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剑山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十章准奏,大明公务员,名剑山庄,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何夕说道:“国公说得没错,不过军中,也不是谁都愿意为军户的。而且北京城营造也需要人。将来北京城造好了,也需要人。这些人与其2迁徙到远方,还不如留下来。”
“军中不满意,也就只有一些老卒,与军官吧。”
邓镇叹息一声,缓缓的点点头。
邓镇虽然说不如乃父,但到底是军中多年,不是酒囊饭袋,卫所制度一些弊端,在这个时代已经显现出来了。特别是垛集军,什么是垛集军,也就是某地军队不够,直接将当地百姓纳入卫所之中,要求家家出丁的。
就好像辽东,辽东百姓部是军户。就是因为这样的。
而垛集军为什么最惨,因为大明卫所的上层都已经固定,世袭罔顾。是什么人?是朱元璋的从龙功臣,大多是淮西人。而垛集军是被强征过来,都在军中最下层,层层压迫之下,简直不当人看。
军中的摧残,更为残酷。
大部分逃兵,都是这些人。
何夕说道:“将卫所之中的老卒精简出来,分给其他各卫所中,从其他各卫所之中抽调不愿意为军户的人,这样一来,动静就小多了。”
何夕这个主意,是临时起意的。但是同时也是有深意的。
那就是何夕从来想废除卫所制度。因为在何夕看来,卫所制度本质上,并不是一个正常的军制,这里面问题太大了。但是何夕更明白,卫所制度是大明勋贵的根基所在。
不是他能轻易动摇的。但是,先例是很重要的。
一旦有了先例,就好像在防线上开了一个小口,下面就能顺着这个小口,一点一点的延伸下去了。
邓镇也在思考这一件事情。
邓镇觉得这个办法不错,是比较好操作的。这几个卫所在当地已经二十多年了。根深蒂固,一声令下,让他们迁走,虽然说军令难为,但是也是一件麻烦事。
而且迁到什么地方啊?
关内的好地固然有,但是大面积的土地,却是没有的。要想有大面积的土地,必须迁徙到辽东,或者说漠南地区。或者卫所的土地与当地百姓的土地犬牙交错的分布在一起。
这两样都不是好处理的。
任何事情与土地有关系,都是麻烦事情。
而将这几个卫所直接撤销了,将敢战老卒并入其他卫所,将这些卫所指挥使,提拔,或者放一个闲职。邓镇一个国公,这事情还是能办到的。又加强了其他卫所。
也算不上麻烦。
当然了,从侧面也反应了一件事情。邓镇从来没有考虑过裁撤这四个卫所之后,大明兵力不够用的情况。
毕竟大明有三百多个卫所。
邓镇思量好一阵子,说道:“这些裁撤的士卒,何大人准备怎么安置?毕竟是朝廷有功之臣,放之为民,也不太差了。”
何夕心中一动,说道:“国公,朝廷之前的政令,对于征召百姓劳役,其实有所限制的,这一次,我不准备征召百姓。”
邓镇说道:“那动用军中人马?”
动用军中人马营造,在明代也是家常便饭,甚至后来很多勋臣也这样做,成为军队战斗力败坏的重要原因之一。
何夕说道:“也不准备。我不是说了吗?用这这些裁撤下来的兵丁。”
邓镇一愣,说道:“仅仅两万人够吗?”
何夕说道:“够不够现在还不好说,不过,我准备成立营造社承包整个工程。而这两万就编入营造社之中。”
邓镇有些不理解,说道:“营造社是什么?”
何夕说道:“营造社,就是隶属北京营造司下属营造公司。朝廷所有,独立核算,盈亏自负。”
公司,这个何夕新法之中的定义,而按照古代的传统说法,这种集团,很多都叫会社之类的。何夕说这个也算是入乡随俗。只是国有企业,独立核算,盈亏自负,等等很简单概念。却要让何夕给邓镇解释了很长一段时间。
邓镇才堪堪搞明白,何夕在搞什么东西。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