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归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周易大发现》(八十六),周易哲学解读,周易归来,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卷七:发现《周易》写作特色
第二章:《周易》一书以比喻说理为特色
第一节
“诗歌就是隐喻”;“没有诗歌,就没有隐喻”;“诗歌是隐喻的语言”,这说明诗与比喻的关系。
《周易》里的篇章均运用比喻来说明道理。这种运用比喻手法,与《诗》里的诗歌写作手法非常相似,甚至包括体载,即文体格式都非常接近。《周易》作者用《诗》里的诗歌写作的那种比类(比、兴)思维方法来阐明事理。承继了传统的“诗性思维”方式。《周易》的哲学思想实现了突破,而《周易》的思维方式并没有实现突破。正是受到中国文明早期“诗”的广为流行的影响,才运用了比喻的方法而推明事理,这也许正是东方民族没有中断原始思维所造成的现象。东方的古典哲学家们(即先秦诸子),不但没有批判“诗性思维”方法,而且继承发展了“诗性思维”。
《周易》一书共六十四篇文章,几乎全部是在运用比喻说理的方法。而一些篇章还是整篇运用比喻来寓意所阐述的道理。
《周易》第一篇文章为《乾》,通篇内容若按四言一句来分,可分十一个段落。其格式似乎与诗的格式没有区别,若说区别就在于《周易》如诗的句子里增加了“判词”。这样《周易》把如诗的语言及格式变成了陈述事理的文章了,即把诗体变成了文论之体了。
如这《乾》篇去掉“判词”与《诗》里的诗歌体裁没有什么两样,如上章的举例子。
我们知道《诗》里的诗歌,多是四言一句,而《周易》的行文也多是四言一句。《周易》里的行文及手法同样如“诗”之“比兴”。如《周易》第一篇《乾》里除一句“君子终日乾乾,夕阳若厉,无咎”的陈述句外,其它都是比喻句子,皆以“龙”来比喻事理。以“龙”来隐喻君子安身立命,执政处事的道理。即学“龙”的那样替藏,变化,升腾的本领。这是象征,隐喻手法使人一看就明白无误的认识到作者所比喻,所象征的含义。本篇的末句更有一凡象征的深意,“见群龙无首吉”。总之,《乾》文通篇就是以“龙”来比喻“君子”安身立命,执政处事的道理。
《周易》第二篇为《坤》,若把《坤》文里的“判词”去掉,一样的是如诗体形式,既是诗歌形式,又如同诗歌语言。
“坤元亨
利牝马之贞
君子有攸往
先迷后得主
利西南得朋
东北丧朋
安贞吉
履霜坚冰至
直方大
不习无不利
含章可贞
或从王事
无成有终
括囊
无咎无誉
黄裳元吉
龙战于野
其血玄黄
利永贞”
由此使我们看到《坤》文形式整齐,节奏鲜明,韵律朗朗上口。尤其是文中所用“霜、方、章、囊、裳、黄”之字非常押韵。
《周易》虽有诗之体,诗之语,诗之韵,但《周易》毕竟不是诗歌的汇集,而是文,即是论说文。可《周易》在阐明事理时,并不是以准确的概念和判断、严密的逻辑推理来呈现,而是运用比喻说理的方式。
我们且看《坤》篇里运用了那些比喻:
“利牝马之贞”、“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履霜,坚冰至”、“直、方、大”、“含章”、“括囊”、“黄裳”、“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坤》篇题目中的“利牝马之贞”,是比喻。跟着的“利亚南得朋,东北丧朋”也是比喻,隐喻着作者要表述的某种政治道理。
而“履霜,坚冰至”,虽是通过生活中直观的认识,但已上升到理性高度。这一句不能不认为是抽象思维的结果,已寓含着一种哲理。人们对这种比喻句子,不难理解,一看就感到了生活里无法用言语表述的道理,而运用比喻,就会意会和理解,不过这种理解往往是在展开联想上的理解。
比喻是经验中的智慧结果。而“经验”是时光老人给人类留下巨大的精神财富。《周易》里的比喻无不是从经验中所得。《周易》作者讲述是政治经验,是从历史和社会现实中吸取的政治经验,讲述给君子们听的。不过《周易》作者在阐述他的政治学却采用的是比喻说理的方式,这种思维还是处于经验的思维。
《坤》篇里的“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同样是比喻。那么这象征什么呢,就不好理解了。运用比喻而不是直接阐明事物的道理,因没有明晰的概念及逻辑判断,而是隐喻着某种道理,往往要靠读者去体味,去联想,去领会,就会因不同的认识水平,会出现不同的理解与解释。
用比喻说理,似乎是人类不成熟的一种思维,应是人类早期的思维。用比喻来说理,是因逻辑思维推理能力的欠缺所造成。
《周易》第三篇文章是《屯》,《屯》全文同样是贯穿着比喻说理。《屯》文里的“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即鹿无虞,惟人于林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等都是比喻。
如《屯》里的“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舍,往吝”,这是用打猎若没有山林官做向导,而贸然入林,就会发生危险,来比喻群子建功立业要稳妥行动。《屯》的题目命题是“利建侯”,而内容就围绕着“利建侯”展开的论述,不过这论述全是运用的比喻,是用“婚媾”,“打猎”等生活经验来比喻,以达到明晓政治上的道理。
《周易》里的第四篇文章是《蒙》,《蒙》是讲对儿童的启蒙教育问题,及从小培养勇士精神。
而《蒙》篇所用的比喻有这些:“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
《蒙》里在针对儿童的教育方法,作者用的是比喻。作者所引用的比喻而且是筮法上的术语,这个比喻却成为后封建社会里搞卜筮(算卦)者断章取之为”金玉良言”。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再不告,利贞”,这段话的意思是“不是老师求教于幼童,而是幼童求教于师长。启蒙教育儿童如同筮卜者说的,第一次请救,理应回答,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没有礼貌地乱问,就不于回答,这是有利于正确的施教”。
这是引用卜筮上的一种说法来比喻到对儿童的教育方法。这种比喻用现在的眼光看待虽有失恰当,但那只是个比喻,并不影响《蒙》篇里的教育观。《蒙》里还有“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也是用比喻来说理。
《周易》第五篇是《需》,《需》全篇是运用比喻说理。
《需》的全文是:“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需于沙,小有言,终吉。需于泥,致寇至。需于血,出自穴。需于酒食,贞吉。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需》文立论是“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这既是一个陈述句,又是本篇文章的命题。而本篇的内容则围绕这一命题展开的“论述”,不过这“论述”却全是运用比喻。从“需于郊”、“需于沙”、“需于泥”、“需于血”,“需于酒食”到“入于穴”,没有一段不是用比喻。用喻过多,就给阅读理解造成困难,有一种让你猜侧之感,也就很难把握文章的真实含义了。《周易》里的比喻不是修辞手法,而是一种思维方式。
《周易》第六篇是《讼》,是为“狱讼”而立论。在题目中,既有“立”,又有“论”,已给出了一个完整的事非判断结果。而内容只不过是对立论问题展开的进一步论述。《讼》文内容是通过事例的举范,再加上比喻,来阐述“讼”的事与非。这种方法也是《周易》文章说理的一个特色。
《讼》里的“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就是比喻,这是隐喻着政治变化无常的乱世世道。
《周易》第七篇是《师》,这是为军事立论的文章。其中的“田有禽,利执言,无咎”是比喻,这是比喻战事中,先要捕捉息信情报的道理。
《周易》里的第八篇是《比》,本篇是立论国家间结盟的道理。本篇题目中“原筮元永贞,无咎”句里的“原筮”是个比喻。这是借筮卜上语意来比喻“追根问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