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于长夜过春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一百四十九,回川,惯于长夜过春时,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是自然,”陶夫子笑起来还很慈祥,“希望赵小姐也一定赏光埃”
“多谢先生,昭节愿听先生教诲。”赵昭节亦笑。
“如今书院中有多少人?”扶渊问道,“请恕小神冒昧,我们从进来到现在,既不闻书声,亦不闻琴音。我曾听闻古贤人绝粮三日,而弦歌不辏如今书院既无这些俗务上的难处,为何……”
“上神有所不知。”陶夫子无声地叹了口气,“百里书院原有弟子九百,加上教书的夫子,借住的清客,洒扫的杂役,有上千人,就是有两个这么大的庙,也是住不下的。可生逢离乱世,有人回乡避乱去了,有人投笔从戎去了,留下来的不多,能安下心来读书的更是少之又少。如今住在这里的有二百五十一人,登记在书院簿子上的学生就只有一百一十二人了。”
居然这样少。扶渊下意识地看向庄镇晓,后者则冲他点了点头。
“如今借住在庙里的都是些什么人?”扶渊问。
“都是从绛天城逃难来的乡亲们。”陶夫子道,“有家难回,他们心里也不好受。”
栖身在旧王侯早无香火的家庙里,夜半梦回处是自己已被战火吞噬的家园与流离失所的亲人。
“我知道能入百里书院的都必定是天之骄子,就算是天时院的学生,也未必能有入书院的资格。”扶渊小心地措着辞,“可现在无论是百里书院还是朝廷,都没有能力再组织一次像大朝试一样的考试了。若是……若是先生愿意收一些普通百姓,让他们也能识字明理……”
“有教无类,正是上神说得这个理呢。”陶夫子道,“大小姐也有这个意思。可如今一是书院入不敷出,只靠百里家恐怕支撑不了这么大的开销;其次,书院中很多先生夫子都不同意呢。”
“这是为何?”
陶夫子又叹了口气,刚想说话就掩面咳起来,别说是他们,就连后面的两个书院的弟子都被唬了一跳。
“先生这是……”
“无碍,不过是着了风寒。”他苦笑一声:“姜院监就第一个不愿意。您也别怪他顽固。从前的百里书院可担不起您如此盛赞,自从三公子接任院长,又聘了姜先生做院监,百里书院这才好起来的。书院就像他的孩子一样,他自然不肯……唉。”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扶渊道,“不知姜院监现在人在何处?”
“姜院监在鸣琴堂讲经呢,如今书院中事务不多,他便也担些学长讲书的事务。”陶夫子道。
看来百里书院现在是什么都不缺,就缺人。
扶渊不禁有点怨百里恢弘不负责任了,他才是百里书院的主心骨,人心所向,如今却窝在自己的院子里钓鱼。
【作者题外话】:大道如青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