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原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十八章 红军东征(上),抗战之军工元帅,郊原血,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到35年底的时候,新生的豫西苏区终于克服重重困难,基本控制住了境内的匪患,虽然仍有万余残匪躲进深山或是逃到白区图谋东山再起,但已经难以再对豫西的生产建设造成太大威胁了,苏区的工业化进程也从此开始迅速加快。而更令李卫华高兴的是,苏区西南部的卢氏县本来还未被发现的铀矿、镉矿与绿柱石矿(即绿宝石,由于是品提炼铍的主要矿种而具有极大的工业价值,价格十分昂贵。)均被他特别培训出的稀散矿产勘探人员在其按照记忆中的位置在地图中圈出的范围内找到,这就为将来中国的核工业奠定了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即核燃料铀、吸收中子的镉和反射中子的铍,再加上来源广泛的中子减速剂(高纯度石墨、重水等等。),就可以构成一座核反应堆的基本模型。这下吴健雄总算有事可做了,而李卫华也可以开始设法邀请王淦昌等其他的核物理大牛过来了,但中国的铀矿品位普遍极低,加之提炼条件较差,李卫华又对污染防范过严(占用了本就有限的人才、增加了操作步骤,也分走了相当一部分预算。),生产效率低得令人发指,照这个速度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抢在美国之前搞出原子弹来,李卫华由此进一步坚定了要出国一趟的决心,“还是国外的铀矿好,品位比咱们的高几百倍(最高的达到40%,而中国铀矿的平均品位是万分之几......),而且现在核物理还处于实验室阶段,矿石应该不贵,另外现成的镉锭应该也可以直接在国外买到,就算贵一些也能节约很多时间,还有石墨与重水的提纯最好也要从国外引进设备,想要从无到有自己搞起来,真心不容易......”
就在李卫华为豫西苏区的建设殚精竭虑的时候,陕北的中央红军也准备进行东征以打开抗日的通道,同时电令红八军团派兵配合,李卫华不敢怠慢,连忙传令红十五军主力部队准备北渡黄河,进攻阎锡山的大本营山西。
李卫华从中央发来的电报中得知,可能是由于提前出现的“即俘即补”、“诉苦三查”等转化俘虏的绝招,现在的红一方面军远比历史上同时期要强大得多,兵力多达5万余人,武器弹药也更加充足。原来,长征期间历次战役转化过来的“解放战士”就有上万人,抵达陕北后又碰上了战斗力一塌糊涂、装备却相当不错的东北军,连续歼灭其好几万人,从而大幅度增强了自己的实力。必须说明的是,历史上红军也先后干掉过东北军和十七路军不少部队,但后来出于统战目的将大部分俘虏和缴获的装备都送了回去,所以红军的实力并没增强多少,但这个时空由于俘虏转化效率变得奇高,红军自然就不舍得将其大部放回了,仅仅释放了一些军官而已,再加上根据地所招的新兵,中央红军猛增到5万多人就不足为奇了......
也正因为一方面军的整体实力大增,历史上不过1万3千多人的东征红军在这个时空却变成了一支3万多人的强大部队,这下阎锡山可有得头痛了,要知道即使是历史上那支东征的红军也一样逼得他向老蒋求援,何况山西南边现在还有李卫华的十几万精兵虎视眈眈呢?而且现在河南糜烂,中央军难以通过,历史上陕南与川北的数十万中央军大部队也没了(由于红八军团的横空出世,这些国军部队都先后被调到南方“剿匪”去了,其中相当一部分都被歼灭。),因此红军一旦进攻山西,在不短的一段时间内,阎锡山都别想指望老蒋的援军可以赶到......
当然,考虑到阎锡山在山西深厚的根基,即使红军有二十万精锐,想将他一口气赶出山西也是不可能的,但在山西站住脚却是不难,运气好的话还能拿下几个城市发点洋财,而阎锡山这些年攒下的工业底子、尤其是那座关内规模第一的太原兵工厂,就更是令李卫华垂涎三尺......
而36年1月又有意外之喜,洛阳的张钫宣布起义,令本就兵强马壮的红八军团再添3万精兵。张钫见到李卫华后立即躬身作揖道,“中原人苦啊!这半个世纪以来就没过过一天好日子,老夫自诩革命半生,对此却也束手无策,反倒在军阀混战中一次又一次地伤害家乡人民(张钫是中原大战的关键人物之一),心里有愧啊!现在共产党和红军才来了几个月,原本最为贫困的豫西地区就已经脱胎换骨,你们才是真正的革命者啊!”
“哪里哪里,张老您早年就追随国父左右参加革命,一直是我等后辈的楷模,这等大礼我们怎么当得起啊?”,李卫华心里开心死了,但面上还是一副后辈见到长辈的恭敬模样,这种谦虚的姿态无疑进一步赢得了张钫的好感,其麾下三万部属的改编也因此较为顺利。甚至李卫华考虑到张钫战术已经严重落伍,而且年龄偏大,因而劝说他离开军事指挥岗位,改任豫西苏区人民武装部部长,张钫也欣然从命。
张钫所部三万余人大多出自草莽绿林,其中不乏江湖上的好手,官兵普遍身手矫健、作战勇敢,只要纪律性有所改善,绝对是国内一等一的精锐之师。尤其令李卫华高兴的是,其中很多人都是特种兵和侦察兵的好苗子,特种兵大队也因此新建了三支预备队,总兵力超过五千人,而红八军团侦察兵的总数更是突破了一万人大关,只不过都分散到各个团级单位,编制上没有特种兵大队那样显眼罢了。即便裁汰了老弱,张钫的起义还是令红八军团的兵力骤增两万多人,而其政治意义更是难以估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