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云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03章权利交替给机会,从长平之战开始,随云逸,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
及至九月中,秦王病势加重,沉疴难起,遂命太孙子楚摄政之,并以屠贾、王龁为辅政之臣,共治秦国!
至此,秦国遂进入子楚时代。
不过,因为秦王病而未死,而又有范睢之殷鉴不远,朝堂之内倒是没有掀起太多的水花
只是,这样劲爆的消息,却是点燃了整个山东(崤山以东)诸国。
好在,秦王闭锁深宫之中,断绝消息便是赵国羽林卫亦未知实情,因此诸国虽惊,却未有敢轻举妄动者。
当然,没有轻举妄动的意思只是没有发动战争而已,水面下的动作可是一点都不少。
几乎就在十余日的时间里,各国的使臣便蜂拥而至咸阳,其目的自然是不言而喻。
秦王的退居幕后,范睢的突然离去,以及名不见经传的嬴子楚,一桩桩一件件都拨弄着所有人的心。
对于,魏国、齐国两国而言,最要紧的,就是要弄清楚,秦国与自己的盟约还作不作数。
好在秦国负责外交事宜的大夫屠贾依旧还在,倒是给两国吃了颗定心丸。
至于楚国,则是想要看看这位嬴子楚到底是怎样的货色。
甚至,楚王还没有得到使者的回复呢,便已经派遣使者前往了赵国。目的也很简单:会邀赵国共击秦国。
应该说,楚王抓的这个时机也算是不错了。
秦国的这次权利交替,虽然明面上没有什么影响,但实际上,却还是不可避免地影响了秦国的上上下下。
尤其是范睢的突然死亡,对整个秦国的运作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毕竟,范睢可是秦国数十载的相国啊,虽然为人贪婪,却也为秦国发掘了不知多少的人才。
可以说,秦国上上下下,几乎遍布这范睢的人。
这自然也是秦王决心要除掉范睢的原因,但也可想而知,范睢的突然离世,尤其是这种不教而诛,其手下提拔的人怎么可能不心生惶恐,这些伤痕都是需要时间去弥补的。
自然,在短时间内,会对秦国产生多大的影响。
政令不畅那都是轻的,甚至就连军械物资,都有可能没法保证。
再说这秦王退居幕后,知道的人自然是知道这是秦王主动退居,不知道的人呢?尤其是底层的军士,会不会以为是上层出现了什么意外被夺权了呢?
毕竟,子杀父、孙杀祖的事情,在春秋战国,可不算什么新鲜事。
这些,显然也需要王龁和蒙骜慢慢地去抚慰住诸军。
不过,相较于政坛的复杂,有着严明军纪的军队影响倒也不会太大。
但不管怎样,趁着秦国权利更替的时节,反击秦国,必然是一件正确的事情。
而楚王自去岁被秦国占了陈都之后便一直耿耿于怀地想要夺回失地,自然是急不可耐地想要寻求赵国的帮助。
当然,知晓其中利益的,可不仅仅是楚王,赵国的朝臣们何尝不想趁着这个时候从秦国的身上撕下一块肉来。
因此,在得到了楚王的请求之后,不少赵国的朝臣也纷纷向赵括谏言:「秦王自毁栋梁于前,又自断生路于后,此乃天赐之良机,不可失之也!又逢楚国之盟,虽不能一举而灭秦,也可趁机夺之河东、河西及陈郡之地,则我大赵将独霸于华夏也。」
甚至,更有将军直接谏言曰:「当兴大兵,已自上党、颍川两面出击,入河东、攻河西而取函谷,进而攻入关中,占据咸阳,以夺秦人之基,而取天下之势!」
说实话,乍听此言,只觉心头澎湃不已,便是赵括也想要立刻就把秦国拿下。
只可惜,这是不可能的。
秦国的战力
或许会因为权力交替的缘故而稍打折扣,但以老秦人的韧性,越是在危难的时候,越是能聚集到一起。
到时候,只要秦王登高一呼,从者必然云集,想要一战而下秦国,几乎是不可能的。
更重要的是,魏国、甚至是齐国,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不会袖手旁观。
因此,这一战要么不打,要打,就有可能是五国的乱战。
如今的赵国,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同时面对三个大国的战斗。
什么?楚国?
那渣渣的战斗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而且,赵括从来没有把希望压注在别人的身上的习惯。
因此,赵括几乎不假思索地便拒绝了发大兵而定鼎秦国的建议。
不过,楚国的面子不能不给,秦国的这次机会,也不容赵国就这么轻易地放过。
思虑再三,赵括决定:「只打雷、不下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