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朕陛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4章 大演武和文试,侯府庶子,叫朕陛下,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sript><sript>
转眼八月二十九,&bsp&bsp秋高气爽,大雁南飞。
这天下午,宫里收到了虎贲卫递过去的好几封奏折。
八月初八时候虎贲卫大演武,&bsp&bsp这应该是演武大比的结果出来了,建安帝心里想着,抬手翻开现任虎贲卫大将军钟广洋的折子,&bsp&bsp开头请安问好的大篇幅啰嗦后,&bsp&bsp后面果然写的是这次演武的各项事宜。
先写的是军勇,细数了本次大演武在领兵作战方面表现不错的三十名将领。
建安帝细细看完,见大多数名字比较熟,都是往年就出挑的,&bsp&bsp另有少数名不见经传,&bsp&bsp应是近年才崛起的,对此微点了下头,武将培养方面还行。
再后面是技勇,钟广洋列了每一项技勇里的前二十名,&bsp&bsp并重点夸了各项的前五。
建安帝在人名里一眼扫到了“江宣”,前后看了下,见人居然是弓矢第十、步战十四、马战十五。
建安帝扬眉,&bsp&bsp之前江兴德在京里吹自己四儿子怎么怎么好,他也有耳闻,&bsp&bsp当时人还只是在东营盘崭露头角,&bsp&bsp没想到放眼整个虎贲卫,居然也能占一席之地,&bsp&bsp才十七岁的小少年,&bsp&bsp这份勇武,&bsp&bsp相当出挑了!
回想了下襄城那份名单上,&bsp&bsp江宣名字外的圈并没划去,建安帝点头,值得一个圈了。
看完钟广洋的折子,建安帝又扫了扫宋懋和边仲武的上奏,两人写的跟钟广洋差不多,只是在技勇上跟军勇一样,一直列到了前三十名,其中江宣举石三百一十斤,恰好与人并列第三十名。
两厢一对比,不免让人觉得钟广洋写折子时有点小心思。
建安帝对此扫一眼就过,臣子就没有没私心的,这不过小事。
看完虎贲卫三大将军的上奏,建安帝最后打开了安插在虎贲卫里的皇家内卫递过来的密折。
密折里细写了大演武的种种,除了写场下的比试,还写了场边各位将军的作为,其中除老生常谈的为各自下场大比的手下站台、扯皮外,今年额外多了一节,是有关于钟广洋一系人马刁难江宣的。
先是江宣下场比弓矢时候,负责督战的钟广洋长子、虎贲卫中郎将钟华山激江宣跟他们北乙的弓手比一比,笑言谁输了要不自断一臂,要不就下跪磕头认怂。
结果“莽夫”江宣不但不接招,还“初生牛犊不怕虎”,大声直言
“今年钟大将军第一次主理大演武,事无巨细想必都将直达天听,钟中郎真是好雅兴、好胆量。可惜在下不如钟中郎出身显赫,没有能在虎贲卫里替自己一手遮天的大靠山,这种私斗犯营规的事,就不奉陪了。”
之后宋懋那边人马接上,把被点破此举犯禁后不好明着多做纠缠的钟华山堵了回去。
再是后面步战、马战时候,北乙的人不断对江宣下狠手,江宣一步不退,直接硬刚,硬是临场“爆发”,从本来大概二十左右的名次,冲进了前十五,还废了钟家一个手很黑的旁支。
见此,钟广洋沉着脸亲身下场,扣了个“无故重伤同袍”的帽子就要拿下江宣。
江宣“殊无惧色”、“自陈无过”、“据理力争”,宋懋自然也强势下场回护,但钟广洋借大将军有独断专行之权,就是要处罚“犯禁者”。
眼看要起大冲突,结果边军糙汉出身,跟勋贵出身的钟广洋、宋懋都合不来的边仲武开了口,说“虎贲卫是陛下的虎贲卫,不是钟大将军的虎贲卫”。
左、右两将军统一战线,加上京里盯着大演武的目光从来不少,以及最重要的,钟广洋其实不占理,最后这一节被揭了过去,江宣安然退场。
看着前面种种,建安帝皱眉,盯着个无品无级、无足轻重的小辈不放,“钟广洋器有点小了。”
哪怕他盯江兴德呢,人好歹是参将,结果跑去盯个参将的小儿子,这算什么?
旁边的王大夏安静低头,二品大员被陛下玉口直断“器小”,这可不是什么好话。
等看完最后边仲武出头的那一截,建安帝展眉,嘴角带了一分笑,“性子还是那么直,认理不认亲。”
所以之前才跟西北道边军的主将处不来,两个人快成水火,让他不得不把人调走。
正好曹雄突然老退,虎贲卫里出缺,建安帝嘀咕,“算是给他捡了个大便宜。”
通观整个密折,江宣表现实在是可圈可点,鲁直,勇武,一往无前,还不惧大将军亲自下场欺压,撂了折子,建安帝问王大夏,“江兴德那个四儿子,之前是中了武秀才吧。”
对在皇帝跟前留名的人,王大夏自然有关注一二,当即回道“启禀陛下,江夏侯府四少爷确是武秀才,先前其连番文、武试皆是第一,还得了个小三元。”
建安帝随口“喔”一声,“那看来是要继续参加举试了。难得勋贵里出个走‘武科’路子的。”
此时,虎贲卫,东丙营盘,江兴德二楼的书房里。
昨天大演武结束后,江宣因着跟钟广洋手下打得太“惨烈”,不得不休息下养养伤,躺了一晚加今天一上午后,实在躺不下去了,趁着有空跑来找了江兴德,跟他掰扯要参加下个月武科举试的事。
江兴德和上次一个看法,为防落第后被宗室那边小看,影响到两方结亲,还是不去为上。
江宣直接搬出郭果真,“郭都尉说我出身侯府,眼界宽广,策、论写得都可以,文试应该差不多。只要过了文试,武试肯定手到擒来。”
再直切要害,“四月底康王爷上门,到现在八月底了,那边一点消息没有,可见我这表现还是不够看。”
最后给个建议,“等大演武的事传出去,那边要是还没反应,不如就去拿个武举人,增增光。”
江宣自忖,之前他名震东营盘,那边都一点表示没有,这次大演武除了面对北乙那些特意找茬的人外,他没动金手指,纯靠实力,只在技勇上拼了个前十几,军勇上毫无建树,对方估计也不太看得上,突然露面增加变数的可能不大。
万一,要是对方给了反应,那就到时再说,反正举试他是肯定要参加的。
江兴德沉思后,先招了郭果真,见果如江宣说的那样,意外四儿子肚子里居然还有点墨水之余,又自傲侯府的底蕴深才让老四“开了眼界”,最后同意了江宣的建议。
之后又过了半个月,虎贲卫大演武的结果在上京城里早就发酵完,但康亲王那头仍然没反应。
江兴德见此,递了拜帖上门拜访,得了对方对江宣的一顿夸,但准话依然没有,只说让江宣继续表现,他们都看在眼里。
是以,江宣的举试之行没再遇到什么阻碍。
转眼九月十五,这天一早,宵禁刚除,江宣就坐上马车,去了位于上京城内城东南部的贡院。
花了半个多时辰,走完排队、验考引、搜检、唱保、领号牌等流程后,江宣终于被放进了自己的考房。
小心、仔细清理了一番考房卫生,江宣放好东西,又枯坐了一个多时辰,直到天光大亮,巳初时分()后,上面开始下发考卷和空白草稿纸。
大周活字印刷术发达,贡院里就有个小书坊,发下来的考卷都由小书坊统一印刷,上面所有题目俱全,不用像前朝那样,还得专人举着写了试题的号牌在号房之间缓步走过,让各应试者自己手抄题目。
江宣迅速翻看了一遍考卷,只见里面帖经两页,墨义两页,明算两页,论一题占一页,策一题占一页,统共八页。
再扫一眼题目,帖经、墨义都是小意思,这些他滚瓜烂熟,算术题难度最高到二元一次方程,也是小意思。
论的话,题目只有七个字,“兵贵胜不贵久论”【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