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剑山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十八章方孝孺的危机,大明公务员,名剑山庄,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
第三十八章方孝孺的危机
南京这方面在操纵方式上一些不同。但情况也是一样的。
毕竟之前,大明朝廷对于兵器作坊,也没有买这个过程。
问题在哪里,就在市场与规模上面。
在何夕的推动之下,两个铁厂大规模扩产,何夕为了能将铁销出去,甚至不惜对河北农业进行大规模干预,将很多钢铁农具推销下去,在造船,木工上面多用铁件。
以及还有的铁器销售等等。
还有蒸汽机,铁路的运用。都需要大量的铁。
总之,在市场化大规模生产下,军中所需要的火炮,火铳等武器,固然是铁厂生产的大宗商品,但是被其他铁器成本平分了。这样一来,同样的火炮,北京的采购价比南京便宜。
更重要的是,因为有这么大的市场养活,这两大铁厂利润是相当高的。特别是蒸汽机,妥妥的利润丰厚。如此一来,两大铁厂的利润足以覆盖武器生产大部分成本。
即便不能完覆盖,剩下的也足够承担。只是不会给上面上缴多少钱了。
但是太平铁厂不一样。
太平铁厂在技术上,是而今钢铁技术的摇篮。但仅仅是摇篮。因为太平铁厂的经营方式是非常腐朽的。虽规模扩大了一些,比起辽东与遵化两大铁厂,相差太大了。
而且因为有稳定的利润来源,南方市场的铁料供应,南洋的兵器供应,军中武器消耗。太平铁厂很满足于这种稳定,根本没有扩大产能的想法。
面对而今忽然的扩大产能。
太平铁厂直接断绝了对民间铁料的销售,利润来源一下子没有了。只能靠朝廷补贴,即便不说成本问题,单单这一项,南京比北京负担重多了。这还不要说,南方会因为太平铁厂的问题,出现巨大的市场空白。
甚至让北京的铁料通过各种途径来到南方,为北京分摊军费开支。
更不要说,其他开支了。
何夕给十二个军的士卒,开了平均二十两上下的薪资,但是南京这边是什么?
南京这边根本不会有这个想法,无他,南京如果按北京这边养军,即便有朱元璋留下的家底,也必然会破产,即便是徐达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最多给士卒多一些补贴,最多每月一石粮食。一年下来三四两,这已经顶天了。
这也是卫所制度与北京的新军制不同。
卫所制度养兵的负担在卫所。而北京军制本质上是募兵制,负担在京师。
基本如此一年下来,大军消耗过千万石粮食,甚至更多。还不要说,战争的其他开销。这里面的问题更多,比北京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下面人上下其手的问题。
北京方面几乎是新的朝廷,是何夕与朱雄英两人一手打造出来的。两个人有绝对的权威。
很多事情上,下面人不敢打马虎眼。
虽然体制是新的,有很多漏洞,但是大家都有升迁的希望,或者刚刚升迁过了,毕竟何夕内阁与枢密院之下,有二三十个部级部门,也就是又二三十个尚书。
很多人都很满意而今的职位。
不敢说没有人贪污,但是远比南京要清明许多。
朱元璋在的时候,高压之下,下面人不敢乱来,朱允炆上位之后,为了收买大臣们,很多事情就没有那么严了,自然会出现报复性贪污。
方孝孺自己是不贪的,他甚至强力反对,狠狠的清理了几个。但是比起朱元璋的当年的清理程度,方孝孺的手段,都不能用心慈手软来形容了。甚至可以说是鼓励贪污了。
所以,这种情况下,在资金利用率上,南京朝廷是远远比不上北京
朝廷的。
因为朱元璋留下的家底厚实,而今很多事情还没有显露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