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百零四章 孔子庙,诸侯争霸,月鼠,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让弟兄们准备些食物,那些奚蛮也分一份过去,还有,狐女你们将两个奚蛮部落的位置找到,派人将人都带回来,去吧!”冯忠被人搀扶进屋子,全身上下没有一处不疼,不过让他庆幸的是,跟他对战的虎山很显然有些营养不良,虽然爆发力不错,但持久性却差了许多,而他却每日吃的饱,如果让那虎山吃饱了在打,怕最后倒下的会是他,幸好没有丢脸,否则这一世的英明就全毁了。
拿下了卧虎山上最大的两个部落,剩下卧虎山对面的引泉山已经掀不起大浪来,接下来就是将路修通到卧虎山腹地,开采蓝铜矿脉,而他们也能换下去休整一番,至于往前方在建立起新的营寨就是其他营卫的任务了。
大奚山内的战斗在大雪过后不断的上演着,卧虎山这里并不是唯一的一处,而十万大奚山的征程才刚刚开始,正应了那句话,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对于这大奚山或许真的会一直不断的战斗下去。
在黄金平原东侧的大奚山内的接连发生的战事对于黄金平原上的州府,县镇来说还太遥远,经过六年多的休养生息,发展规划,如今的黄金平原四府已经成了真正的黄金平原,除了人口上略显不足外,各地百姓都可以说是安居乐业,地方繁荣。
天之城,大夏皇国皇城所在,因为冬季的到来,浑河水也枯竭了许多,水流的速度也缓慢了不少,在皇城南面,浑河之上,两艘庞大的海上堡垒一南一北的横架在浑河水道之上,那粗如婴儿手臂巨大铁链贯穿南北,一头连接着天之城一层的城墙内部的一个巨大绞索处,而在浑河对岸,利用水泥,钢铁打造的钢筋,建造起来的两个高达十五丈的巨大立柱已经完工了一半。
天之桥,是的,这座被称为天之城的巨大工程在烽火九年提出,随后就开始设计,在烽火十年春开始建造,可以说这是继天之城之后,最庞大的工程,天之桥将由十三座巨大的水上堡垒作为桥墩,利用铁链接连浑河两岸,而水上堡垒几乎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城池,因为过于庞大,移动困难,所以水上堡垒就直接在浑河两岸开工,设计中的十三座水上堡垒将呈现圆形,高度为十五丈,总设计十二层,其中下方五层为压水舱,而堡垒内外采用隔舱,分为内中外,每一层隔舱又分为七层,隔舱内部同样填充石料,或者水泥,简单的说,这水上堡垒就是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城镇。
天之桥是贯通浑河百里水道的一架飞桥,也是连通大夏皇城与对岸两州的重要桥梁,意义巨大。
天之城内,太极宫东暖阁,夏羽日常办公之所,内阁次辅,工部尚书,学院大学士张居正坐在夏羽下首第一位,而张居正对面也坐着一人,夏羽则细细的打量着来人,年岁三旬,身着麻衣,身高大约有一米八,耳垂较大,面相宽厚,头发束在身后,尽管穿着朴素,但却遮掩不住身上那股儒雅之气。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孔子座下七十二贤者,颜渊,颜渊从去年夏初就启程前往大夏,不过沿途一路耽搁,到大夏已经是仲秋时节,不过当时夏羽正在海之角,还未曾返回,而颜渊在等了数日之后,提出到大夏各地游历一番的请求,当时负责接待的学院掌院尚书王阳明和内阁次辅张居正在商量了一下后,同意了颜渊的请求,并派了人暗中保护。
颜渊这一出游,对大夏的影响却不下于一场地震,夏羽远远低估了孔子儒家的影响力,自东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学已经成了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或者说封建社会两千余年,儒学代表着中华之学,两千年来,所有的人学的都是儒家文化,而儒家的思想已经深深的刻入了人们的骨髓之中,或许汉以前,儒家只是百家之一,但汉以后,尤其是隋之后,儒学已经渐渐的登上了神坛,孔子成了孔圣人,不管中华江山如何朝代更替,儒学都是正统,无法颠覆的正统思想,一切思想都被儒学所融化吸收,就如同汉人不断的融合周边的其他种族一样,王阳明的心学,归结到底也是儒学的一个分支,而经过这数年与大夏国情的融合,形成了大夏才有的新心学派,但不管这个心学如何变,如何改,最后都逃不出儒学的范畴。
夏羽在大夏内,除了推行儒学分支的心学,还推行法家的律法,在军队中推行兵家之法,外交上使用纵横家的学说,兴工商,打破儒家固有的士农工商的阶级,总之夏羽并不希望大夏国内儒家一家独大,而颜渊的到来,无疑是对大夏刚稳定下来的体制是一次不小的冲击。
如果处理儒家在大夏的地位,成了最让夏羽最为头疼的事情了,不过夏羽也不可能将颜渊往外推,儒家的号召力无疑是大夏最需要的:“陛下,颜渊贤者在我大夏游历一番之后,打算在我大夏安家落户,宣扬儒学。”
夏羽点了点头,儒家如今在中原虽然占据着很高的地位,但儒学毕竟是一种思想流派,虽然影响力惊人,但同样的,一国君主的想法同样重要,比如大秦皇国的嬴政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法家推崇者,所以在大秦的疆域内,法家盛行,而其他学派都受到压制,就算是儒家影响力不俗,也无法跟一国皇帝全力扶持的学派较量,而在烽火大陆之上,其他的百家学派也颇有市场,儒家虽然一家独大,但却远不如后世的那种独尊儒术的威望。
“呵呵,颜渊贤者能够在我大夏安居落户,朕自然是欢迎之至,不过朕却有一点担忧啊!孔夫子的言论确实发人深省,但有些言词却与我大夏固行之体制格格不入,这是否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夏羽沉吟了片刻之后,还是直言道。
颜渊呵呵一笑,道:“皇帝陛下,儒学讲究兼容并包,所谓一人一儒学,老师曾经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老师之儒学在与不断的追求,完善,儒学是仁,是天下,陛下治下,百姓安居,人民富庶,而陛下所行已经用实践证明了陛下的仁,颜渊自然会顺从陛下之仁,……。”
夏羽却是一笑,不过想想也确实如此,儒学虽然是孔子,孟子等人的思想,但在历史长河上,儒学也是因地制宜,因时而变,唯一不变的就是儒学的核心思想,仁义,礼乐,而其他的都是在不断的变化的,古代的儒学可没有八股,也没有让人死读书,这些都是儒学不断发展中,根据局势也不断的形成新的儒学,比如宋代的程朱理学,比如王阳明的阳明心学,不同人对儒学不同的理解,形成了不同的儒学思想,而影响儒学不断的变化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环境,为什么儒学能屹立千年而不倒,全在一个与时俱进上,当然这个进在封建时代,也受到统治阶层的影响,从而导致儒学的曲解,而颜渊作为孔子的弟子,他宣扬的儒学却是正统的儒学,一个儒学的核心,是一个随时代,随环境而形成合适情况的儒学,而不是被禁锢的儒学。
一番言谈之后,夏羽对颜渊的印象不错,远没有自己所想象的那般呆板,酸腐,而且颜渊对于大夏所行的制度很有兴趣,要知道孔子虽然教授弟子,但更多的时候却是跟弟子们共同探讨,而为了证明自己的准确,很多时候,孔子都会带领弟子亲身实践,以证观点,所以就如同颜渊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颜渊在看的同时,也在学习,改变,并完善着自己的儒学。
送走了颜渊后,夏羽留下了张居正,道:“建立孔庙这个事情很好,不过在建立孔庙的时候,在旁边建造一座百家馆,儒学可以治世,但其他百家也各有千秋,就让他们在各自所长的领域发挥自己的作用吧!”
张居正虽然是学儒学的出身,但这些年下来,他的思想也转变了许多,在心底虽然对夏羽的决定有些郁闷,但从理智上,却知道夏羽所说的是正确的,大夏因为正视工商,所以才有如今之国力,因为有那些杂学巧计才让大夏拥有原超出其他诸侯的器械和力量,因为使用法学,才会让政令畅通,单纯的一个儒学不可能覆盖到所有的领域,张居正点了点头,退了下去。
孔庙,特殊类的建筑,建造之后,可吸引儒学学子朝拜,对人才类人物吸引力增强10%。
孔庙还有一个特殊的效果,那就是建成之后,大夏将具有文明之国的称号,而在这之前,大夏皇国地位有些尴尬,属于娘不亲,爹不爱那类的,说是不开化的蛮夷吧,偏偏行的是汉家的文化,礼制周全,说是文明之国吧,偏偏国内有一多半的人口都是蛮夷,而剩下的汉人也大多融于蛮夷,在中原人眼中,北方的汉人也属于半个胡夷,而夏羽还是一个具有野蛮血脉的汉人,这也是导致大夏的地位有些尴尬,两边不靠,而建立了孔庙,就等于得到了儒学的认同,而儒学在大部分人心中,代表着正统,而配有孔庙的国家,自然不可能是蛮野之国,而之前大夏虽然也是皇国,但却远远无法与中原皇国相比,连一个上门朝拜,要求成为藩国的都没有,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大夏背着半蛮夷的身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