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夜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八章 晚来欲雪,圣人之仁,平江夜雨,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原来匡咸乃是匡衡的次子。匡衡有两个儿子,长子匡昌,次子匡咸。匡衡凿壁偷光,刻苦攻读《诗经》,很快名声大噪,虽然屡试不第,可是他对《诗经》的理解已经出神入化,当时的儒学之士疯传“无说诗,匡衡来。匡说诗,解人颐。”元帝即位后,对《诗经》极为喜爱,因此经常召匡衡入宫讲诗,匡衡从此平步青云,历任郎中、博士、御史大夫,最后位极人臣,身居丞相,封乐安侯。如今见到名人之后,杜吴不由得多了几分憧憬。他特别想问问匡咸他老爹是不是个近视眼,这个年代凿壁偷光,隔壁家最多点个蜡烛,那光也就比月光亮一点儿而已,当初杜吴学这个成语的时候还跟老师探讨过这个问题,结果被更年期的老师拎着耳朵扯到走廊里罚站。此刻见了正主儿,这个机会怎能错过?杜吴不自觉的摸了摸耳朵,小心翼翼地问道:“敢问贵人,老贵人生前是不是眼睛有疾,看东西模糊一片?”
匡咸刚端起酒杯,听到这句话手不由得哆嗦了一下,艰难地咽了一下唾沫:“先生如何得知?莫非先生识得家父?”
杜吴不知道怎么去给匡咸讲近视眼的原理,只好含糊其辞地解释自己略通一点医术,这些只是从家传医书上看到的。
琵琶很佩服自己的先生居然能懂得这么多的东西,甚至比老大人懂的还要多,难怪博学倜傥的二公子要拜先生为师呢。
杜吴对自己无意间就能结识一个太常寺卿的能力郁闷不已。他不想出名,越出名,他就越危险。自己是个只有去处没有来处的人,有心人只要去一趟兖州府,自己苦心隐瞒的身份就会被揭穿,再加上一个下落不明的双肩背包,那可是这个时代不可能存在的东西。
匡咸结了账,恭恭敬敬地将那捆竹简带走了,后面的歌词还是杜吴口述他写下来的。匡咸写了一手好隶书,比起杜吴狗爬一般的字要雄浑得多。杜吴把玩着手里的一片简书,这是匡咸邀请杜吴元宵节赴宴的请柬。
回到王府的时候已是傍晚时分,紫苏还没有回来。天气阴沉沉的,看样子晚上肯定会下雪。琵琶端来了热水伺候杜吴洗脸,走了一天的路,满面风尘,确实有碍观瞻。杜吴想吃火锅,便吩咐琵琶从厨房弄了一些材料,又让管家去前院请王获。
王获赶过来的时候,杜吴正一边往锅子里放食材,一边指挥琵琶放木炭。杜吴要的急,木炭还没有燃烧充分,一股股浓烟冒出来,整个屋子里如同仙境一般,把个刚要进门的王获直接熏了出去。
王获把玩着那片简书,笑着对杜吴说:“先生勿忧,这是匡咸在向你示好。依弟子看,匡咸此举有二:其一,见识到先生的医术,起了崇拜之心;其二,得知先生在大司马府,起了结交之心。想当年匡丞相巅峰之时,他们可是谁都瞧不上的,没想到成帝年间,他的长子匡昌醉酒杀人被下狱,匡咸企图劫狱,事败被告发,匡丞相为了救匡咸,上表祈求,成帝看在他的面子上免了匡咸的罪状,不料却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没多久就有人弹劾匡丞相,最后匡丞相被查出私自扩大封地面积,被贬为庶人,当年就郁郁而终,他的次子匡咸也就一直赋闲在家,研究起了经学。还是先帝念及旧情,赦了匡昌的罪过,匡咸现在才能太常寺卿。只是现在他应该在忙正旦大典的事,怎么还有工夫去酒楼呢?”
杜吴想了想,才道:“事出反常即为妖,且不去管它,今天为师想吃火锅了,仲孙来陪为师喝几杯,这个天气吃个火锅是极美的。”
王获笑着擎起酒壶,给杜吴斟上酒,两个人相对而饮,屋子里谈笑风生,院子里黑了下来,几片雪花落在了灯笼上,第一通净街鼓刚响起来,几个搬着大小盒子的仆役便匆匆走进府门,紫苏一脚踢开凑上去的大黄,大声嚷嚷着:“先生!先生!你猜弟子给你买了什么好东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