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野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十六章 拨乱未必反正,水浒新秩序,江湖野人,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宋太宗皇帝赵光义灭掉北汉后,不顾众臣反对,强行北伐,硬是将开国精锐兵马大半葬送于高粱河。

七年后,其人又趁着辽国新君初立内部不稳之机,再命三路大军北伐。

结果,还是惨败。

此后,宋辽两国攻守易势。

这期间,白藤江之战交趾独立,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等战党项坐大,蜀地又爆发王小波、李顺起义,严重打击了赵光义的个人威望。

为了自己的帝位稳固,其人只能不断强化守内虚外和以文驭武的国策,逐步削夺军头的权力,使得向来有造反传统的军队战力尽废,再无法对赵氏江山造成严重威胁。

等到赵光义死去,大辽为报复大宋屡次兴进犯而大举南下时,大宋军力不振的问题便显露无疑。

辽军连战连捷,凿穿了河北路,兵锋直抵澶州(即后来的开德府)濮阳县城下。

危急之时,集贤殿大学士同平章事寇准的力劝真宗皇帝赵恒御驾亲征,宋军士气复振,守住了摇摇欲坠的防线。

辽军则因孤军深入,战线拉得过长补给困难,又攻击守阻,情况相当不妙。

不过,宋军虽然主场作战,而且人数比敌人更多,却是守城有余攻击不足,想赶走战力强悍的辽军同样不容易。

辽国承天太后萧绰意识到继续对抗下去于两国都不利,乃主动释放和谈的善意,最终与大宋达成澶渊之盟。

从此,两国结束了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状态,并开启了此后一百多年的和平时代。

宋辽两国签订盟约后,辽军主力如约班师回朝。

但一些随主力南下的部族武装还没有捞够钱财不愿意就这样走,仍赖在河北各地劫掠,赵宋朝廷乃以大军“护送”。

如今,同宋两国签约后,正乾皇帝就立即分批退兵,却又沿途招揽官吏百姓,严重扰乱了各地社会秩序,与当年辽人南下时情景看起来有几分类似。

李纲以澶渊之盟旧事上书,实际是建议皇帝派大军驱逐行动拖拖拉拉的同军,必要时打几场反攻,如果能够趁机夺回失地那自然再好不过。

同军这次入侵来势极为凶猛,眼看就要攻破大宋国都临安城,赵桓冒险出城见了徐泽一面,才乞求对方放过自己一马。

现在,局面占优的正乾皇帝主动撤军,赵桓好不容易才松了一口气,打心底里不愿再招惹强大的同军。

两国议和之后,其人便听取了部分臣子的建议,下诏追封范仲淹为魏国公,追赠司马光太师、张商英太保,并除元祐党籍学术之禁。

此诏绝非小事,而是对道君二十多年残酷打压正派士大夫的拨乱反正,代表着大宋朝政将要再次由新到旧的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是极为强烈的政治信号。

诏令一下,众多正派臣子就争相上表为皇帝歌功颂德。

同军尚未退去,赵桓便被臣子们捧到了挽救江山社稷和百年国运的神坛。

其实,赵官家并没有这么复杂的想法。

其人只是单纯地认为自家老子信用新党开启党禁,才致大宋江山残破到如今这一步,也让朝野内外对他骂声一片。

既然新党解决不了大宋的问题,那便让旧党再次出来执政。

亲贤臣远小人能不能治好国,暂时不知道,但至少能让他落个“好皇帝”的名声。

其实,绝大部分能力超群抱负远大的君主并不在乎臣子们对自己的评价。

君与臣,本就是对立又合作的主从关系,君主的抱负应该是名垂千古的历史功业,而非非狗屁不是的士林舆论。

但对赵桓这等根基浅薄的又缺乏政治手腕的皇帝来说,士林舆论就非常重要。

没有“真正的贤臣”支持,一帮尚未出仕的太学生就能以舆论裹挟民意,对其指手画脚,甚至肆意屠杀传诏内侍,并逼迫皇帝任用他们认为必须重用的贤臣。

现在,天子刚刚下达追封旧党魁首的诏书,就立即受到大批臣子的拥护。

这种拥护不仅是口头上的叫好,还有实实在在的利益交换——部分臣子便上书请求天子惩处暴民重振朝纲。

这正是赵桓需要的舆论,其人当即顺应民心,诏诛当日士民暴动杀死内侍的为首者,并禁士民伏阙上书,废除因战争需要向百姓敞开的苑囿宫观之令。

如此,君臣各取所需上下一心时,李纲却建议追击同军。

赵桓担心由此招致急于稳定内部的群臣反对,拿不定主意,只能向作战经验最丰富的军帅种师道征询意见。

种师道刚刚进京就碰到这摊子烂事,除了在心底问候毬不懂还他娘尽瞎指挥的李纲祖宗十八代,还能有什么意见?

当年辽军南下,是异族入侵,是低贱的胡人践踏高贵的汉人。

大宋禁军虽然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可沦陷区河北各地军民却没有放弃,针对契丹人的反抗和袭扰一直没停止过。

辽军孤军深入,攻击受挫后路又不稳,补给都成了大难题,这也是辽人明明局面占优,却在受阻于濮阳后果断议和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澶渊之盟签订后,宋军有民心依靠,北上收复失地就相对比较简单,一路上实际并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斗,可以说是真的“护送”辽军离境。

现在的情况看起来和当年差不多,实际完全不一样。

大同帝国不仅不是异族政权,还极善于收买人心,控制新收复之地很有一套。

即便各地大户对注定要削夺他们利益的同军心有抵触,可在同军强大的政治攻势面前,没有底层百姓当刀使,他们也翻不起半点浪来。

事实是大宋的各路、州一旦被大同拿下,当地的百姓很快便会忘了朝廷。

另一方面,徐泽公开造反后,同宋两军数次大战,都是大宋禁军完败,导致将士们惧同入骨,根本不愿与同军正面交手。

甚至,一些宋兵故意打败仗,就是为了投降大同不用再过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

以两军的实际情况而言,现在派军追击同军绝对是没事找事。

就算真能打胜仗战果也有限,可打了败仗则后果不堪设想。

李纲这大头巾却不顾百年前后完全不同的客观事实,胡乱引用澶渊之盟的例子出这等馊主意,让老种如何不气!

他统帅的陕西诸路勤王兵马虽然没能及时赶到临安城下,却也没当看客。

其部出内乡县后,与前来岳飞部交手过十余次,可以说是无日不战。

西军战力确实不如同骑,可数量毕竟十余倍于后者,只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根本不惧这点骑兵。

但问题是同军主力日夜攻城不停,朝廷十万火急,临安城随时都会被攻破,同骑可以不急,勤王大军却等不起。

种师道只能行险用计,设下了几个圈套,寄希望逮住机会让重挫这股骑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在打塔防

坐一次飞机吧

开局从炮灰开始逆袭

面做的乒乓球

网游之生死劫

梧桐居主

医品狂妃又娇又飒

思十五

大师兄是个凡人却很强

精分大芒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