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离奇的案子
三秋空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33章 离奇的案子,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三秋空城,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历史上,庚子退款留学生共有三批,再之后就是从清华学校的毕业生中选派,其实没什么两样,在体制上还更加完善了一些,并且也能借此扩大清华学校。</p>
因为有留美资格,清华的地位在民国急剧上升,速度快得难以想象,说是云霄飞车一点都不过。</p>
不过清华的选拔标准以及淘汰制度一直严苛,并非进入清华就一定可以留美。之前不是提到清华分成中等班与高等班吗,只有成绩合格升入高等班,才有留美资格。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被淘汰退学。</p>
除了清华,谢煜希教育基金也有一部分留美名额,增加了人才进修的数量。</p>
考试题目照旧是李谕出,考虑到现在学生参差不齐、教育严重不公平,所以试卷的难度设计跨度很大,从简单的初中物理题,一直到高中全国物理竞赛难度的题目都有。</p>
这一批次的考试照常安排,最终选了18名学生留美。</p>
基金选的基本都是理工学生。</p>
其中有个成绩很好,叫做饶毓泰。老先生此后与叶企孙、吴有训、严济慈号称物理学四大花旦。</p>
饶毓泰是个学霸型大师,在美国留学期间先后在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学习过物理学,老师是当时美国物理学家泰斗级的康普顿。</p>
物理学前沿的康普顿效应、斯塔克效应他都研究过。</p>
话说民国初年,国内的理科水平在亚洲绝对位居前列。</p>
李谕安排好船票,临行前给他们讲了讲注意事项,并且表示将来有问题随时可以联络纽约第五大道办公室,将会得到包括资金在内的各种援助。</p>
饶毓泰一直有心研究物理学,对李谕这种在数理领域取得辉煌成就的学者很钦佩,主动找李谕说话:“院士先生,一个月以前我还在一所学校中当老师,现在竟获得了留美资格,简直如同梦幻一般。”</p>
李谕道:“都是你应得的。”</p>
就算没有李谕出现,饶毓泰明年也会考取江西公费留学。</p>
饶毓泰说:“我在上海时,前辈胡适给我上过一小段时间英文课,他也提到过您,说您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科学方面最厉害的人。”</p>
李谕笑道:“过奖过奖,我一个人强也算不得什么。”</p>
饶毓泰说的是两三年前在上海南洋公学的事情,当时他与胡适是校友,胡适还兼任英语老师,所以某种意义上两人算亦师亦友的关系。</p>
胡适对饶毓泰很尊重,后来他曾说过:“论学问,我那时怎配教英文?但我教的两班后来居然出了几个有名的人物:饶毓泰(树人)、杨铨(杏佛)、严庄(敬斋)。”</p>
送走饶毓泰后,今年清华的招生也开始了。</p>
这种招生就不用清华校方过多管了,类似后世高考,直接由各省命题考试,然后按照名额把前几名送过来上学。</p>
几周后,学生陆陆续续赶到了北京城。</p>
这一届里比较出名的有闻一多和汤用彤。</p>
闻一多名气显赫,不许多介绍。</p>
另一位汤用彤也是名国学大师,与陈寅恪、吴宓并称“哈佛三杰”。</p>
又过了几天,梁启超从海外回国,相比历史上稍微提前了一点。</p>
八成是袁世凯催促他赶紧回来的。</p>
袁世凯非常希望文化领域里建立自己的阵地,取得舆论上的制高点,这么做的好处太大了,不仅可以得到精英群体和知识分子的支持,还能控制群众的想法,——至少他是这么认为的。</p>
现在有了章太炎还不够,如果让梁启超也过来,就真的太强了。</p>
不过两人均才高气傲,之前又因立宪与革命的不同观点发生过激烈争吵,所以脾气对不到一块。</p>
当梁启超知道章太炎最近在袁世凯府上做客时,便拐弯先先来见了见李谕。</p>
梁启超已经十几年没有回国,这些年国内的变化挺大,尤其是满街的大辫子再也看不见。</p>
李谕在府上设宴款待梁启超,他不无感慨道:“看起来,共和的好处真不少,并没有出现想象中的乱象。现在皇帝老子没了,内阁的举措如果可以慢慢推行,再造乾坤大有可为。”</p>
梁启超跃跃欲试想做点事,李谕虽知道后续的走向,也不好打击他,于是说:“一切要看共和执行得好不好。任公仍旧没有入仕打算?”</p>
梁启超说:“暂时没有。”</p>
李谕说:“既如此,反正任公没有太多事情,不如抽个时间去清华做个演讲?”</p>
梁启超对这所留美学校很感兴趣:“疏才相邀,不答应我也得答应。”</p>
李谕说:“提前谢过。”</p>
此时赵谦拿进来几份当天报纸,梁启超想尽快知道国内现状,一页页读了起来。</p>
他读书看报的速度非常快,每一页停留没多久就翻过去,过了一会儿,突然眼睛定住:“要是这件事能做成,民国就确实有点公民与平等的意思。”</p>
李谕问道:“什么事?”</p>
梁启超把报纸展开:“一桩女方提出的离婚案。”</p>
民国才成立几个月时间,加上封建时代长久以来存在的歧视以及压迫现象,离婚案还非常少,李谕说:“如果男方有过错,并可以依法判罚,对男女平等将起到不错的助推作用。”</p>
梁启超说:“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这个案子实在太有意思了,是一个妓女要和太监离婚。”</p>
李谕一口茶差点喷出来:“妓女?太监?”</p>
李谕拿起报纸,看了看这篇报道。</p>
案情并不复杂,说的是前清一个姓张的太监,相中了一个八大胡同的女子,然后用300两银子赎身后娶为自己的妾室。</p>
这种事在宫里不算稀奇,从明朝就一直存在,一般称作“对食”。</p>
不过没想到这位姓程的妓女进了张公公家门,发现他还有老婆,便非常不满:自己嫁给一个太监已经够下作,竟然还只是做个妾?</p>
大清灭亡后,程姓女子得知民国法院可以办理离婚,于是坚决要和张公公一拍两散。</p>
这就成了稀奇事,引爆点太多,成了这几天京城里最火的新闻。</p>
张公公有钱,兵不怕她状告。京城里律师又少得可怜,张公公认为她绝对没钱请洋律师。</p>
但事情的转机来得有点快,真有律师表示要为她辩护。</p>
案子明天在法院开庭。</p>
<div class="contentadv"> 梁启超很感兴趣,叫上李谕第二天去旁听看看。</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