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茂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9章 北伐死局,1850再造中华,左茂行,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卢贤拔也凑了过来,似乎并不相信。
陈虹解释道:“有一次,我军在广东灵山县与八旗兵遭遇。广州将军穆特恩率领了三千骑兵,试图突破我军防线。我军缺少骑兵,却也只能硬着头皮严阵以待。
“八旗骑兵剽悍异常,犹如山洪下泻。我军阵线动摇,我在阵后连斩数名士兵,方才稳住阵脚。此一战,我军勉强得胜,双方死伤狼藉,真正是尸山血海,现场惨不忍睹。
“大元帅事后视察前线,心生不忍,一度生出了退隐江湖的想法。我们苦苦相劝,他才恢复斗志,兵出险着,千里奇袭广州,竟能取得大功。”
这番谎言,却使杨秀清听得津津有味。他忍不住评论道:“俗话说慈不掌兵,惠清既是黑旗国统帅,可不能有妇人之仁。陈先生回去之后,要好好劝劝他。”
陈虹趁机说道:“我军之所以能够奇袭广州,实因兵行险着。大元帅孤注一掷,舍弃南宁老家,全军顺流而下,才出其不意地拿下广州。
“当初,天军据有武汉三镇,殿下力排众议,舍弃武汉,全军浮江而下,顺利夺取金陵?何也?
“置之死地而后生。天军没有后路,官兵心往一起想,劲往一起使,故能克取金陵,改为天京。
“如今,天军兵力分散,既要守卫天京、镇江、扬州这样的大城,又要守卫金柱关、九洑洲等关隘,还要与清妖江南、江北大营周旋。
“兵力分散,力有不逮。因此,大元帅认为,天军若想夺取燕京,只有两条路可走。”
杨秀清来了兴趣,不由自主地问道:“哪两条路?”
陈虹见杨秀清上套,便说道:“第一,效仿当年故事,舍弃金陵,或者只留少量兵力守卫金陵。东王与天王御驾亲征,抽调天军主力北上,支援扫北军。”
这自然是不可能的。
别的不说,洪秀全进入天京后,费力营造天王府,方圆十余里,穷奢极欲。洪秀全天天躲在天王府,不问政事,在后宫佳丽、宗教神学中迷失了自己。
杨秀清自己也不愿离开天京,便苦笑一下,询问第二条路。
陈虹继续说道:“第二,着令北伐军迅速后撤,保存实力。听说北伐军都是广西老兄弟,也是天军精锐。将来,可以让他们东征,打败清妖两大营,或者西征皖、赣、湘、鄂,力保上游。”
杨秀清聪明绝顶,知道北伐已成死局。特别是,秦日纲的畏葸不前,对太平天国上下刺激极大。
林凤祥、李开芳率领的扫北军,刚开始势如破竹,到了黄河之后,已显颓势。他们费尽心机北渡黄河,立马遭到清军的围追堵截。
特别是八旗马队,来往如风,屡屡占据上风。北方接近燕京,官民对清廷更为忠心。太平军粮草弹药无从筹措,只能四处劫掠,更激起了北方民间的激烈抵抗。
杨秀清就像一个赌徒,不甘心失败,接连派出两拨援军。第一拨援军,以曾立昌为首,在山东临清州溃败。第二拨援军,便以秦日纲为统帅。
秦日纲是太平军元老,刚被洪秀全封为燕王。历史上,燕王的封地都在燕京一带,洪秀全封秦日纲为燕王,对他期望甚高。
哪知道,秦日纲很不争气,在安徽舒城杨家店兵败,径直引兵撤回,上书辩解曰“北路妖兵甚多,兵单难往”。
秦日纲身为燕王,却畏葸不前,太平军再也无人敢去支援北伐军。
杨秀清自此知道,北伐燕京,已经完全没有希望了。他颇有些犹豫不决,一面盼着林凤祥、李开芳绝地逢生,另一面又不想让他们全军覆没。
等他想要召北伐军回来时,清军已经调拨重兵,截断了太平军的退路。
音信难通。此刻,恐怕北伐军已经被清军团团包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