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茂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2章 预判了对方的预判,1850再造中华,左茂行,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广东陆路提督陶煜已经五十多岁,自感精力不济,已对仕途不抱希望。作为一名汉人武将,提督已是官阶最高的武官。而广东绿营员额最多,也使得广东陆路提督隐然高于其他提督。
这一次,黑旗军发动突袭,先斩断拦江的铁索,又歼灭清军水师。打听过战争细节后,陶煜又惊又??:
“才半年功夫,黑旗军已经突飞猛进,决非太平军这种农民军可比!太平军尚能一举克复金陵,更何况黑旗军呢?假以时日,黑旗军或许还真能打进燕京呢!”
他与主帅穆特恩一向不和。身为汉人,又是杨遇春的旧部,陶煜不可避免地受到穆特恩的猜忌。
尤其是,两年前,杨烜曾在广州登门拜访陶煜,为死于教乱的父亲伸冤。此事虽未公开,却在官场上人尽皆知。
这一次,黑旗军直插清军敌后,战法新颖,出其不意,直掐清军命脉。陶煜久经战阵,深知被敌切断退路的危险。他不等穆特恩命令,便率领精兵急撤,力保退路。
从前线往后撤,有三条路线可供陶煜选择。
第一条走木梓墟,这条路离离郁江太近。清军水师不占优势,陶煜不敢走这条路,果断放弃。
第二条走灵山县城。这条路绕路太远。
第三条走寨墟,虽不如木梓墟便捷,却可以避开黑旗军的海军,又不像灵山那么远。
陶煜毅然决定,率领精兵撤回寨墟,确保清军后路安全。这难免会引起他人的误解,以为陶煜不战而退,不敢与黑旗军交锋。
譬如,陶煜的儿子陶德章就心有不甘,认为父亲不该如此示弱。他不敢当众反驳父亲的意见,等撤退的军令下达、众将都已散去后,陶德章瞅了个机会,向父亲进言道:
“父亲大人,咱们尚未与黑旗军主力接触,就退守寨墟,会不会显得太仓促了?穆特恩那边,恐怕也不好交代。”
看着儿子年轻气盛的样子,陶煜心生可怜,不忍把那些残酷的真相告诉他。可事已至此,大难临头,他只能把自己的心声告诉儿子,希望儿子能够领会他的苦衷。
中军帐内,亲兵、幕僚们正在整理文书,预备撤退。帐外,兵丁来去匆匆,正在为即将到来的撤退做准备。
陶煜带儿子到帐外,避开闲杂人等,问儿子道:
“昨天,黑旗军在横州上游斩断了铁索,全歼了横州江面的红单船、赶绫船。如今已经过去一天了。依你看,为什么我们还没接触到黑旗军陆军主力?”
陶德章不假思索地说道:“黑旗军水师顺江东下,又有蒸汽战舰,走得快。陆师只能靠步行,走得慢。”
陶煜苦笑一下,说道:“小子,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黑旗军战船连绵不绝,越过横州驶向下游,又是为何?”
大岭失陷的情报,早晨传到了穆特恩、陶煜的大营。
穆特恩的对策是,召集广西提督福兴、广东陆路提督陶煜两位大员,共商大计。
陶煜却根本不理会穆特恩,直接下令退守寨墟。
陶德章和大多数中下级军官一样,对黑旗军夺占大岭的情报半信半疑。他们难以相信,黑旗军怎么可能在一天之内,接连斩断铁索、全歼红单船、攻占大岭呢?
陶德章说:“要不要再往大岭派去几个斥候,确认那边的情报?”
陶煜摆摆手说:“不用了。这种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