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不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6章 吃饱不容易,混在东汉末,庄不周,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对于刘修一行的归来,几乎所有人都觉得非常震惊,就连夏育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刘修不仅带回了楼麓和楼班两个人质,还大摇大摆的穿过鲜卑人的营地,并且……抓住了风裂。
“德然,你天生就应该做个将军。”夏育在城墙上慢慢的走着,不时的停下来和士卒们说两句,赞赏的对刘修说:“就凭你这份镇定,就足以让你的敌人颤抖。”
“多谢大人夸奖,修愧不敢当。”刘修连忙谦虚了几句,然后顺势赞道:“我刚刚进城的时候,只是随便看了一下,就觉得宁城简直固若金汤,鲜卑人这次肯定要无功而返了。大人果然是久经沙场、战功赫赫的名将啊,能和大人一起并肩战斗,是我刘修的荣幸。”
夏育微微一笑:“无功而返?岂止如此,我还要让他们碰得头破血流呢。不过,我现在担心的是鲜卑人看了城防之后不战而退。德然,你走之前说,你有办法让槐纵来攻城?”
刘修微微一笑:“是的。”
“为什么?”夏育兴趣大增。鲜卑人以骑兵为主,攻城却不是他们擅长的事情,夏育做了几年的北地太守,鲜卑人几乎是年年来袭,但几乎没有攻过城。他们充分发挥骑兵的速度优势,大肆掳掠,然后在汉军反应过来之前逃之夭夭,就算交战也是野战,绝不会傻到去攻城。
鲜卑人实力虽然强大,但是在城池攻防方面,他们和汉人的实力差距不可以道里计。
夏育到现在为止也不相信鲜卑人会来攻城,如果不是除了应募而来帮忙的两千多人之外刺史刘虞又一直没有派兵支援,他手里只有两千骑兵,而城外却足足有三万鲜卑人,他早就杀出去了。现在他兵力不足,只能龟缩在城里固守待援,当然希望鲜卑人来攻城,这样的话他有足够的把握守住宁城,并有可能在鲜卑人久攻不下、心浮气燥时予以致命一击。
前提是鲜卑人会来攻城,否则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鲜卑人在上谷境内烧杀抢掠。
“因为我们有人质。”刘修说。
夏育停住了脚步,扶着女墙向城外的鲜卑人大营看去,突然说了一句没头没脑的话:“你虽然擒了风裂,但是槐纵和窦归一个是鲜卑人中的英雄,一个是我汉人的名门子弟,他们会做出这么愚蠢的选择吗,德然,你是不是太自信了?”
刘修不卑不亢的说道:“自信未必能成功,不自信却肯定会失败。”他顿了顿,又说道:“再说了,我们除了据城而守之外,也没有其他办法啊。大人虽然智勇双全,可是兵力悬殊太大,正如大人所说,槐纵和窦归也不是无能之辈,就算是卫霍再世也未必能在野战中击败他们。”
夏育无奈的叹了口气,心里虽然有些郁闷,却不是针对刘修,相反刘修的话让他觉得十分熨帖,他拍了拍女墙,转身继续向前走去,在城墙上转了一圈,沿着城门边的马道下了城,走进拥挤却井井有条的城内。沿着城墙根的空地已经被各种战备物资占满,由流民组成的后勤人员被分成壮丁,壮女和老人孩子三组,分别从事不同的工作。城中虽然到处都是人,却井井有条,并不杂乱。那些流民在夏育等人经过时,纷纷躬身行礼,虽然大多数还是面黄肌瘦,但先前麻木的神情却不怎么看得到了,多了一些生机。
“子行先生不愧是大儒的儿子,他安抚人心的本事我望尘莫及,再加上太平道的人从旁边协助,这些流民现在安心得很。”夏育转过头微笑着说道:“我真担心仗打完了之后,他们还不肯走。”
“那不好吗不跳字。刘修反问道:“当年孝武皇帝就是因为移民屯边,这才击败了匈奴人。现在如果有几万百姓到上谷来屯田,至少大人的军粮不用再向刺史府伸手了,而流民们在大人保护之下,有了安身立命之所,也会感激大人的。”
夏育摇摇头:“移民屯边的事情很复杂,不是我一个护乌桓校尉能完成的。你要是有兴趣,倒不妨和子行先生商量商量这件事,由他出面向刺史府建议也许更好一点。”他顿了顿,有些不满的说道:“刺史大人的援兵迟迟未到,我还指望他支持我屯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