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蔷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百八十三章:糜烂的战局(求订阅!),抗日之铁血兵王,紫色蔷薇,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作战开始时,第14集团军主要对付的是南部的敌35、21师团。而这两个师团主要的任务是向西攻占孟县、济源县以及王屋镇、邵原镇,以达其封锁的目的,而未作向中心攻击,所以第14集团军开始曾以在沁水县以南下川地区的第15军、98军一部在横河镇西北的煤坪一带,围攻敌33师团至该地的一部。
当第33师团作向中心攻击后,而西部曾万钟的第5集团军情况不明时,卫立煌指示第14集团军主力向沁水、翼城公路以北转移,就地补给,另整态势。依此,第14集团军令43军布防于垣曲以东的同善直至灵官庙的东西一线。15军布防于同善向北至舜王坪一线,以阻止南路的敌独混第16旅团和21师团及西路的敌42师团。又令在沁水东北王壁镇的第93军进攻沁水之敌,以接应集团军主力北撤。
现在驻扎在南部济源至邵原公路一线的敌35、21师团,开始沿公路向北作横向进攻,与阳城的敌33师团夹击第14集团军,第14集团军的处境极其危险,稍有不慎就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中条山战局迅速恶化不仅引起了国共双方的高度关注,同时也引起了身在沂蒙山区的马铮的重视。关于日军进攻中条山的事情,马铮原本并没有放在心上,因为历史上日军从38年到41年三年间曾发动过11次大规模的进攻作战,但是结果都一样,全都被守军击溃。
唯独在1941年5月份的那次进攻取得了重大突破,不但一举拿下了中条山这个战略要地,同时还歼灭了大量的中国守军,战绩辉煌。
现在时间仅仅停留在39年年底,所以马铮并没有想到此次进攻日军会取得如此大的突破,因此一开始的时候大意了。
现在根据前线传回来的各种情报,马铮迅速意识到日军这次进攻和历史上1941年的那次中条山会战如出一辙,甚至于连兵力部署都一样,同样是多田骏指挥的十万大军对阵何应钦、卫立煌的第一战区,唐淮源和武士敏将军同样战死沙场。
而且马铮还知道,如果这个时候不对第一战区进行增援的话,后果还会更严重。日军在对中条山地区的全部防御阵地完成突破后,尤其是在占领了垣曲、济源、孟县、平陆等县城及相关的关隘据点,封锁了黄河北岸各渡口,完成了对的内外侧双重包围后,随即转入对数路中国守军各阵地进行反复扫荡。
以西线为例,日军各兵团在突破阵地之后并排向北返转,然后又再次转向黄河线,如此再三反复进行篦梳扫荡,一直进行到战役结束。在这样反复扫荡期间,大量的中国守军遭到歼灭。
更重要的是中条山,中条山的地理位置实在太重要了,这里西起晋南永济与陕西相望,东迄豫北济源、孟县同太行山相连,北靠素有山西粮仓美誉的运城盆地,南濒一泻千里的滚滚黄河。境内沟壑纵横,山峦起伏,关隘重叠,矿藏丰富。中条山,与太行、吕梁、太岳三山互为犄角,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而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随着山西各主要关隘的相继失守,中条山的战略地位愈加重要。对中方来说,占之,即可以此为根据地,瞰制豫北、晋南,屏蔽洛阳、潼关。进能扰乱敌后,牵制日军兵力;退可凭险据守,积极防御,配合整个抗日战场。
就日方而言,得之,即占据了南进北侵的重要“桥头堡”,既可渡河南下,问津陇海,侵夺中原。又可北上与其在山西的主要占领地相连接,解除心腹之患,改善华北占领区的治安状况。所以,中条山地区被视为抗日战争时期关系国家安危之要地。
现在这个“关系国家安危之要地”即将被日军攻占,不管是对于国民政府还是对于八路军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儿。尤其是马铮很清楚,现在日军主力在对付中条山的部队,一旦等他们回过手来,首先要对付的便是冀南和鲁西的八路军,因此这个时候必须对中条山进行增援,不然后果很严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