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归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三篇(六),周易哲学解读,周易归来,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到《后汉书》里所引述的“《易》曰”内容,也多是《易传·系辞》里的内容。说明《系辞》一文的影响力。也说明在《易经》成为五经之首后,《易传》影响力远远超过了《周易》的内容。如东汉后期《论衡》一书里的“《易》曰”所引用的句子,多是《易传》里的句子,也有《周易》里的句子。但同理已然是称《易》。
总之,从两汉时期的文章书籍里所看到的“《易》曰”,已与战国时期的文章书籍里所称“《易》曰”里引用的内容相比较,是不同的了。战国的《易》称,是《周易》一书的简称。而两汉时期的《易》称,就不能认为是《周易》一书的简称。两汉时期里的《易》称里所包含的内容是《周易》与《易传》这两部分内容了。当然两汉时期里的《易》称里的内容,不仅包括《周易》与《易传》,而且亦包括了增添进去的“八卦象数”内容。两汉时期的《易》称实乃是《易经》一词的简称。
而《易经》的称法,我们已知最早出现在《史记》里,尔后又出现在《汉书》里。并且这种称法出现的极少,虽不是仅此两处,但很少见。即使出现这种称法,但没有引述过内容。在两汉时期的文章书籍里并没有以“《易经》曰”,来引用过《周易》或《易传》里的内容。
作为“经”说的出现,两汉则是以“五经”之说出现。也而没有出现过《书经》、《诗经》、这种称法。凡引用这些书里的内容,而是以“《书》曰”、“《诗》曰”这种称法。而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经”说,是出现在《庄子》一书。《庄子·天运篇》里云:“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孰知其故矣。”
这是把儒家著作称为“六经”的最早出处,但《天运篇》是否是庄子的著作,学术界一直有争议。胡适认为“《庄子》一书,大概十分之是假造的”。我们今天看到的《庄子》一书共有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和“杂篇”三个部分(“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而《天运》就属于外篇。所以《庄子·天运》是何时产生,以及所记载的???这些说法是否真实,就不能不怀疑了。庄子生活在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这段时间,这应属于战国的后期(而战国时期为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即使《庄子·天运》里的“六经”说法,是庄子所说,也只是统指六部经典之书。《庄子·天运》里所指的《易》这部经典,与汉时所称的《易经》,既不是个同一概念,其具体所指的内容也是不一样的。
《白虎通义》里曾对帝国所尊奉的儒家“五经”,作出过纲领性解释。《白虎通义》是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经学辩论的结果撰集而成。《白虎通义》是运用儒家经学理论为封建统治的神圣化、合理化作论证的一部经典著作,因而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
我们且看《白虎通义》所对“五经”的说法:
“孔子定五经
孔子所以定五经这何?以为孔子居周之末世。王道陵迟,礼乐废坏,强陵弱,众暴寡,天子不敢诛,方伯不敢伐,。闵道德之不行,故周流应聘,冀行其圣德。自卫反鲁,自知不用,故追定五经以行其道……
文王所以演《易》何?文王受王不率仁义之道,失为人法矣,己之调和阴阳尚微,故演《易》,使我得卒,至于太平。日月之光明则如《易》矣。
伏羲作八卦何?伏羲始王天下,未有前圣法度,故仰则观象于天,俯则察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象万物之情也。
五经象无常
经所以有五何?经常也,有五常之道,故曰《五经》:《乐》仁、《书》义、《礼》礼、《易》智、《诗》信也。人情有五性,怀五常,不能自成,是以圣人象天五常之道而明之,以教人成其德也。
五经之教
《五经》何谓?谓《易》、《尚书》、《诗》、《礼》、《春秋》也?《礼·经解》曰:‘温柔宽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词比事,《春秋》教也。’
《春秋》何常也?则黄帝已来何以言之?《易》曰:‘上古结绳以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理,万民以察。’后世圣人者谓五常也。”
这《白虎通义》里所论之“五经”,自然是包括了《易》。但《白虎通义》里所指的“五经”之一的《易》经,这一概念的具体所指我们能否明白呢?从《白虎通义》里所出现的“《易》曰:‘上古结绳以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理,万民以察。’后世圣人者谓五常也”,
从这个“《易》曰”称法和“《易》曰”里所引用的内容实属《易传·系辞》文里的内容来看,《白虎通义》的作者无疑是将《易传》文作为五经之一的《易》经内容来看待。但《白虎通义》里所说的“文王所以演《易》何?文王受王不率仁义之道,失为人法矣,己之调和阴阳尚微,故演《易》,使我得卒,至于太平。日月之光明则如《易》矣。”
这里的这些《易》称,又显然是指“文王演《周易》的那个《易》了,是不包括《易传》的《周易》,可《白虎通义》里也称《易》,这说明《白虎通义》的作者也认为文王演的《易》,也是五经之一里的《易》经内容。可一般来说是很难分清《白虎通义》里的《易》称与五经之一的《易》经这些概念的具体所指。虽然自汉时《易》的称法出现了混乱,但又很能分清自汉代出现的《易》称已与汉之前出现的《易》称不是一个同一概念。即以西汉“独尊儒术”为界,之前所称《易》,是指代《周易》一书,如同《周易》的简称。而之后出现的《易》称,其具体所指的内容包括了《周易》和《易传》(《易传》是对《周易》一书的解释与阐发的东西),这时期所称的《易》,如同《易经》的简称。故《周易》与《易经》不是同一概念,两者不可混为一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