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归国
三秋空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22章 归国,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三秋空城,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div class="contentadv"> 一个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竟娶了个乡村小脚夫人。后来胡适名声大噪,很多人称呼“胡适的小脚女人”为“民国七大奇事之一”,甚至有人做了首诗,“胡适大名垂宇宙,夫人小脚亦随之”。</p>
不过胡适这次回老家,并没有见到江冬秀。他专门跑去江家,结果这个已经二十八岁的大姑娘躲在闺房里死活不出来,直到十二月份二人结婚……</p>
但这个女人总归比鲁迅的夫人朱安运气好太多。</p>
——</p>
李谕自己先行北上,到了京城后,北大校长蔡元培邀请李谕去他家中参加文化沙龙,与会者有很多文化界名流,如梁启超、陈仲甫、鲁迅、钱玄同等;另外还有外交总长伍廷芳。</p>
后来李谕才知道,这场沙龙就是伍廷芳委托蔡元培组织的。</p>
李谕到时,众人正围着蔡元培的夫人黄仲玉作画。</p>
黄仲玉落下最后一笔,签章后对伍廷芳说:“希望总长不要嫌弃。”</p>
伍廷芳随手接过来说:“好,非常好!”</p>
蔡元培说:“伍总长,疏才到了,我们开始吧,您先讲两句。”</p>
伍廷芳站起身,向四周的人缓缓鞠了一躬,然后说:“有幸见到诸位,你们都是民国之英才。如今国际社会风云变幻,美国也加入了对德宣战的行列,仁人志士无不振奋。德国之败几乎已是必然,我们加入协约国,定能争取到前所未有之利益,这是难得的外交机会。但黎大总统却一直犹豫徘徊,我希望有强大社会影响力的诸位,能够加入支持对德宣战的队伍之中。”</p>
蔡元培越听越觉得不对,说好了是文化沙龙,结果他上来就带偏了。只不过自己不太好说他,只能任由如此。</p>
最近京城因为对德宣战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段祺瑞和黎元洪也因此爆发了府院之争,都在互相拉支援团。</p>
梁启超顿了顿第一个回道:“最初我看好德国,不过当我的一位好友张君劢从欧洲回来,并告诉我一些战局的走势后,我改变了看法。现在同盟国大势已去,如果想要获取更大的利益,对德宣战的确最为有利。”</p>
“任公所言极是!”伍廷芳高兴道,然后又问陈仲甫,“仲甫在《新青年》上旗帜鲜明地主张应该对德宣战,就很好地代表了民意。”</p>
陈仲甫却说:“我并不认为这是民意。”</p>
伍廷芳有些尴尬,问道:“不是民意是什么?”</p>
陈仲甫说:“我只是认为对德宣战对我们有利。但这肯定不是民意。此外,我不赞成以民意决定一些大政方针。我们要看清,共和、民主对于我们来说是新事物,很多人理解并不深刻。如果什么事都由多数的民意决定,您就看吧,留辫子、裹小脚、复科举、辟帝制难保不会有多数人赞成。”</p>
伍廷芳哈哈笑道:“果然是仲甫!你的这番话让我也如醍醐灌顶。”</p>
蔡元培听了陈仲甫的话,眉头有些展开,他总算让文化圈压倒了政治圈。</p>
李谕也是越发感觉陈仲甫不一般。</p>
这种话也就他能说。</p>
而且他提前一百多年看清了一些本质上的问题。一人一票选出来的,其实大部分时间不是最佳人选,首先舆论可以被控制,民意更是能够被左右;再者,大部分普通人“那么普通,又那么自信”。所以还是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才对。</p>
这种问题展开就有点复杂了。</p>
李谕胡思乱想的时候,伍廷芳对他说:“院士先生,您身为全国科学之领袖,在举国都谈民主与科学的当下,您的地位更是无上的,对这件事有什么要说的?”</p>
伍廷芳先给李谕上了个大帽子。</p>
李谕笑了笑:“我正在考虑如何全盘接收上海的拜耳药厂,那样我就能够以更高效的方式加快生产,造福社会。”</p>
伍廷芳听出了李谕话中意思,“先生不仅支持对德宣战,想得更多了一步,在下佩服。”</p>
蔡元培咳嗽了一声:“咱们还要不要聊点文化的话题?”</p>
伍廷芳已经达到目的,忙说:“应该,应该的!”</p>
李谕则先给蔡元培道了个歉:“蔡校长,我把何育杰丢在美国了。”</p>
蔡元培一愣:“丢在美国了?”</p>
李谕说:“哥伦比亚大学一定要留他做一年客座教授,美国科学院聘他为外籍院士后,也有至少十场讲座要开。”</p>
蔡元培无语道:“北大好不容易有这么出色一个物理教员,我当初还说你不要挖墙脚,没想到直接给送去了美国一年!”</p>
李谕说:“又不是不回来,而且……就现在的校风,缺他一年无妨。”</p>
蔡元培说:“我可告诉你,下不为例,以后必须提前给我打个招呼。”</p>
李谕赔笑道:“放心吧,以后我帮你再培养几个院士出来。”</p>
蔡元培满意道:“这还差不多!”</p>
其实现在北大的教员中,连博士都没有,马上来的胡适是头一个。</p>
——</p>
沙龙结束后,李谕开车顺便送梁启超回家。</p>
路上,梁启超问道:“疏才,你刚才美国回来,那边什么情况?”</p>
李谕说:“还能怎样,都在报纸上登出来了。”</p>
梁启超说:“现在的人心很难猜测。前几天安徽督军倪嗣冲来京城,他是总理段祺瑞的亲家,一开始不知道段总理的意图,到处宣扬对德宣战一定会亡国,还说我是‘亡国文妖’。后来他知道总理也主张对德宣战后,态度立马大转弯,变成了一个坚定的主张派,还大声疾呼,‘对德宣战应该无条件同意,并且越快越好!’”</p>
李谕笑道:“哪是什么主战派,他分明是看脸派。”</p>
梁启超叹道:“他是段总理的亲家,都如此首鼠两端,很难想象其他督军团会有怎样的想法。”</p>
现在段祺瑞一直背靠各省督军组成的督军团的支持,隐隐有了军阀乱政的预兆。</p>
当然,李谕知道眼下最麻烦的还是徐州的张勋。</p>
(https://www.yqwxw.cc/html/80426/80426115/113512133.html)</p>
www.yqwxw.cc。m.yqwxw.cc</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