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麒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零九章:审结,皇兄何故造反?,月麒麟,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sript><sript>
大殿之中,罗通也被噎的说不出话来。
诚如王文所说,有了这份鉴定文书,如果再要强辩说朱音埑拿出来的证据不足采信,那就是诡辩了。
按照这个逻辑,一切的证据都不足以采信,包括广通王拿出来的证据。
审讯刑案,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相信摆在眼前的证据。
不管证据所显示出来的真相,是多么的耸人听闻,违背常理,都要相信证据。
因为所谓的违背常理,大多时候,都是刑案官没有完全查清案子背后隐藏的逻辑而已。
如眼前这个案子。
逻辑上来说,朱音埑能够在半个月的时间内,找到那个所谓的落第举子,并且恰好那个落第举子私藏了一份证据,是确有疑点的。
但是他拿出的证据,能够得到鉴定书吏的认可,那么就应该予以采信。
书吏的鉴定结果是,这两份诗词和镇南王的奏疏字迹相似度很高,可以基本认定是同一人所写。
可朱音埑却能证明,他拿来的这份是别人临摹而来,由此推论,另一份诗词的可信度也随之崩塌。
也就是说,书吏出具的鉴定为真的文书,反而成为了证据是伪造的铁证。
这是一个解不开的死结。
到了这个地步,再去追究那个举子根本毫无意义。
即使朱音埑拿出的这份证据,不是那个举子写的,那么至少能够证明,伪造的诗词,是可以骗过鉴定的书吏的。
从这个角度推论,同样可以证明,广通王的证据不实!
何况,罗通虽然不清楚,但是宁阳侯管着宗人府多年,多多少少也知道一些岷府当年的事情。
宣德年间,岷府的财物多次失窃,在地方上也闹起过一番风波,老岷王甚至请奏朝廷,让地方官协同调查,但是最后却不了了之。
这件事情和如今的状况相互印证。
基本可以确定,十有,苏氏当年为了保险起见,的确曾经让人仿造过朱徽煣的笔迹,仿造过程当中,被人私藏一张也不是什么难事。
所以大概率,朱音埑没有说谎,他拿出来的这份证据,就是真的,派人去查,根本毫无意义。
这件事情的关键,压根不在于这份仿造的诗词真假,而在于朱徽煣是否写过这么一份诗词。
但是随着苏氏的这番举动,这个原本应该是铁证的诗词,完全失去了作用!
至于当年参与宴会的证人……
广通王等人密谋多年,若是能够找到哪怕一个,又怎么会退而求其次找一个上菜的伙计来当证人。
大势已去啊……
在宁阳侯黯淡的神色当中,负责主审的天子转向一旁的广通王二人,道。
“你二人还有何话说?”
广通王和阳宗王显然也没有料到会是如此结果。
这件事情本就是隐秘之事,加上苏氏当年自觉做的周全,只保留了两份复制品,其余的废品全都付之一炬。
当年,她将其中一份交给了岷王,又拿另一份威胁朱徽煣,这两份最后都各自被销毁掉。
理论上来说,她托付给老仆转交给广通王的,应该就是唯一的一份,或许,也是真品的那一份。
正因于此,她也就没有将有临摹品的事情,告诉过广通王二人。
甚至于,就连她曾经以此威胁过镇南王的事情,也都隐没不提。
这才是广通王二人这些年心怀怨恨的最大原因。
苏氏给他们的信中,只说她当年从朱徽焲身上拿到了这份诗词,然后私藏了下来,不曾提起她交给岷王和威胁朱徽煣的另外两份。
所以,广通王二人理所当然的以为,苏氏被逼死,就是因为这份诗词,所以这些年来一直想要报仇。
但是如今,事实摆在眼前。
他们自己也无法辨明,到底苏氏给他们的信里所说的,镇南王的确写过这份诗词是真的,还是镇南王所说的,这份诗词本就是朱徽焲伪造是真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