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虎公
三秋空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8章 虎公,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三秋空城,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书生骂道:“你说谁废物?”</p>
“谁接话谁就是废物。”此人说道。</p>
“臭小子!”书生上前又要对他出手,没想到这家伙更是个硬茬,直接一杯热茶冷不丁泼他脸上。</p>
书生哎呦一声,捂着脸眼前一黑,接着脚底一滑被他绊倒。</p>
二次摔倒,真是太没面子了,书生在地上气愤道:“你也是李谕小儿一伙的?”</p>
旁边其他的考生认了出来:“你是杨度?”</p>
杨度又倒了一杯热茶:“是我。”</p>
考生连忙对其他人说:“离他远点,听说他和革命党有关系,闹不好受牵连。”</p>
“革命党?”</p>
“对的,他刚从日本回来,那里可是革命党的老窝。”</p>
“我的老天,和他牵扯上,考试资格都会被削掉。”</p>
几人也顾不上挨的揍,就像躲瘟神一样连滚带爬跑出了会馆。</p>
杨度抱拳道:“李谕先生。”</p>
李谕自然听过杨度,这家伙在近代史算是个传奇人物。思想转变的几个阶段非常有代表性,从最初的立宪派到此后进入袁世凯复辟派;又感觉没有前途,接着被中山先生邀请进入国民政府;再之后中山先生过世,看到国民政府的白色恐怖后,最终选择加入了我党。</p>
杨度绝对算得上是个清末民国奇人。</p>
李谕也抱拳说道:“虎公,久仰久仰。”</p>
杨度讶道:“我这个号只在日本时用过,你怎么知道?”旋即想起,“对了,先生去过日本国,也到过东京弘文书院,我曾在弘文书院读书,曾有一面之缘。”</p>
所以杨度其实和鲁迅也是校友……自然也跟着嘉纳治五郎练过柔道。</p>
这个世界真是太小了。</p>
杨度这人脾气挺大,当初弘文书院校长嘉纳治五郎发表了一些诋毁清国的话,他当场就和嘉纳开始激烈争论,并且以“支那教育”为题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梁启超的《新民丛报》上,然后就离开弘文书院,在留日学生中得到了不小的支持和赞扬。</p>
他去年回国,也受到了张之洞的高度赞扬。</p>
这会儿少了许多考生,会馆里倒是安静了不少。</p>
其实此处只是宣武门外众多会馆中的一个,类似的还有不少。</p>
李谕说:“虎公也要应试经济特科?”</p>
现在杨度的立场属于立宪派,对清廷还抱有点希望。</p>
杨度说:“正是,我希望可以用多年所学让朝野有所改观。”</p>
李谕说:“恐怕没这么简单。”</p>
杨度笑道:“当然不简单,如果凡事都太简单还有什么意思。”</p>
“只是你现在的身份恐怕……”李谕说。</p>
杨度明白他想说革命党的事情,杨度说:“朝廷并没有什么证据,而且我出自张大人麾下,张大人不久之后就能补录军机,到时将大有可为。”</p>
他现在的想法多少还是有点太相信清廷了。</p>
张之洞要是在湖广总督任上说不定还能继续做不少事,但一旦去了军机处,将处处掣肘,做什么都不方便。</p>
——也就是所谓的明升实降,提防地方汉人督抚做大做强。</p>
杨度的性格属于彻底的实践派,别人说什么无所谓,他必须亲自试试,不行了再转头去别的方向。</p>
所以李谕也根本没必要劝他,中山先生当年非常想把他招过来,和他彻谈了几天几夜都劝不动。</p>
当然,最后大清没了、袁世凯倒了后,他还是投奔中山先生。</p>
让他试一试就是,反正这时候大家本来就很迷茫。</p>
于是李谕说:“祝虎公高中。”</p>
杨度挺有水平的,最后被列为了第二名,仅在梁士诒之下,只不过最终还是因为被怀疑参与革命党而除名,甚至还被通缉。</p>
也是无语,杨度实际上目前是反对革命,站在立宪这一派的。</p>
杨度看起来还挺有信心:“如果考生都是刚才滚出去的那种庸才,我想不用考就已经见了分晓。”</p>
梁士诒笑道:“我可没有滚出去。”</p>
杨度说:“当然没有说阁下,”然后又对吕碧城说,“看姑娘好身手,不知尊姓大名?”</p>
吕碧城说:“小女号碧城。”</p>
“原来是才女碧城,幸会幸会!”杨度说。</p>
吕碧城微微一蹲:“不敢。”</p>
杨度说:“今天终究算是在京城见到几位有才识之人,继续待在这个地方难免显得乌烟瘴气,不若一起到旁边的酒楼共饮几杯。”</p>
李谕欣然道:“请!”</p>
杨度对于李谕的情况竟然比较了解,喝下几杯酒后说:“阁下精研科学之道,我在日本留学之时就曾听闻。即便是日本国最优秀之学者,亦没有像先生般在欧洲及美国有如此盛名。”</p>
李谕笑问道:“很奇怪吗?中国人难道就不能懂得科学之道?”</p>
这句话倒是把杨度问得有点蒙,旋即想通,“有道理,这么看来我似乎也在心中埋下了一点我们不如西洋人的态度。”</p>
李谕说:“我想做的就是早点去除掉这种观念,自信来得越早,咱们深藏的潜力才有可能爆发出来。”</p>
梁士诒说:“潜力,什么潜力?”</p>
李谕说:“自然是睡狮的潜力。”</p>
严范孙说:“疏才小兄弟也赞成曾纪泽的观点?”</p>
李谕说:“是的,中国就是一头沉睡的狮子。”</p>
历史上一直有个说法,拿破仑在战败后流放圣赫勒拿岛时,对近代中国作出的一个评价:</p>
“中国是一只沉睡的狮子,苍蝇都敢落到它的脸上叫几声。但它一旦觉醒,必将震惊世界。”</p>
不过实际上拿破仑并没有说过类似的话。</p>
但这么流传下来是因为大家觉得要是借由拿破仑所说,那么对积贫积弱、屡遭外侮的中国人而言,无疑是一剂振奋人心的强心针,对民族自信心有很强的鼓舞作用,如此才导致了上面这句名言的广为传播。</p>
算是一个善意的谎言。</p>
但要说这句话的出处,实际上是曾国藩的儿子曾纪泽。</p>
他写过一篇《中国先睡后醒论》,成为了中国睡狮概念的滥觞。</p>
杨度苦笑道:“如果真的是睡狮,这一觉睡得也太沉了,旁边放着鞭炮,炸倒身上都没有感觉到。”</p>
李谕说:“确实如此,但总归会醒来,就算是打了各种鸦片麻药,也有药劲过去的一天。”</p>
梁士诒叹道:“鸦片之荼毒诚然太深。”</p>
杨度说:“如果醒过来,我是真想看到我们也用坚船利炮打到英法的国门。”</p>
李谕说:“恰恰相反,中国长久以来就是自守之国,多年来并没有向外征伐之意,我们只有表明这种态度,列强才有可能给我们睡醒的机会。”</p>
严范孙说:“疏才的意思就是忍辱负重了,有道理。”</p>
李谕说:“我们可以假装是一朵睡莲,就说开出来还挺好看,到时能让大家欣赏欣赏,让别人放松警惕。但那时候要不要做狮子,还有怎么做狮子,别人可就没法管了。”</p>
杨度笑道:“睡莲,先生的比喻真是太有趣了。”</p>
李谕说:“就算是装出来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暂时先把伤口藏起来。”</p>
杨度端起酒杯高兴道:“今天听了先生的话,让我犹如醍醐灌顶,太透彻了,太痛快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