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罗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6节 四大将军,旅明,素罗汉,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好吧,都重视起来,不能再玩票啦!”四人中搞工业机器人维修的左斌说道:“分析,先分析问题,我就不信一个破窑技术难点能比机器人多!”
破窑技术难点是没有机器人多,然而某些难点那是要出问题后才能发现的。几个人接下来几天潜心修炼,最后又花掉三天时间,日夜轮班,反复整出四窑废品后,才最终得到了合格的成品绿竹。
不容易啊,大伙手上的秘制册子早就扔掉了:厂家一点都不了解17世纪台南的绿竹。原本风机的位置也都经过重新调整,人力和电力驱动看来还是有区别的。窑外临时挖了地坑,通上热风回路,这些破柴禾看来还是把含水率降低一点烧起来比较好控制......
其他诸如打通竹节,重新调整垛堆空隙,垛顶压重物这些小改造还有很多,总之,在付出足够的代价后,穿越势力终于加工出第一种合格建材——绿竹。
万事开头难,现在掌握核心技术以后,每当有新品种入窑,最多烧一轮废品,四位大师便能掌握火候,然后把数据登记在穿越势力自己的小册子上。
一河坚冰打开:随着第一座干燥窑的成功,紧接着就是后续的三座干燥窑拔地而起。四根长条型的窑体和两组锅炉形成了两个“工”字型结构,锅炉烟囱开始日夜喷吐出黑烟。
四大窑将现在无论走到哪里,屁股后面都会跟着一票学徒。这些人有老有少,都是从杭州籍员工里面选出来的。里面有原本就烧过碳窑,瓦窑的窑工,也有一些头脑灵活的年轻人。
对这些人要求不高,只需要他们学会看温度计,背熟手册上各类木料的加工数据就OK。至于其他问题......会有一位窑将24小时值班的。
......
木料干燥出窑后,就进入加工阶段。眼下由于没有电,所以加工木料部是手工操作,在穿越众看起来效率很低。然而这种效率在所有的明人和荷兰人木匠眼中,已经是超级速度了,无它,唯钢锯尔。
中古时代的金属加工技术,和后世人们常见的钢锯条完是两个概念。经过低温冶炼后的,充满杂质的熟铁块被铁匠打制成锯条。
这种廉价的日用品自然不会用到所谓的“百炼”手艺,所以随时随地需要修齿的软铁条,以及硬度同样感人的其他木工工具,是造成这一时期房屋,船舶,家俱等物品价格高昂的元凶之一——费工。
穿越势力所用的“进口物资”,由于只需要考虑体积,而不需要考虑价格,所以在质量方面是尽可能走病态路线:普通的碳素钢锯条不需要,含钒的高级模具钢制造的机制锯条才是眼下这些中古木匠手中的神器。
坚硬的,合抱粗的青冈木被大锯轻松拉成木板和木桩,无比顺手的刨子很快将木板推出光滑的平面,中外木匠们在惊呼连连中爱不释手地抚摸着手中的工具,然后准备好好打造一些艺术品家俱出来练个手先。
然而这时候凶残的昆仑老爷出现了。老爷把几张大纸钉上工棚墙面,纸上面有用蓝色墨线画出来的工件图,所有竹材和木料都被限定成几种固定规格的工件,蓝线画出的工件图是工匠们从未见过的三视图,一目了然,规格清晰。
最后,按照人头,每一位大工都领到了一套包含钢卷尺在内的测量工具,并且被告知:尺在人在,尺丢头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