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菜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248赚不赚钱?,无限未来之科技帝国,小小菜心,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得不说,从陈文浩口中说出“5万人民币”,将在场所有人都惊到了。原因很简单,横向对比差距太大,和已知的认知形成了强烈的冲突。

说到太空旅游,在二十年前还只是科幻电影和小说中的场景,即使在现在,几家私人宇航公司成立后大肆宣传太空旅游这个概念,但实际上还是“说得比做得好”,尤其是用于跨大气层飞行的飞行器,接连跳票好几次了吧,还不是一家跳票,而是几家都跳票。

就拿美国XCOR航天公司的亚轨道飞行器为例,2015年5月的时候就号称已经完成主翼等主要部件的安装,当年秋季就可以交付使用。结果呢?两三年过去了,连根毛都没交付。最搞笑的是,飞行器面世时间一再跳票,预定却搞得有声有色,2015年上半年的时候就已经超过300人预约交费,均价10万美元,结果因为预约情况太火爆,这家公司还涨价了,飞一次的费用变成了15万美元,理由是,“花得起10万美元的中产阶级也应该能接纳提高的5万美元。”,真是够操蛋的。

此外,还有英国的维珍银河公司、蓝色起源等私人宇航公司也开始接受亚轨道飞行的预约,票价基本高于15万美元,同样的预约者如云,同样的成行时间一再爽约。至于近年有点被神化的马斯克提出的“每人花20万美元就可以到火星旅行”,只能说是一种美好的愿景。

所以别看近几年提到太空旅游的新闻越来越多,其实都没有什么实质进展,真要统计真正作为游客上太空的例子,依然要从2001年老毛子的联邦航天署将一名美国富翁送上太空算起,这让后者成为人类首位太空游客,而这位富翁则为这次太空之行付出了2000万美元。随后又陆续有6个人通过这次方式进入了太空,单价依然是2000万美元这个天价数字。

所以当几年前,几家宇航公司将进入太空的门槛定在了15万美元甚至更低时(虽然至今还未成行),不少媒体和探险爱好者拍手称快,反应非常热烈。

尽管如此,太空旅游依然还是顶着“富人俱乐部”的名号,其实也没说错,15万美元,就算放在欧美发达国家,有多少中产家庭能一次性拿得出这笔钱?还不是因为生活必需,而只是为了在地球的高空晃悠一圈。

而5万人民币,折算成美元还不足8000元,对于普通家庭来说,都算是触手可及。

“这么低廉的收费,公司能盈利吗?”这是在场高管都想问的问题。按照陈文浩之前所说,用于载人的飞行器有四个座位,坐满了也就20万人民币的收入。这么点钱,让飞行器起降一次的费用够不够?

“大家要形成一个新概念,从我们开始,跨大气层飞行器的进步将是跨代式的。其意义不亚于人类社会的生产能力从手工作坊时代进入到蒸汽机器时代。”

陈文浩解说的声音并不高昂,但是内容却高调得震耳发聩,众人停下了手中的事情,停住了和同事的小声讨论,将所有注意力都投注到他这里。

“我今天不想谈电推进系统的科技含量和创新意义,我只想告诉大家一组对比数据:美国航天飞机服役时期,每次进入太空可负载22680公斤的货物,每次发射的综合成本为5亿美元,每公斤货物送进太空的费用大约是22万美元;美国的SpaceX公司,对外宣布其龙飞船载重量超过3300公斤,而且可以从外太空运回同等重量的货物,折算下来,每公斤货物去一次太空的单价不超过2万美元,如果多次发射的话,每公斤费用可以降低到18万美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从打破人体极限开始

菜冬瓜瓜瓜

我家王妃超甜的

坭小夭

我那早逝的亡夫又回来了

岁聿云末

大宋泼皮

很废很小白

武动春秋

纪九

洪荒逍遥游

蝶梦庄周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