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疑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章 我曾经也是个文青,着火,一个疑惑,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个题目开大了,乍一看还以为又是一个文艺青年要咬文嚼字来无病呻吟了。其实各位同行误会我了,这里的文青不是文艺青年的缩写,是文明愤青的简称。自知之明还是有的,文艺二字我配不上,只能配得上个“二”字,好歹还算年轻,所以我现在是一个二流青年,曾经是一个文明愤青。
愤青这个词形容我很是贴切。我十六七岁的时候年少轻狂,比较高傲,看了几篇讽刺时事的杂文,几部批判现实的小说,听了一些带节奏者的话语,我内心也变得狂热和铿锵起来。我觉得我知道很多事情,看透了,悟了,一切都了然于心了,喜欢当思潮的领路人。我看不惯世上一切不平事,对待当下教育制度和方式呈批判态度,对待高考的区域性试卷难度划分义愤填膺,我一直在揪生活的毛病,写一些批判性文字,锐利点评一些身边的事情,对不喜欢的东西避而远之,俨然一副改革者的姿态,力图要建造出一个理想世界出来。
但好在我虽然内心愤愤不平,但众所周知,我表面还是足够文明礼貌绅士且彬彬有礼的,不会去谩骂和指责什么。所以我是一个文明愤青,简称文青。
我觉得那个时候的我是一种最好的状态,有着昂扬的姿态,充实的内心,犀利的话语和足够奔头的向往。当然还有俊朗的外表和忧郁的气质......我秉承着向往而往的态度去看很多的书,了解很多的事情,当时的我是认为自己与众不同的,我自然意识不到也接受不了自己是个普通人这样的现实。
我十六岁看了韩寒的小说和杂文,自认为要成为第二个当代韩寒。我甚至一度觉得也要模仿他在高二下半学期退学,以稿费养活自己。后来读了王朔和李敖的书,更加激愤。我不断地写文章,写小说,分科前我就认为理科对我已全无意义,在每一节物化生的课上我都洋洋洒洒几千字下来。表达观点,愤世嫉俗,对热爱的东西急于奔赴,对美好的事物怀揣向往,我不断从回忆中挖掘灵感,在站在天台眺望远方的时候怅惘迷茫。
我两年前,18岁生日的当天,写了一篇名为《自拟》的文章,其中有一段话描写生活的角度很是新颖:
生活就如同一篇作文,可它能让人自拟的只有题目,字数格式立意都是约束好的,纵使你踌躇满志有一展宏图的抱负,可是能改变的,也只有题目那块狭小的地方。
还有一段话用来描述我那段漫长叛逆的时光很是贴切:
生活的作文不是说明,不是议论,你不能为了应试而忘掉独立的个性本身。每个人都应该有能自拟文体的能力,哪怕你只自拟了一行话,哪怕只是写了几个字画了一幅画,这都是你不受条框约束、为这个世界自拟过的标志,它们都应该被尊重,它们都应当被守护。
后来回忆起这段时光,我想我孤傲,偏激,不着调且狂妄自大,所以我是一个愤青。但也很是朝气,向往,且意气风发,好歹算得上是个文明人。
所以我说我曾经是一个文明愤青。简称文青。我现在总结一下我那一段文青岁月:青春时期,和叛逆与之相伴的往往是伤感,热血和惆怅并肩而走,向往的背后就是迷茫。文青具备的悲情气质让我有着于事无补的清高与孤傲,怀揣着理想主义的浪漫对应着生活的飘忽不定和惴惴不安。
其实都是在逃避现实。
现在在百无聊赖之际回忆这些东西,以逃避当下的现实。
叛逆的思想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都是在百无聊赖之中看书获得的。我特爱看书。在高中没有手机的那些日子里,我以一天一本书的速度消遣度日,我看书不喜欢借,喜欢什么就直接买下来。读郑渊洁数千万字用来启蒙,读韩寒用来叛逆,读王小波用来惆怅,读悬疑用来开拓思维,读心理学用来麻痹自己,也读过青春伤痛文学,一度为自己而感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