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茂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2章 茶馆,1850再造中华,左茂行,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老板客气一番,说道:“张先生,我一个开茶馆的,大字不识几个,哪有什么表字。我姓莫,您喊我老莫就行了。对了,张先生饱读诗书,不知科场可有功名?”

老莫问这个问题,相当的不礼貌。

古时科举极难,每三年才举行一次“会试”,即国家级考试,录取一百多名进士。这一百多名进士中,只有二十多个“真进士”,剩下都是“同进士出身”。

只有考中了进士,才算是科甲正途,可以直接被朝廷授予官职。

绝大多数读书人倾其一生,别说考不中进士,就连最低级的秀才都考不上。

却见张铨微微一笑,说道:“张某不才,二十岁便考中了举人。只是三次会试接连失利,发誓不再应试,专心于经济之学。”

通过省一级考试(“乡试”)者,称为举人。举人仅次于进士,已经具备了做官的资格,可以通过“大挑”进入官场,属于读书人中的佼佼者了。

譬如晚清名臣左宗棠,曾领军收复新疆,自小天资聪颖。但他科场亦不得意,功名便止于举人。

老莫大吃一惊,连忙说道:“失敬失敬。张先生竟是举人出身,想必满腹才学。大元帅正求贤若渴,先生正可大施才华,尽展平生志向。”

知道张铨是举人出身,老莫客气多了,忙上忙下安排伙计打水伺侯,吩咐厨房准备上好的米粉。

张铨也很高兴,特意跑到楼下吃粉,留心观察店里的客人。

时近傍晚,茶馆濒临郁江,生意很好。客人有来往的客商、干苦力活的码头工人、本地的士绅等。

士绅喝茶,工人吃酒,客商吃粉。每个人都颇为自得,不像满清治下的百姓,似乎总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

一个报童跑到茶馆内,大声喊道:“莫掌柜,买份民报吧,最新一期,今天上午刚印出来,请个先生给大伙儿念念,有要紧的新闻哩。”

正常情况下,民报五天一期,前天才发行过一期,要等后天才会有新报纸。

老莫不想花冤枉钱,说道:“小鬼,瞎说什么,今天民报不发行,休想唬我。”

那报童并不示弱,笑道:“莫掌柜,你还不知道?民报改版了,每周一、三、五发行,每周发行三期。”

以星期计日,起源于西方历法。晚清开埠以来,中西方文化交流频繁,西方星期计日制度亦进入中国。1902年,清廷颁布诏书,正式在全国推行星期制度。

暨南军政府遥奉太平天国年号,却并未使用太平天国历法(南王冯云山制订的天历),而是直接采用了西方公历。实际上,民间亦同时使用传统阴历。

但星期制度却很受欢迎。

彼时,华夏生产效率低,官府把“终年劳作、长年不休”鼓吹为美德,休息娱乐则被视作不务正业。

军政府使用星期计日,每周工作六天,休息一天,深受民间欢迎。

张铨在一旁吃粉,正想了解下当下的时事新闻,便花钱买了份报纸。

这一期报纸,第一版赫然印着杨烜的《变法通议》。张铨读着读着,被杨烜的文笔所折服,忍不住击节叹赏。

客人们都围了过来。茶馆莫老板也凑了过来,对张铨说道:

“张先生,咱这茶馆每晚都要讲报。今日不知有新报,没请说书先生过来。您大才,何不念一下,让兄弟们一饱耳福?”

张铨恭敬不如从命,拿起报纸,先从第一版《变法通议》念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八零空间,福妻带全家创业暴富

小胖丫丫

无冕之王

阿诸

斗罗之清河传奇

用蒜苗保护草

只想踢球的我,竟成了好莱坞男神

你要卡宴

反清

崛起的石头

电子佛梦到了黑山羊

恶俗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