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请谢缙吃一顿火锅
藏木于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十一章请谢缙吃一顿火锅,臣等欲死战,陛下何故投降,藏木于林,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皇宫,武英殿。
朱棣在草原搞钱的这段时间,朱允炆也没闲着。
他不仅设计了最新版大明宝钞,还改良了造纸工艺,甚至连火药配比都做了修正。
现在京营的实力,比之前提高了不少。
只要甘锅炼钢法成功,大明将迈入一个新的时代。
当然,这里面还有李景隆的功劳。
李景隆自从收到朱允炆转送的奏折后,那是没日没夜的干,历时两个月,终于找到了新金矿。
大明朝廷因为这些金矿,开始发放新一轮的大明宝钞。
如此一来,大明朝廷在短时间内不会因为钱的问题,停止发展。
而此时的朱允炆,正在研究大明的火器图纸。
他想改良现在的火器,就必须了解大明的火器工艺,否则新的工艺传到大明工匠手中,他们也会无从下手。
“果然不能一蹴而就啊!”
朱允炆看完所有火器图纸,不由长叹一声。
从火门枪到火绳枪,再到燧发枪,经历了几百年。
这几百年的发展,不光是技术的鸿沟,还是材料的鸿沟。
就算他知道燧发枪的制作工艺,以大明现在的能力,也造不出来。
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由火门枪改为火绳枪。
火绳枪的原理很简单,主要是利用干麻绳浸泡硝酸钾,点燃后处于闷烧状态,再通过机括,牵引火绳灼烧枪管里的火药,进行发射。
这其中的难点,不是机括的制作,而是硝酸钾的提取。
但对朱允炆来说,这根本不是难点,因为他上辈子是学霸,提取硝酸钾的方法,不知有多少。
随手写了一个简单有效的提取方法,朱允炆便让王忠去准备材料。
而这时,何冲正带着谢缙来到武英殿,拜见朱允炆。
“陛下,谢大人来了。”何冲朝朱允炆拱手提醒道。
朱允炆抬头打量了一眼谢缙,发现他鼻青脸肿,不由满脸错愕:“谢卿这是怎么了?”
“陛下——!”
谢缙听到朱允炆的询问,二话不说,直接跪了下去,痛哭流涕。
朱允炆嘴角微微一抽,朝何冲摆了摆手,后者识趣的退了下去。
谢缙之名,可以说万古难灭。
这个大明少有的天才,在大明前进的道路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他编纂的《永乐大典》。
谢缙出生在洪武二年,五岁能背诗文,七岁能写文章,十二岁通读《四书》、《五经》,十八岁中解元,十九岁戊辰科进士三甲第十名,赐同进士,授庶吉士。
朱元璋欣赏谢缙的才华,留在御前参赞机要,升翰林学士。
十九岁的谢缙,已经站在无数人仰望的高度了。
仔细想想,十九岁的自己在干嘛?不过是省第二名罢了!
朱允炆苦笑着摇了摇头,然后来到谢缙身边,伸手将他扶了起来,语重心长道:“谢卿这是在作甚?御哭闹可是大罪!”
“啊?”
谢缙听到朱允炆的话,陡然一惊,连忙擦干眼泪,委屈巴巴的道:“陛下,臣听说您登基了,特来恭贺您....”
“可那朱高燧,却要将臣带往诏狱受审.....”
说着,眼泪又止不住的流了下来。
朱允炆见状,再次叹了口气,心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这谢缙年少居高位,缺乏社会磨砺,狂妄自傲,总觉得错都是别人的。
所以在老朱一朝,今天指责这个御史不干人事,明天说兵部玩忽职守,后天再写个奏折,跟老朱较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