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下小酒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章 济王滩,山河灯火,树下小酒馆,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源三村村委的大门前。
虽然这是苏清石与魏东来的第一次见面,但实际上二人在见面之前便已认识许久了,因为魏东来,正是那“信中老五”。
这段时间魏东来比苏清石更忙,魏东来的灯饰厂一共有四个出资人,魏东来出资三万,另三人各一万。这六万启动资金,让魏东来可以多面操作,除了在村子里把产量做大,他还在镇里租了门面,在那里做二次包装,并拓展客源。
由是一来,便相当于更大规模的“前店后厂”,魏东来不仅时常在镇上办事,近来魏家也颇不平静。
魏家是源三村第一大户,大户意味着亲戚多,同时也意味着不近的亲更多。小家小户捂一捂就过去的事,到了魏家便在全村闹得沸沸扬扬,随着人们私下里各种串闲话,还生出来诸多版本。
魏东来并不是最小的,魏家还有一个老六,名叫魏东升。
这个魏东升早些年前便外出打工,据说是做光盘生意,不久之前回到源三村,希望从家里得到一些支持。恰也这段时间,魏东来的灯饰厂正式开拔,钱终究不是蒜瓣,不是想掰开花就掰开花。
由此而产生的矛盾并不是新鲜事,苏清石身边的源一村也有很多现成的例子,一些外出闯荡的人,为了钱会和老家的人闹得非常不开心。
不得不说,这里面有很大的观念差异。
家里人不知外面的世界,认为孩子走出之后见识了花花世界,在灯红酒绿中变了,一下子要这么多钱绝不是什么好事。每问起来没店也没厂,更让人满心嘀咕,越闹越是痛心疾首。
而外出的人满腔急切,内心充斥着家里对他们的不理解,他们处在一个当口,那不仅是一笔钱,堪称是前途的改观。他们甚至会说到时还家里十倍,可家里人一听,天底下哪有来钱这么快的事,心里更是没了底。虽不至于家家户户闹得风风雨雨,但这绝非个例。
如此冲突背后的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外出的人被小商品的活跃刺中神经,无论光盘、箱包、鞋帽,从进货到流通,人人都是小老板,甚至不需要门店。他们极度渴望流动资金再活一点,目前这个阶段最大的助力当然是家里了。
而村里人只认供销社、物资配额,不懂商业更不懂经济,有些脾气大的家长,拗得急了老子把鱼塘炸了,这个家谁也别好过。
而魏发财是个非常保守的老者,魏东来肉眼可见的厂子尚且让他不踏实,更不要说只带回一箱光盘、全村没一个播放器的魏东升了。
魏东来此人,国字脸、粗眉毛,看面相是一豪爽之人,不过与苏清石见面时,隐约之间还是能让人看出一丝疲态。
苏清石关注着“东来灯饰”,魏东来也同样了解到苏清石这边的动向,若非一些难解的事从中搅着,断不会等到这一刻。
想起那日帮魏发财一通分析,苏清石很自然地叫了一声五哥,魏东来引着苏清石,二人各骑一辆自行车,一路向南。
“说起来我得谢谢你,这么多年老爷子给大哥的信,头一遭他说我写。”
苏清石笑着摇头,“那天是我太冲动了,后面我家老爷子的反应也是头一遭。”
魏东来笑望一眼苏清石,二人相见只有十多分钟,然而三言两语就抹去了许多生疏。
“你呀,有魄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