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包软白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零七章 崇祯九年的风云,明枭,半包软白沙,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三零七章崇祯九年的风云
崇祯九年,就在这朝鲜的一片丰收景象中,悄悄的过去了,对于大明来说,这一个年头,是一如既往‘混’‘乱’的年头,是一如既往让朝廷上下焦头烂额的年头。
年初,在山西发生了大饥.荒,饿殍遍野,人相残食,赈灾的计划还没有指定出来,宁夏又发生了大饥.荒,军‘乱’民变,连巡抚都御史王楫都被‘乱’兵杀死在他的官衙中。虽然这‘乱’子,很快的就被兵备副使丁启睿平定了下去,但是,宁夏已经是‘乱’象丛生了。个个州府附近,满脸菜‘色’的流民比比皆是,朝廷与百姓的矛盾达到了极点,这个时候,若是再多几个陈胜吴广之流,登高一呼,宁夏登时不可收拾。
三月的时候,李自成部趁西北大饥.荒,进陕西,湖光,大肆招兵买马,席卷流民,这为祸的姿态,天下可见。
这个时候朝廷才羞答答的拿出一份赈灾的提案出来,救河南饥.荒,赈救南阳饥民,免山西受灾州县新、旧二饷,至于宁夏,对不住了,那里太远了一些,朝廷暂时顾不上,当地能员先自行赈灾吧。在崇祯看来,与闯贼争抢民心,才是眼前一等一的要事情,而且,他也没有余力到处关注了,就像水缸里的葫芦瓢,哪一个先浮起来,就先按哪一个,这就是他的优先序列。
与此同时,卢象升、祖大乐率部进剿河南流贼,这已经是大明一等一的将帅了,由此看来,崇祯真的是对李自成恨之入骨,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了,不出手则已,出手就是打着彻底剿灭的主意。
按照惯例,只要李自成在关内一开始闹,不用想,关外的满清鞑子肯定会有动静。果不然,今年的满清鞑子也没有辜负李自成的厚望,绕过关宁防线,施施然从一线突破,趁火打劫到大明打劫来了。
好吧,头疼的是崇祯,跑‘腿’的是卢象升,这两位救火员,当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一个擅长拆东墙补西墙,一个能打能跑,折腾了几个月,总算是将今年糊‘弄’过去了。这后果就很不好说了,原本该被剿灭的闯贼,再一次逃过了生天,而那些可恶的蛮族人,整个将大明洗劫了一遍,除了丢下几块诸官免送的木牌,带走了无数的人口和财富。
在这一个年头,唯一值得一提的亮点,就是洪承畴了,在陇州打败李自成后,他楞是一发不可收拾,将李自成赶到了庆阳凤翔一带。
除了卢象升,洪承畴这两位风云人物,和李自成皇太极这两个大反派以外,整整一年,天下的目光都集中在这几人身上。而今年即将过去,明年又将如何,这个问题,不仅仅远在深宫的崇祯在思考,朝野上下所有的人都在思考。
不管怎么思考,崇祯一直标榜的大明中兴,现在除了朝廷上的那些死忠分子以外,明眼人都看得出,这不过是水中‘花’雾中月而已,大明颓势已现,这样的局势,已经不是人力可以挽回的了。
朱家不是一直都标榜受命于天吗?那么,这样的形势,若是天下还是眷顾大明,大明气运长久的话,只怕是内阁的几位老大人,也不会这样认为了。虽然大家官话套话都是说得溜溜的,但是,这天下的大势,他们久居中枢,看得比其他都明白。
十月四日,工部‘侍’郎刘宗周因谈论内臣及大学士温体仁被革职。这事情在当天的朝会上,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说实话,一个小小的‘侍’郎,被御史弹劾去职,根本就算不得什么大事情,这每年栽在御史的弹劾下的官员,数不胜数,‘侍’郎,也算个官?
但是当朝首辅温体仁在下了朝之后,直接回到了府中,在书房里足足呆了两个时辰,不接见任何来客。这样的情形,在温府中可不多见,即使是当初和大学生周延儒两人斗得火热的时候,温体仁也没有这样屏退左右,一个人扎进书房几个时辰的事情发生。
有心腹之人,护卫在‘门’前,隐隐听得自己老爷,轻叹什么命数,气数之类的话语,却是凭声静气,一句话都不敢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