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循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79 朝会弹劾 (二合一),我成了大明勳戚,无限循环,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入仕为官确实需要交际打点的地方甚多,但如今晚辈刚入仕不久,根基不稳,大肆收购田地恐造成不利影响。”
“舅舅与族中长辈这番好意,晚辈就心领了。”
有一说一,明朝官员如果家境底子不够殷实的话,担任京官之後那是真的穷,翰林更是穷b中的战斗机!
原因就在於明太祖朱元璋时期,他出身贫寒见识过社会底层的黑暗面,就把贪腐问题全部归咎於官员奢侈享受。
朱元璋认为治理国家当以德贤为先,贤者天下之望也。然布衣之士,新授以政,必有养其廉耻然後可责其成功。
这种思维属於标准的儒家“修身”观念,官员只要吃饱饭就行,然後提高自己的品行C守、廉洁自律,天下就自然没有了贪腐问题。
於是乎朱元璋把官员俸禄标准订的很低,像沈忆宸这般六品官员,一年禄米为一百二十石,摺合银钱为六十两。
明初阶段每个月能发个五两银子,吃饭什麽的其实也够了,中产阶级水平还是有的。但问题在於朝廷的俸禄制度,并不是直接发放银子,而是发放禄米。
你要全部发放大米,官员们其实也能接受,粮食在任何时代都能称得上y通货。结果到了後面,把禄米给折算成宝钞、绢布、苏木、胡椒等物品。
而且这个折算定价标准,不按市场规律来,朝廷说这绢布什麽的值多少钱,它就值多少钱!
随着时代发展,各种物品价格也出现了极大变化。到了正统年间市场价一匹布四钱银子,一石米三钱,两者仅仅相差一钱。
然而在朝廷定价中,一匹布能值十三石米,沈忆宸一个月俸禄到手连两匹布都换不到。这样下来都已经不是全家能不能吃饱饭的问题,能保证自己不饿Si都得感谢老天风调雨顺。
偏偏朱元璋在大明就是祖宗之法不可变,後续皇帝只能通过柴薪银、皁隶银等等方式,去补贴官员的吃穿用度,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结果明朝就出现了一种诡异的状况,官员越反腐越贪,不贪也得贪,否则就活不下去。
从朱元璋的全员反腐到全员皆贪的转变,仅仅过去几十年而已。
利用士大夫免税特权,接受乡邻族人的田亩挂靠,算是一种相对温和的敛财手段了,也被明朝包括朝廷在内整个社会所接受。
只不过土地是有限的,长期Ga0下去无异於饮鸩止渴,沈忆宸日後如果想在这件事情上有所作为的话,就不能在自己身上开这道口子。
听见沈忆宸婉拒,这下几名母族长辈坐不住了,二舅公立马开口劝说道:“忆宸你此言也有理,要不这样,先挂靠族中三千亩上好水田。次等田地以及旱地,日後再挂靠到你的名下,这样就不会引发外界非议了。”
在二舅公看来,没入仕的举人都能免税一千二百亩地,沈忆宸可是三元及第的状元公,前期挂靠三千亩地不过分吧?
等来年官场站稳了,再把族中其他田地都挂靠在沈忆宸名下,甚至还可以徵收村上外姓人的地。
可谓一人得道,J犬升天。
听到这话,沈忆宸简直哭笑不得,这应该是说他们纯朴呢,还是该说他们愚笨呢?
自己这番婉拒放在官场上面,老油条们能秒懂弦外之音。结果这几个母族长辈,还真以为是担心外界的看法跟非议。
到了这一步,沈忆宸也没兴趣继续虚以委蛇,直接站起身来说道:“挂靠田地之事,诸位长辈还是另寻他人吧。晚辈公务繁忙,就不打扰了。”
说罢,沈忆宸就搀扶起母亲沈氏,准备离开客栈包厢。
沈忆宸的果断拒绝,让几名母族长辈大眼瞪小眼,简直不可置信。
挂靠田地就是送上门来的钱财,沈忆宸仅仅点个头每年就可以入账上千两。就算成国公府财大气粗,也没有谁会嫌钱多吧?
而且此事还能极大提高宗族内地位跟声望,在乡亲族人中博得口碑与美名,堪称百利而无一害,结果沈忆宸却拒绝了?
“沈忆宸,就算你如今飞h腾达,可别忘了自己乃沈氏族人。如此数典忘祖,就不怕被世人戳脊梁骨吗?”
之前一直没有说话的沈氏族长,此时颤颤巍巍站起身来,指着沈忆宸就怒斥。
古代讲究一个乡土宗族观念,无论你有何身份、地位、名望,最终还是得衣锦还乡,荣归故里。
如果连乡亲宗族都不照顾,以後还有何颜面告老还乡?
沈氏族长拿捏住沈忆宸的宗族身份,这小子不就是Ai惜羽毛,怕对仕途造成不利影响吗?
难道只有大肆收购田地会坏了风评,数典忘祖就不会了?
沈忆宸罔顾族亲之事要传出去,看看他能怎麽收场,文人最好名声跟仕途,不信这小子不服软!
咋一听到沈氏族长的话,沈忆宸差点没笑出声。这老头子求人办事之前,就连基本的背景调查都不做吗?
居然敢拿沈氏宗族身份来威胁,信不信自己明天就能拜入朱氏祠堂,成国公朱勇脸上会乐开花。
至於什麽族内口碑声望,沈忆宸就更没放在眼中。就算自己答应下来,既得利者会是普通的沈氏族人佃户吗?
答案绝对是否定的,逃掉的国家税收,也不会分到普通农户手上。甚至就连沈忆宸都拿不到多少,大头全部都在这群宗族长老跟地主手中。
我需要你们这几个沈氏老头称赞吗?
至於什麽仕途风评,那更是笑Si人。
老哥我如今在文官集团眼中,都被视为阉党中人了,这点小事算个P……
“族长,你要是不满意的话,明天就可以把我从宗谱上除名,晚辈很期望你能做到。”
沈忆宸丢下这句话後,就再也懒得搭理这群人,搀扶着母亲沈氏转身离开。
同时他有绝对的自信,沈氏族长不但不敢把自己从宗谱上除名,甚至就连应天府江宁县的三元牌坊,这群沈氏族人也得老老实实的修建好!
老虎不发威还真给当病猫了,自己以礼待人纯粹是出於教养习惯,三元及第翰林官是这麽好威胁的吗?
果然当沈忆宸这句话出来,沈氏族长瞬间脸sE惨白,同时出现了後怕神情。
自己好像忘记了,如今的沈氏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公府婢nV了,而沈忆宸,更不是那个被公爷所放弃的婢生子!
一旦惹怒了他,沈氏一族都没好日子过。
返回公府的路上,沈氏明显还有些忧虑,於是开口说道:“宸儿,这般闹僵了是不是不太好,怎麽说他们也是你舅舅跟宗亲。”
“娘,我们母子俩在应天街角小院相依为命的时候,何时有过舅舅跟宗亲了?”
儿子的这句话,沈氏听明白了,只不过碍於古人的思维观念,她无法做到像沈忆宸这般洒脱。
沈氏轻轻叹了口气,常言道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Si从子。如今儿子已经独当一面,自己也重回成国公府,娘家那边的事情无力再管了。
後续就如同沈忆宸料想到那样,沈氏宗族压根就不敢把自己除名,相反还托人朝公府投了几封拜帖,只不过被他给彻底无视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很快就来到了半个月後的八月初一,明朝每逢初一、十五的朔望两日,为大常朝日。
在京勳戚跟文武百官,如无要事在身,一律都得参加朔望两日的朝会。
沈忆宸殿试後虽然被直授了翰林修撰职位,不用像其他新科进士那般观政实习三个月,等待翰林院的馆选考试。
但是在前三个月,沈忆宸同样处於见习期,没有参加朝会的资格。
所以今日的大常朝日,才称得上是他第一次正式上朝。
相b较以前进g0ng只能站在g0ng门处等候,如今沈忆宸可以入朝房侯朝。而且翰林官还有特殊优待,足足分配了三间朝房,可以让众人宽松惬意等待。
那些同样低品阶的顺天府及在京杂职官员,待遇就天差地别。几十号人挤在一个小朝房里面,别说是入座了,就连站脚的地方都不够。
八月盛夏月明星稀还算好,冬日寒风呼啸再碰个雨雪天气,没挤进去的人就遭罪了。
沈忆宸进入朝房後,一眼就望见了商辂跟萧彝两人,距离上次恩荣宴一别,已过去数月。
今日再见,三人俱是翰林官!
“向北!”
相b较商辂,萧彝没见到沈忆宸的时间更长,他满心欢喜的迎了上去,张开双臂来了个拥抱。
“景纯,你何时也变得矫情了,在翰林院还好吗?”
沈忆宸笑着询问一句,萧彝出身寒门,X格b较内敛低调。今日这番举动对於他而言,属实是出格之举了。
“向北你此言差矣,这不是矫情,乃真情流露!”
另外一边商辂也靠了过来说道:“向北你放心吧,我与景纯同在翰林院,自会帮衬照顾。”
“甚好,有弘载你在,确实没什麽问题。”
毕竟商辂名望跟国子监资历摆在那里,一般翰林前辈还真不敢在他面前摆谱。
“唉,只可惜向北你不在翰林院了,不然吾等三人还能一同共事。”
“这有何可惜的,向北入东阁进学乃高升,应当恭喜。”
商辂纠正了一句,萧彝这小子看见沈忆宸,有些过於感X了。
“对,对,是我说错话了,得恭喜向北!”
三人久别重逢,自是一番寒暄,但没过多久就听到了钟鼓楼传来了朝钟声,这是提醒众官员g0ng门开了,得入朝了。
文官由左掖门进入,首先得在金水桥之南根据品级排列好次序。沈忆宸如今为正六品詹事府右春坊中允,b商辂的翰林院检讨足足高了一品,b萧彝这种没品级的庶吉士,更是不知高了多少,自然没办法站在一起。
就在即将分别站队之际,商辂看着左右众人注意力没放在自己身上,拉住沈忆宸悄声说道:“向北,我在翰林院听到一些消息,今日朝会可能有科道言官弹劾你,得做好应对准备。”
“弹劾我?因为何事?”
沈忆宸感到有些莫名其妙,自己这段时间出错的地方,无非就是在麓川事件的揭帖上逾矩了。
但这件事情在经筵上都过去了,皇帝都没有追究,科道言官能弹劾什麽?
“不知,科道言官有风闻言事的权利,弹劾理由五花八门很难猜测。另外我也只是听闻,不确定一定会有弹劾发生。”
风闻言事是指科道言官,可以根据未经证实的传言去弹劾官员,或者进谏皇帝。
也就是说他们随便听到了一点什麽小道消息或者谣言,就可以直接上奏章弹劾你,不需要证据这玩意。
甚至更为粗暴一点形容,老子身为言官看你不爽,觉得你今天左脚先迈入g0ng门犯了我的忌讳。没有小道消息我就自创一点谣言,也可以向皇帝弹劾你,并且你还要自证清白。
言官制度本意是朱元璋用来广开言路监督官员的,结果就跟之前官员俸禄标准一样,越到後面越不对味。逐渐演变成为了喷子发挥场所,以及党争攻击利器。
科道言官在明朝中後期纯粹是为喷而喷,一点小事不厌其烦议谏。甚至他们还意识到了舆论力量,开始自发去引导社会风气,从而彻底失控。
如果说沈忆宸的行事标准,是“以行践言”的话,那麽科道言官的行事标准,就完全相反成了“以言代行”。
“我明白了,多谢提醒。”
沈忆宸拱手向商辂道了声谢,科道言官这个群T要弹劾你,除了心理准备外,其他什麽应对准备根本就没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