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章 使臣朝贡,我在大明长生久视,青红,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得不说,老四花钱确实厉害,简直就是个碎钞机。
朱棣欣然道:“今年年底宝船便能造好,届时海运一开,国库便能充盈起来。”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李青敷衍两句,内心也颇为激动。
这还不满两年,大明就走出了小小朱的萎靡,逐步迈向鼎盛,实在是一大幸事。
君臣三人聊了一会儿,小胖提议道:“父皇,此番大明国库收益如此大,应该庆祝庆祝,摆上美酒佳肴,好好吃喝一顿。”
朱棣欣然应允,令人准备丰盛菜肴。
………………
日子一天天过着,李青的生活很有规律,上午怡情听曲儿,下午去东宫,晚上快活,有时去曹国公、梁国公府串串门儿,安逸且充实。
永乐大典的编撰进行的如火如荼,参与编撰的人员,从最初一百多人,逐渐涨到了近千,并且还在逐步增加;
有朝廷的官员,有民间的饱学之士,购买书籍、整理归纳、定稿……忙的不可开交。
见老和尚忙得脚不沾地,李青心里一下就平衡了,相比之下他舒服多了。
另一边,龙江船厂也取得重大成果,一艘艘堪比小航母的巨舰,先后完工,下水试航。
与此同时,大明的水师,也在积极演练。
朱棣对三宝很是放心,出海的一切事宜,全权交予三宝负责。
并升任三宝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并为其赐姓,朱棣本来欲赐国姓‘朱’,考虑到三宝是太监,改为‘郑’。
历史的巨轮滚滚而来,挡都挡不住,三宝摇身一变,从马和成了郑和。
(ps:三宝本名马和,小名三宝,又作三保,信仰佛教,姚广孝收郑和为菩萨戒弟子,法名:福吉祥。)
九月份,临边小国见大明已经稳定,不会再有变动,便先后前来朝拜。
继朝鲜之后,暹罗、琉球、日本(就不加符号),先后前来朝贡,与大明建立宗藩关系。
国王、王子,都必须要经过大明册封,才具有法理效应。
大明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朱棣身为帝王,自然开心,大摆筵席,招待来使。
席上,美酒佳肴、山珍海味应有尽有,尽显大明风华。
这些小国,有的从汉唐就开始跟汉人打交道了,深知汉人最注重礼仪,因此,在朝贡之物上,都下了血本。
礼多人不怪的道理,他们也懂。
酒席宴间,气氛很是热络,王子、使臣代表先后上前行礼、敬酒,朱棣来者不拒,十分爽快。
结束完一轮敬酒,朱棣朝李青笑道,“看着吧,用不了多少年,大明的藩属国将会数倍增长。”
李青一脸欣然,含笑点头:“皇上,开海在即,但海面并不算畅通,海上倭寇十分猖獗;
当然,其中也有不少是大明的海盗,事实上,太祖皇帝虽然禁了海,但民间海上通商者未曾断过,无他,利益太大了;
这也就造成了海上倭寇、海盗横行,因为富绅走私,不受律法允许,他们抢的心安理得;
如今,大明要开海贸易,自然要肃清海面。”
朱棣点头,“朕也在琢磨这个事儿,不过,现在朝廷的开销实在太大,海面的倭寇虽然武装一般,但清缴起来比在陆地上困难多了。”
李青道:“臣有一计!”
“你又有计?”朱棣放下酒杯,“说来听听。”
李青嘿嘿笑道:“把清倭事宜,交予日本国王足利义满。”
“这个……”朱棣有些迟疑,“眼下刚建立宗藩关系,这样不太好吧!”
“其实也没什么不好。”李青笑嘻嘻道,“只要皇上饼画的好,他自然乐意干。”
“画饼?”朱棣眼睛一亮,这个他在行啊,“嗯,以夷制夷,这个主意好。”
……
临近散场,各国使臣再次一一上前敬酒。
到了日本使臣之时,朱棣开始语言艺术:“朕欲开海,然,海上倭寇横行,这让朕很难办啊!”
使者心中一凛,连忙解释:“大皇帝陛下息怒,海寇之事,小臣也有所耳闻,但他们和我们没关系啊!”
朱棣为难道:“这个朕自是愿意相信,就是怕到时候误伤了你们,毕竟大明的将军、士兵,可分不清这些,万一……”
“大皇帝陛下三思啊!”使者会错了意,还道是大明欲借清倭名义,对他们发兵,立即道,“这个我们有责任,我们来清。”
朱棣错愕,他还没画饼呢。
使臣谦卑道:“剿寇这等小事儿,何须大明出兵,作为大明的藩属国,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帮大明排忧解难。”
他一脸正气:“还望大明大皇帝陛下,给我们一个立功的机会!”
“嗯……也罢!”朱棣一脸不情愿,勉强点头答应:“看你们表现吧,要是你们清缴不利,朕再发兵!”
顿了顿,画饼道:“若是你们做得足够好,朕会在海面畅通后,加大与你们的贸易,华美的丝绸、精美的瓷器、醇香的茶叶……都会加入贸易行列;
回去告诉足利义满,只要好好干、肯听话,朕是不会亏待他的。”
“小臣遵旨。”使臣连连点头,难掩喜色,拜道:“大明大皇帝陛下圣明啊!”
李青忍着笑,心道:“这个大饼,漂洋过海也得喂到足利义满嘴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