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云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18章决议撤军而回援,从长平之战开始,随云逸,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按照如今的情形,似乎只有令函谷大军回援这一条路了!
但秦王知道,前线安排良久,轵城之战也已经进行了数日,如今恐怕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若是能够挺过去,大秦就能歼轵城之敌
此时抽调函谷兵力回援,王龁会愿意吗?
「若是发动河西之民守卫函谷关,能否拖延一二?」秦王不甘心地问道。
范睢似乎已经看出了秦王的心有不甘,但事实摆在眼前,性命攸关,范睢也不敢胡言乱语,只能小心翼翼地赔罪道:「微臣不通具体之战事,如此之事,微臣恐给不了王上具体的建议。」
说着,范睢又小心地说道:「不过,赵军已下平山城,即便是想要调集驻守河西各城之零散秦军,甚至发河西乃至河东之民,未必能瞒过赵军眼线,如此,民壮之军想要进入函谷都成问题!」
「更何况。」范睢又看了一眼秦王,见其并未发怒,这才继续说道:「即便是民壮进城,函谷守将又岂敢用之?若是其中有一二百赵国之女干细,则函谷破矣。」
闻言秦王也是轻叹了口气,显然他也意识到自己是在病急乱投医了,就连发河西民壮的想法都出来了
范睢见秦王脸上不决之色仍具,只得再度劝道:「我王,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秦之根基在关中,只要守住了函谷,我大秦便立于不败之地。况如今回军,我已得周王畿之地,此战之目标虽为完完成,然能蚕食周王畿,亦可解五年长平之困境矣。若是贪多求功,则我大秦危矣。」范睢双手抱拳,以头触地,对着秦王劝谏道。
秦王看着匍匐在地的范睢,心中也终于是有了决定。
随即秦王问道:「若是上将军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执意不退,该如何?」
「我王放心,上将军者,老诚谋国之臣也,若是得知函谷有失,定会知晓其中利害,必定立即率军回转!」范睢一脸肯定地说道。
秦王满意地点点头,当即就站起身子下令。
范睢随即也站起身子,却将刚要下令的秦王打断,说道:「禀我王,除了召回轵城之军已应急之外,我王还需对国之进行一番调整。函谷关、河东、河西之地已经太久没有经历过战争,洛城之战的胜利更是蒙蔽住了我们的眼睛。事实告诉我们,在赵括的带领下,什么都有可能,或许下次,赵军出现的地方就不再是函谷关,而是关中、咸阳了。」
闻言,饶是掌控了秦国数十载的秦王也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
显然,范睢的话语绝不是危言耸听。
虽然自己看起来已经足够地重视赵国了,可实际上,秦王从未考虑过战火会烧到自家门口的问题。
尤其因为坚不可摧的函谷关,更是让秦王将关中视为固若金汤。也因此,
秦军的主力,常年驻扎在外,在蜀中、在河东、在鄢郢。而一旦驻守咸阳的大军出发之后,秦王更没有让驻扎在外的大军回防的意思。
这也是造成此次函谷关空虚的主要原因。
认真地点了点头,秦王这才对范睢问道:「要如何重新布置,还请相国教我。」
「我王说笑了。」范睢似乎早料到了秦王会有此一问,只是他却并未回答,反而说道:「微臣不通具体之战事,如此之事,微臣恐给不了王上具体的建议。还请我王以此问询上将军,方为妥当也。」
显然,范睢哪里会不知道要怎么调兵。
但身为秦国丞相,他始终记得他自己是文臣,也尽可能少的参与军事,最多也就是保障后勤而已。
而今日之事,他已经提了太多的建议了,再多,那就是僭越了。
或许一时间,王上会认为自己的建议为国为民,可时间久了,当王上已经淡忘了如今紧张的局势的时候,自己妄议调动兵力驻扎的事情就会被王上记起。
到那时,哪怕只是一点点小小的错误,王上也势必会追击自己这个始作俑者的责任。
自然,秦王闻言之后也反应了过来,用这样的问题问询相国,却不是上将军,将置上将军王龁于何地?
对于范睢这样的识时务,秦王也是很满意的。
随即秦王便唤来了宦者令,下达最新的王命——令王龁遣军回援。
只是,秦王所不知道的是,他所担心的函谷关外的赵军骑兵,只不过区区两万人而已!
而在王龁回来军的路途之上,一支足足有着一十三万兵力的赵军,正马不停蹄地赶往洛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