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剑山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二十八章耕读与工读,大明公务员,名剑山庄,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
第一百二十八章耕读与工读
何夕身边带得书并不仅仅是这两套。原因很简单,何夕向来重视辽东几个书院。
有时间,就校对这些教材。因为乘船。多一些书少一些书也很正常。就多带了几套。
何夕让人将箱子放在地上,说道:“这些文集里面东西,有很多谬误,而我的学问是容不得一点错误的。这些文集就不要看,你真想看,就看这个。这是我选编的,除却我,还有很多的其他人的成就。你拿去学便是了。”
张宗德见状,立即下跪说道;“多谢大人。”
何夕说道:“不用谢,起来吧。”
立即有侍卫上前将张宗德给搀扶起来。
何夕说道:“听说你在耕读?”
张宗德说道:“正是。”
何夕说道:“以我看,耕读不如工读。因为种田不会让你对学问,有一丝进步。而工读不通,天地有大道,各赋其行,至于天地万物之中。读书就是明其理。而一上来就读天理人心,题目太大。很多人都迷茫不知所措。而且,读书人之中,也是有资质不同。有些人一辈子也未必能读懂天理。更不要说有所作为。但是为人子孙,一些责任还是要承担的。总是要谋生的。而耕读固然可以谋生。但问题是,那些家里没有田地的人怎么办?就不读书了吗?”
张宗德心中暗道:“自然是不读了。”
读书也是需要成本的。家里没有一些家底,自然不去读书。但是这话,张宗德说不出来,因为这是严重的政治不正确,毕竟儒家讲究教化天下,从来是劝人读书,并没有不让人读书。
翻开大儒们的作为,劝人读书,劝人向学的故事,比比皆是。从来没有谁说过,什么样的情况,不让人读书。
当然了,现实摆在面前,现实之中,有太多人想读书而不能读书。只是说话,也是要看身份的。这些话燕王可以说,但是张宗德却是不能说的。岂不是当众打何夕的脸。
谁知道何夕心胸如何?
张宗德说道:“大人的意思是工读?”
何夕说道:“正是。天下之道,工匠之道,看似繁琐,但其中道理却是很简单。以道御术,可以做出很多你想象不到的事情。读书人也可以以此谋生。且不可与寻常工匠同日而语。当然了,谋生之余,上养高堂,下安子女。这才是齐家之道。齐家之后,就可以更进一步了。思之,思之。”
这一番话。何夕是对张宗德说的。
但何夕不是仅仅对张宗德说的。
是何夕这些年建立起来的一套理论,用以与士大夫抗衡。
何夕在实际研究工作之中,他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很多人给工业革命下了很多定义。但是何夕却发现,工业革命需要的技术,并不需要什么理论指导,而是需要一批有创作思维的工匠。
甚至就蒸汽机本身的机械设计,其实与中国古代那些更精巧的机械相比,也没有复杂到哪里去。
唯一的工业化要求。是用来生产的机械,不是艺术品。在成本故障率上面,就有些难了。
但是在古代普遍歧视工匠的情况下,怎么搞出一批有创造性思维的工匠,这才是一个大问题。
何夕想来想去,就对照着耕读传家,弄出一个工读理论。在科学知识的加持之下,让读书人做工,自然要比寻常工匠要厉害。更何况,何夕给的还有工理书院的教科书。
上面有很多大匠的心血,虽然一些不传之密,并没有写在里面。但是这里面的很多工艺代表着大明工艺的最高峰。不要说辽东了。甚至江南很多工匠,都是不知道的。
毕竟这年头的信息传播时间,从来是按年算的。
一项新技术从中国传到欧洲,用几个世纪都很正常的事情。
张宗德自然不清楚何夕这般言语的目的,但是何夕赠书,并说出这番话,让张宗德感动无比,一方面张宗德知道求学不易,而辽东各大学堂的教科书,外面流传很少,是买不到的。更重要的是,何夕这番训诫的话。也算是给张宗德一个新靠山。
对张宗德的现状会有很大的改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