉得那样太冷,就给她专门做了双féi大的棉鞋,好让她在特别冷的时候,鞋里面好再多套几双袜子。”
坐在g边的那个陪着曾凤的老太太说话了,“老姐姐,听说你被送到了医院,我真为你们担心。现在住院费啊,药费啊,贵得吓死人,老姐姐你这一进医院不知要huā多少钱啊?”
李正锋的秘书黑新胜有点纳闷,下意识问:“这人生了病不送医院怎么行?”
那老太太打量了颇为整洁干练地黑新胜一眼,冷冷地回答:“在家等死呗!”接着她瞟一眼李正锋,又说,“我们这一片一冬天死了十多口子了,多是六七十岁和四五十岁的,几乎全是死在家里的。进医院看病?你以为还是máo主席坐天下的时候哇?那是很早以前的事情啦。现在呀,连死都死不起了呀!”
黑新胜一愣,不解地问:“怎么会这样?什么叫连死都死不起?”
周大江解释道:“现在到火葬场烧个人,少说也得五六千块钱啊。你说这不是人想死都死不起了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