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邀请
三秋空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78章 邀请,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三秋空城,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魏茨曼坚持道:“您一定要做点什么!”</p>
<div class="contentadv"> 爱因斯坦推辞不过,于是说:“我只能在演讲中提到让美国人出钱赞助一下耶路撒冷的希伯来大学。”</p>
“总比一点不提要好。”魏茨曼说。</p>
李谕、爱因斯坦和普朗克走下轮船后,立刻有几十个记者过来拍照,毕竟一下子来了三个诺奖获得者。</p>
李谕早就司空见惯,普朗克倒是很诧异于美国人对理论物理学家的热爱:“原来我们的名声真的传了这么远。”</p>
公园里搭建了一个记者招待会的场所,三人坐在了前方的椅子上。</p>
一名记者首先问道:“爱因斯坦先生,能不能请您用一句话来描述相对论?”</p>
爱因斯坦最怕这种问题,有点过于想当然,要是如此简单,自己这么多年还研究个什么劲?而且总感觉像是面试官在提问。</p>
但出于礼貌,他还是回道:“我一直想用一本书来讲清楚它,仍旧没有完全做好。如果只说一句话,那么……它是一种关于物理学的时空理论,而且能够导出一种引力理论。”</p>
记者唰唰写了下来,然后又问:“您对那些攻击您理论的人有什么看法?比如同样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莱纳德先生?”</p>
这个问题更让人头大,但他知道记者就喜欢问些尖锐的问题,只能随机应变地回道:“任何懂得它的人都不会反对我的理论。”</p>
另一名记者则问向普朗克:“您是不是苦恼于调和相对论与量子理论,以及爱因斯坦和莱纳德的关系,因为您是主导普鲁士科学院的人。”</p>
普朗克说:“首先,我不能调和相对论与量子论;另外,我更不会干涉别人私下的人际关系。”</p>
普朗克还是很老道的。</p>
而记者问李谕的问题就比较逗了,可能因为李谕早就是美国各大报纸头条的常客,大家对他比较熟。记者问:“早在多年前您的星战系列就出版了,其中提到过空间穿越、跃迁之类的词汇和概念,似乎能够与爱因斯坦先生的相对论有所联系,但那个时候还没有提出广义相对论。”</p>
李谕笑道:“科学幻想嘛,有时候就是巧合。我要是不那么设定,宇宙之间的星球离得太远,根本不可能产生因果关系。”</p>
爱因斯坦也幽上一默:“我的确看过星战系列,当初正好在想时间的问题,可惜我被情节吸引,忘了继续思考。”</p>
记者说:“穿越时空乃至时间,莫非不只是幻想?”</p>
李谕解释一下:“有点难,宇宙太大了,即便按照最近关于黑洞史瓦西解的一些探讨,空间存在折叠,有一种‘桥’联系起来,想通过它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从数学的角度,这座‘桥’非常不稳定,无法让任何东西经过。”</p>
“您说得太复杂了,能不能简单一点?”记者说。</p>
“简单一点?”李谕想了想,“就是在空间中跳跃还没有捷径,只是小说中的幻想。”</p>
“太遗憾了!”记者非常失望。</p>
记者招待会结束后,李谕几人前往华尔道夫酒店,参加欢迎宴会。</p>
抵达后,民主党一位议员威廉斯以及很多纽约名流迎接了几人:“非常欢迎!最近总统也聊起了相对论和量子论,可惜参议院中并没有人能够给他解释清楚。”</p>
爱因斯坦说:“可能并非职责所在。”</p>
威廉斯议员说:“职责嘛?好吧,但我宁愿做一条狗在月亮上往往乱叫,也不愿意在参议院再待六年。”</p>
欢迎宴会进行到中途时,气氛越来越轻松,阿斯特拿出一份测试,说:“这是现在纽约流行的‘爱迪生测试’,发明者就是爱迪生先生,内容本来是他设计用来测试面试求职者的,大概有150个问题,但至今没有人能及格。”</p>
李谕好奇道:“也要我们做测试?”</p>
爱因斯坦拿过那张试卷,上面都是些什么“皮革如何制作而成”“哪个国家喝茶最多”“活字由什么制成”之类的问题。</p>
“好像……我也无法及格。”一旁的普朗克看了后说。</p>
爱因斯坦啧啧道:“原来在纽约面试一项工作这么困难!”</p>
阿斯特问道:“难道爱因斯坦先生也记不住声速?”</p>
爱因斯坦摇了摇头:“但我知道怎么查到这个数据。爱迪生先生的测试有些过于重视事实,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去训练如何思考。”</p>
不知道爱迪生听了这个评价作何感想。</p>
结束冗长的宴会后,来到住处,爱因斯坦饶有兴致地对李谕说:“今天你提到的那座‘桥’,我曾考虑过,并且也认为它仅仅是一种假设。”</p>
李谕说:“等忙过这段采访演讲时间,在轮船上可以继续探讨一下。”</p>
爱因斯坦想到此后接近一个月在美国的行程几乎满满当当,笑道:“我会记在备忘录上,以免遗忘。”</p>
美国人给了那么高的报酬,当然希望爱因斯坦去各处多转转。</p>
魏茨曼经常陪同爱因斯坦一起出席活动,在爱因斯坦讲完相对论后,如果现场犹太人比较多,他就会顺便为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定居点进行筹款演说,但这时候爱因斯坦一直都是默不作声。</p>
爱因斯坦几乎转遍美国各大城市以及著名的大学,都受到了热烈欢迎,唯独哈佛大学稍显怠慢,没有让爱因斯坦进行演讲。</p>
好像是因为一个毕业于哈佛法学院的美国最高法院法官也领导一个犹太复国运动,与魏茨曼属于竞争关系。</p>
爱因斯坦一直没怎么表露过这些政治人物对峙的态度,只是在后来的一封信上写道:“总是热衷于使异教徒保持好心情,这是犹太人的一个弱点。”</p>
普朗克的行程同样很满,只不过他低调惯了,只出席了学校组织的讲座类活动,不过也要转遍大半个美国。</p>
至于李谕,早就在美国各个大学演讲过好多次,这次不用过多掺和。</p>
他正好还有个专利申请一下,提交的名字是“利用无线电波反射效应探测障碍物”,利用的是电磁波可以被反射的性质。</p>
——本来是马可尼明年在英国最初申请的,但马可尼本人仅仅是初步做了一点构想。</p>
其实吧,这就是雷达的思想。</p>
李谕准备把这个专利提前申请下来,但以后想付诸实现,还要花不少精力。</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