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剑远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24章 给个机会让他们做大唐的狗,盛唐挽歌,携剑远行,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324章 给个机会让他们做大唐的狗</p>
七月七日晴,方重勇整合凉州兵马,从赤水军中抽调三千精骑,两千骑马步兵;大斗军中抽调一千骑马步兵。与补充齐整的三千银枪孝节军合兵一处,组成安西远征军。</p>
九千精锐,一人双马,从凉州开拔,前往甘州休整,赤水军使郭子仪并未同行,而是担任河西节度副使,坐镇凉州主持军务。</p>
方重勇计划沿路从大唐边军中精选战力卓绝的精锐,补充建制。等抵达葱岭以西的时候,将全军兵员严格控制在一万五到两万之间。</p>
之所以起名叫安西远征军,是因为最后还是要从安西都护府抽调精兵,并以那里为后勤总基地。以安西起名是给他们面子,也是方便远征军撤回后,唐军军威继续震慑西域各国。</p>
河西兵马出征西域,若是没有安西都护府的配合,那简直不可想象。</p>
因为西域面积,已经超过了两百万平方公里。方重勇前世的时候,这种面积的国家,正规军七八十万都不算离谱,最后部署还非常分散。</p>
唐军安西都护府不过两万多人,管理的地盘却又大得没边,就好似在一张面积惊人的大饼上撒胡椒面,白沙入涅般的消失不见了。</p>
安西都护府所在的大地盘上,一个有人居住的绿洲城镇哪怕平均分配五百人唐军,这两万军队都远远不够分。所以大唐若是想在西域有所作为,光靠安西与北庭那点兵马完全办不了什么大事。</p>
每次都需要唐军以一敌百,全员玩无双才能勉强支撑战略需求。</p>
从战术上看,这自然是唐军精锐以一当百;可是从战略上说,这种情况就非常危险,不能指望每次用战术胜利来保证战略威慑。</p>
又会如何?”</p>
“回节帅,如此甚好。我们左手拿锄头,右手拿刀,恩威并施,方为王道。</p>
段秀实赞叹道。</p>
平心而论,最后冶炼出来的焦炭确实品质不如木炭,只是胜在好用又省事,成本也可控,能够长期支持冶炼中心的运作。</p>
被勘探出来的石炭矿与铁矿,后面的甘州刺史与河西节度使,对此都非常上心。以甘州为核心,打造了一个冶铁中心,专门打造农具。</p>
节帅这一招欲要取之,必先予之,当真是妙不可言!”</p>
方重勇的心很大,他想要在天下变乱前有一番作为。这一趟至少要为中原政权控制西域,争取二十年的时间。至于二十年后的世界,谁知道呢?</p>
至于为什么远征军要到先到甘州,因为方重勇并不着急奔赴西域一线,他在甘州还有一件大事要办!</p>
……</p>
挂着牛皮围裙,正在锻打农具的锻工看到方重勇来了,连忙上前行礼。</p>
至于为什么要选在张掖城附近,那是因为这里几乎是河西走廊最不缺水的地方!而冶铁无论如何也少不了水源!</p>
自从担任了河西节度使后,方重勇就下了一道政令,全力铺开在张掖城烧煤取暖,严禁任何私人砍伐周边的沙柳林,固水固土保证张掖地区的水资源。</p>
这是甘州一个普通的铁匠作坊,张掖外靠近小桥的岸边,建立了很多这样的工坊,基本上都集中在一起。</p>
据末将所知,西域产铁有限,缺乏农具。有限的产量,都要优先供给军需,很多西域小国的人,甚至还在用石头农具在地里刨食。</p>
沿着张掖河岸边巡视,方重勇对身旁的段秀实询问道。</p>
这是近些年河西农耕发展的秘密之一,方重勇当年埋下了一颗种子,后续就有人浇水施肥,如今便长出树苗来了。</p>
若是携带一批农具到西域,再用这些农具换取粮食,以及……人心。</p>
没法子,河西地区实在是不方便砍树,制作不了木炭,只好用朝廷工部支援的最新“焦煤”技术,用石炭先冶炼出品位一般的焦炭,再用焦炭当燃料冶铁。</p>
被锻打好的“铁条”,放入冷水中,发出悦耳的声音,一根锄头的镢头部分就被打好了。虽然这样的生产效率确实不高,但胜在制作简单,方便普及。</p>
我们所到一处,便要将带来的铁器农具铺开一处。尝到了甜头,那些西域之民一旦失去大唐的供给与支持,生存便也成了问题。</p>
“兹兹兹…”</p>
“大军出发,若是全部携带粮食,未免太过浪费运力。</p>
但打造成锄头与犁头使用却又是绰绰有余。</p>
山丹县附近的石炭矿,开采出来送到张掖城外;本地开采出来的赤铁矿,也被送到这里。石炭先制成劣等焦炭,再用它冶铁。所制造的铁器品质不高,无法作为兵器使用。</p>
在西域,甚至是安西都护府与北庭都护府的驻地,铁制农具都是非常珍贵的。还是那句话,在西域,珍贵而有限的铁,是用来做兵器的。</p>
在目前西域那样的恶劣生存环境之下,没有谁能奢侈到日常使用铁制农具,除非是大唐的核心控制区。</p>
这是一个谁都无法拒绝的阳谋!关键是,河西这边具有持续输出铁制农具的能力!而农具用一段时间是会坏掉的,坏了就要换新的,就会产生刚需。</p>
段秀实知道这是方重勇几年前的布局,只觉得此人当真是深不可测,平日里办事走一步看十步。</p>
“谢你吉言了,本节帅去西域不过是散播我大唐的恩德光辉罢了。</p>
以后大军之中的军需供给,就交给你打理了,包括这些农具的管理。”</p>
方重勇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说道。</p>
汉代的时候,西域与中原王朝有一波大规模冶炼技术交流,可以说互有心得。当时西域各国还是有一些“黑科技”的,比如说“炭粉炼钢”。</p>
当时汉军在西域屯垦的据点,也有小型的冶铁中心,打造农具,并配合铁制农具推广耕牛。只不过,到了唐代的时候,西域因为多年战乱,生产力破坏,自然环境破坏等等因素,政治势力开始碎片化,一城一国极为普遍。</p>
大唐也放弃了汉军屯垦制,改为羁縻都督制。</p>
没了大唐的鼎力扶持,这些小势力的冶炼工艺,其实是在实质性倒退甚至于彻底废弃。</p>
由于无法提供冶炼用的木炭,和水源奇缺等自然条件限制,西域各小国没有精力也没有心思去运作这些麻烦事。</p>
“我大唐的宗旨,就是以我为主,天下一家。”</p>
方重勇眺望张掖河对岸,有一群小孩在玩“官兵抓强盗”的游戏,继续感慨道:</p>
“除了西州、伊州等地外,其他西域各城,大唐虽有管辖之名,然而尚未编户齐民。</p>
大唐虽然是包容四海,但什么人是我们的朋友,什么人是我们的仇敌,这個不能混为一谈,大而泛之的接纳。</p>
我们当然张开双臂接纳朋友,仇敌来了,迎接他们的只有长槊与兵戈!</p>
本节帅有个设想,在西域,让我们的朋友跟我们的仇敌,都各自更进一步。”</p>
方重勇意味深长的说道。</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