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无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七十九章 封锁与突围 (十),辉煌之世,上善若无水,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明军之所以不在德国人抵达之后立刻就摧毁这几座大桥,那是因为明军认为如果德国人无力进攻的话,这几座大桥他们还要留着自己用。毕竟顿河南岸可是还有着数以百万计的大明俄国战区南方集团军群的部队。这些部队在结束了高加索战役之中就将北上进入乌克兰作战。
如此之多的部队和海量的装备物资想要越过顿河北上那就需要有重要的运输道路,所以这几座重要的桥梁对于明军来说还不到毁掉的时候。
当然了。明军也不是傻瓜。他们早早的就已经在这几座大桥的桥墩上安置好了威力巨大的炸药,只要桥梁无法坚守的时候那就直接炸掉了事。让德国人从覆盖着厚厚积雪的冰面上慢慢爬去吧。
至于南方集团军群的部队如何越过顿河,那就等到时候再说,毕竟现在的战场更加重要。反正有工兵在可以修桥,而且现在顿河结冰直接走冰面也可以。
相比于覆盖着厚厚积雪的顿河河面,德国人显然还是想要走大桥的。然而想要走大桥的话那就必须清除掉那些炸药才行。在德国人的特战部队不在场的情况下,德军指挥官们将希望寄托在了同样精锐的威力搜索部队上。(装甲部队的侦查部队称为威力搜索部队。也只有装甲部队可以如此称呼,其它部队都是侦查营。)
二百多名自愿参加这次行动的德军之中的兵王们在接近零下四十度的气温下,用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在半夜两点多钟的时候摸黑悄然靠近了几座大桥。然后他们想尽各种办法攀登上高达数十米的桥墩去寻找明军安置的炸药拆毁。
有些人成功了,他们剪断了导火索,挖出炸药仍在雪地里。然而大部分人都失败了。不少人遭遇了明军巡逻队,被那些驾驶着装甲车的明军巡逻队无情射杀在了顿河冰面上。有一些德军从桥墩上摔了下来直接摔死,还有一些德军因为天气严寒直接被冻倒在了路上。
最终,出击的二百余名德军精锐兵王们只有不足十个人活着回到自己的阵地。而这几个活下来的幸存者们全都遭到了沉重的打击。他们的身体被严寒侵袭,给他们的身体机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三名活到了战后的德军兵王都是在数年之后被持续不断的疾病折磨致死。
这些盟军官兵们的付出实际上很少会有人记得。这种事情在任何国家任何时代都一样。默默的为自己的国家贡献了一切,但是大部分人都已经不记得了那些被厚厚的积雪所覆盖起来的官兵们。他们的故事最终只有一座无名墓碑。
不得不说,德国人的悍勇顽强打乱了明军的计划。当德国人的步兵和装甲部队冲上几座大桥的时候,明军很快就引爆了预设在桥墩上的炸药。但是,只有一座公路桥被炸成了几段。而另外一座至关重要的双线铁路桥和一座公路铁路混合型大桥却全都安然无恙。
二百多名多年之后已经没有人记得他们名字的德军官兵们为自己的部队打通了回家的一线希望。他们的付出取得了成成果。
发觉事情向着对自己有利方向转变的德军攻击部队的士气立刻就升起来了。他们呐喊着涌上桥面,毫不在意密集的弹雨向着对岸冲去。
因为有人类活动,城市里面和重要的交通线路上的积雪都会被清理掉。就像是这些桥梁上一样,这就大大方便了德军的攻击行动。为了突围而赌上一切的德军动用了他们的一切力量。他们甚至于在桥面上采用了密集冲锋。
德军第六集团军下属第44和第71步兵师的近一万名官兵在集团军直属的第51和第53迫击炮团和密集炮火掩护下涌上了那座双线铁路桥。这上万名德军官兵呐喊着,嚎叫着,激发了身体之中最后一丝能量拼命的沿着铁路线向着对岸冲过去。
这座铁路桥实际上并不是很长,总共只有两千多米。桥面上比较宽阔,毕竟是双线铁路桥,能够容纳许多德军在这里通过。当黑压压的德军汹涌而来的时候,驻守这座桥的大明海军陆战队第六师下属22团的官兵们一开始的确是有些慌乱。(未完待续。)
ps:ps:感谢书友高粱地里套母狼的月票支持。感谢所有为辉煌之世点击,投票,打赏,订阅,收藏的朋友们。感谢大家的支持。
求月票和推荐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